这是一个发生在18世纪初日本的故事。主角是中国先贤孟子的后裔等人。
那时的日本和中国一样,也是最后一个封建时代,德川幕府时代。不同的是,日本的天皇手无实权,权在征夷大将军。
那时的天皇是东山天皇,幕府将军是德川吉冈。
1701年3月,天皇的敕使到德川幕府见将军,德川派两个大名主持接见礼仪。大名,将军手下的“小诸侯”。其中一个是浅野侯。
浅野35岁,虽是地方大名,但其本人对皇室礼仪也是略知皮毛。他便找自己的“首席家臣”大石,但不巧,大石回老家了。
使节来访,时间紧迫。到底该如何接待才符合幕府的要求?浅野求助幕府里的大臣吉良侯。
求人以事,当授之以惠。但这个浅野忽视了这一点,没有送礼给吉良。后果很严重。
其实,主持仪式的另一个大名也找吉良取经了,他带了大礼包,吉良将皇家礼仪倾囊相授。
而对浅野,吉良本来就看不起他,这个毛头小子竟求他办事还不上菜,吉良心中一横,给他了一个“赝品”。
仪式上,浅野按照吉良所述,穿上了错误的服装,行不合时宜的礼仪,丑态百出,丢人现眼。浅野恼羞成怒,怒不可遏,在幕府回廊上看到吉良侯,拔刀砍去,吉良顿时血流满面,但未伤及要害,额头留下一伤疤。
若非家臣制止,年轻气盛的浅野定要取了他的性命。家臣拉开他们后,浅野已决定一死。闹出这么不忠不义的大事,他只有以死明志。
他准备剖腹,换上白衣准备好刀后,静等一个人,大石。这个相当于诸葛亮曾国藩的“内藏助”,回一趟老家,大名就出了这么大乱子。他也无力回天。
交代事情经过后,浅野含恨剖腹。
大石忠烈,发誓要替主公报仇。他立即召集所有浅野的家臣,共计300人,问他们该如何分配浅野的家产,多数人建议按原来俸禄比例划分。
大石心中了然,这些人要钱是为了日后的生计。而对于复仇的他来说,钱已没有意义。
和大石一样具有强烈复仇意识的“武林唯七”,建议平均分配剩余的财产。
分财产不是目的,大石从他们的建议中找出了真心复仇的人,47人。他们现在成了失去主君的浪人,他们歃血为盟,秘密开启复仇大计,发誓要取吉良的狗头。
吉良侯也料想他们的家臣会复仇,一直盯着这些武士浪人的去向。结果发现他们四散各地,成了卖米的、开面馆的、卖菜的、开酒馆的,没有任何结盟迹象。
最大的怀疑对象大石和武林唯七,为了麻痹吉良侯,沉醉于女人和美酒,终日酩酊大醉,岳父大骂,妻子离婚。
有人问他为啥不复仇,他信口浪言,哈哈大笑:“复仇?简直是愚蠢透顶!人生就应该及时行乐,哪里还有比饮酒作乐更好的事?”
为证明自己不复仇,47人牺牲了家人,有的把自己的亲妹妹送到吉良侯家里做妾,有的杀死岳父,卖妻为妓,有的把知道复仇秘密的家人杀害。
这时候,所有人都不再相信他们有复仇的可能。人们在街上看到,大石和武林唯七身上的刀都生锈了,对他们嗤之以鼻。流浪的醉汉,昔日的武士,人们瞧不起他们,朝他们吐唾沫。
吉良侯终于把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12月14日,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吉良侯设宴,和家臣仆人喝得酩酊大醉。47名浪人已来到他们的官邸,悄然干掉警卫,冲进吉良侯的卧室。发现他不再,但被窝有余温。
47人在“二千五百坪”(1坪= 3.3 平方米)的吉良侯官邸分头搜寻,最后在一个木炭小屋找到一个慌忙躲避的人。
武林唯七隔着木墙刺过去,但拔出来的长矛上面没有血。原来这个人在长矛拔出的瞬间,用衣服擦掉了血迹。
可疑,武林唯七把他揪出来,他说自己是家臣,不是吉良。但大石想起他曾被主公中伤额头,而这个“家臣”额头上恰有一道疤痕。
确信无疑,他就是吉良!
他们让他当场自杀。他哆哆嗦嗦不提刀。“你这个懦夫!”武林唯七提刀取下首级。这把刀,正是他们的主公浅野剖腹时用的。
报仇雪恨后,47浪士列队来到浅野侯墓地,把吉良首级奉上。之后,47人集体剖腹自杀。
武林唯七就是孟子的后裔,祖父孟治庵,明朝杭州武林郡人。战乱时漂泊到日本,改姓氏武林,即今广岛武林氏。
武林唯七死时仅31岁,剖腹前留下绝命诗一首:“三十年来一梦中,舍生取义几人同。家乡卧病双亲在,膝下承欢恨不终。”为日本家喻户晓,后来他进入日本军国主义的教科书,成为效命天皇的英雄。
“他们为主君报仇,情义坚定,应为后世所敬仰。”战后日本小学五年级的国语课本中,这样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