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项赛事的停摆让绿茵场少有的冷清下来,或许现在还在球场忙活的的也就剩下那个开着养护车的工作人员了。
这段时间也让人多了不少时间来回忆曾经与足球相遇的时刻,就像拉风筝的线,拽着拽着,回到最初升空的那一刻。
总有人说起,这该死的足球。我们总归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理由去爱上足球,又或者因为那样或者这样的说辞去讲述足球里最初认识的那些人。第一个带我们开始结识这该死的足球的人是否还记得。
最早的足球记忆或许还是《足球小将》,罗伯特的倒挂金钩让我第一次在足球世界里喊出“牛X”,那时候还不清楚现实中的另一个罗伯特也会让我喊出这个词。
情节还是老套地从那年夏天开头。和往年暑假一样我躲在新华书店里看书,那个时候的新华书店还是小孩子的避暑胜地,各个角落都能看到随意坐在地上看书的孩子。我在角落里随便找了一本足球杂志,靠着墙角瞎翻。随着时间流逝,纸页也已泛黄,杂志的名字早就忘了,但对杂志里面写着的名字却了解得越来越多——罗伯特·巴乔。
和很多老球迷亲眼见证巴乔的辉煌不同,我知道巴乔的时候,他正走向职业生涯的终结;而当我了解越多,喜欢上巴乔的时候,他也已经远离绿茵场。
我一直觉得进入足球世界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颜色。至于巴乔?有过佛罗伦萨的紫色,却也有过斑马军团的黑白,有过米兰的红黑,也有过国米的蓝黑,还有布雷西亚的蓝白。我们不得而知他心中存留最多的是何种颜色。但毫无疑问,他的一生都忠于意大利的蓝色。而蓝色,代表着忧郁。正如他最广为人知的称号——忧郁王子。
多年前看《爱情公寓》的时候,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展博在酒吧里被问有没有人说过他长得像巴乔吗,那个意大利忧郁王子。很多人都会问,谁是巴乔?
逝者如斯夫,无数名字都将淹没在时间长河里。巴乔是谁?现在的很多人或许都不认识,但在那个时代,他是马拉多纳之后足球世界里的绝对主角。一个足球运动员,最伟大的九号半,扎着马尾辫的佛教徒,天上的门,蓝色的背影,用一条半腿踢球的人。
人们都知道忧郁王子的称号。也是,瘦弱的身形配上深邃的眼睛,加上自始相伴的伤病以及世界杯上射失的点球和落寂的背影,不得不让人把忧郁的标签和他联系在一块。但是,忧郁不是抑郁,比起忧郁更适合巴乔的,是坚强。
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偏偏命运玩笑弄人,或许正是巴乔的写照。
年少成名,冉冉升起的新星对未来满是期待。却在18岁时遭受重创,半月板和十字韧带撕裂,伤口缝了可怕的220针。按照巴乔自己的话说,从此他成了长着三条胳膊和一条腿的怪物,因为那条伤腿变得和胳膊一样纤细和无力。此后,伤病一直与他相伴。一次又一次,膝盖受伤,倒下,又一次次爬起,追赶。他却用一条半腿踢出一个传奇时代。
天马行空,过人如戏耍,看过巴乔的过人集锦或许会很难想象这是意大利球员。而作为最强攻击力的巴乔却总是与教练不和。但偏偏,他就是不认命,为了有球踢,他辗转多家俱乐部,最后甚至来到小球队布雷西亚,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将保级球队带到中上游。他要证明给人看,如果别人选择了流星蝴蝶剑,那他也能够是天涯明月刀。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国家队。
九零年意大利世界杯,初次登场的巴乔从容的单兵突袭,优雅的过人进球圈粉无数,无数人也因为那届世界杯上的巴乔喜欢上了意大利。
九四年美国世界杯,巴乔几乎扛着整个意大利前行,连对手罗马里奥也说了,美国世界杯是他和巴乔的对决。但最后射飞的点球,让他坠落云端,留下无比孤独的身影和伴随他半生的梦靥。人们常说,巴乔和马拉多纳,只差了一个点球。输了没什么,差一点就赢了才令人惋惜。
九八年法国世界杯,时任意大利主帅的老马尔蒂尼本不想带巴乔出征,于是承诺巴乔联赛打进20球便带他去世界杯。要知道那时候意甲素有小世界杯之称,而又以防守强悍闻名,进20球谈何容易。但巴乔又不认命,只是点头答应,默默转会到能够踢上球的博洛尼亚,在那个赛季打进22球。而在世界杯上,又是巴乔的一传一射力挽狂澜避免意大利首局失利,之后带领意大利连克喀麦隆和奥地利,随着皮耶罗的回归被拿掉首发,四强争夺赛中仅仅替补出场十分钟。
可以说,巴乔的职业生涯,就像一部夹杂着浪漫主义与悲情色彩的古希腊式悲剧,充满着宿命感与不认命的顽强。这一切,造就了他的忧郁气质,而忧郁背后,是他与命运对抗的优雅。内德维德曾说,巴乔有着“与生俱来的优雅。”正是因为这种优雅,让无数人为巴乔着迷。他很少抱怨,只是坚持自己热爱足球的本性去证明自己。他没想过当英雄,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英雄。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意大利人喜欢巴乔?有人喜欢他的球技,有人喜欢他的个性,有人喜欢他的气质,有人喜欢他的坚韧。还有人不喜欢巴乔,但也不得不尊敬巴乔。
萨基曾说:“巴乔的信念让他坚不可摧,在他的身上,奇迹随时可能发生。”凭着信念,巴乔靠一条半腿,成为第一个同时获得金球奖与世界足球先生的球员。
当命运摁下高昂的头颅,巴乔开始反抗,哪怕只用一条半腿,也要让“天使们在他的腿上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