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峰少没有记错的话,前50期拆书,峰少有做过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以及凯文·凯利的《必然》和《失控》。
两者不约而同都是站在上帝视角审视在整个人类的发展史,然后从历史车辙中提取“,模因”解释了人类发展的必然以及对于他们对于未来的大胆预测。
可惜的是,两位大师对于人类的未来,都呈现了不同程度的“悲观”。
科技在帮助人类的同时,也在挤压并且抢占人类的生存空间。
在大多数人对于科技的盲目乐观中,其实我们大可不必以史为鉴、也大可不必忧虑未来,因为生活在现实的我们,早就已经感觉到了生活的“不便”。
当然这种“不便”并不是所谓生活水平上的不适,而是我们的私密空间、我们的伦理道德正在承受互联网的“放大效应”。
一切终归虚妄,一切又都是创伤——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带来的《道德情操论》。
《道德情操论》(1759年)是2010年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英)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
《道德情操论》对于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圣经”,堪称西方世界的《论语》。
——百科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年~1790年),是18世纪英国政治经济学和伦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生于苏格兰法夫郡卡柯尔迪的一个海关职员家庭;17岁时,斯密骑马来到牛津,在牛津大学的巴利奥尔学院读书,在那里靠奖学金呆了六年。
曾为格拉斯哥大学校长,1764年辞职,担任布克莱公爵的私人教师,在陪同公爵到欧洲大陆旅行的过程中,认识了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等名流。
斯密生前发表了两部代表作:《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
作为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立者,亚当·斯密在经济学界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他的《国富论》在经济学领域的影响极为深远。同时,他在伦理学方面的建树也十分出名,他的《道德情操论》至今依然是经典之作。
亚当斯密是公认的经济学祖师,但他在管理学中的地位却十分微妙;人们总是把斯密看做经济学家,在推崇他的经济学理论的同时又把他置于管理学之外。
——豆瓣+百科
事先声明:峰少看的是《国图博雅授权掌阅电子版》。
第一篇:
人类的天性中的同情心,产生于我们设身处地想象别人的痛苦,并由此产生的类似感情;
对于同情的施予者来说,我们希望他们分享我们的快乐,但更渴望他们理解我们的不幸;
事实上这种设身处地产生的同情,很大程度上会因为立场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
社交谈话关系之中,旁观者会因为自己与当事人之间的绝对关系而产生不同层次的同情;
人类天生存在缺陷,软弱的人性会让他们的情绪过激,此时旁观者的将心比心尤为重要;
第二篇:
人类的身体是各种欲望的载体,试图获取想要的一切;而旁观者对于这种肉体上的欲求极少报以同情;
旁观者因为没有以当事人的思维方式“设身处地”,就很难对当事人合乎人性的爱情产生同情;
所有的同情一般都无法与当事人自身的激情相比,因为我们对于事件当中的另一个人也抱着相反的同情;
当人们在神情举止上流露出更多正面的感情,这些友好和善意让旁观者产生好感的同时,他们总能获得加倍的同情;
旁观者比较容易同情轻度的高兴和沉重的悲哀,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同情心就会变质;
第三篇:
与对快乐的同情相比,旁观者对悲伤的同情往往来的更悲切;因为对快乐的同情真诚还存在疑虑,但是怜悯不会;
凡人都可往往受到众人的关注和同情,但现实世界人们更喜欢同欢乐而不是共患难;而这种虚荣正是人类野心的起源;
嫌贫爱富、趋炎附势造成了社会秩序断层的同时,也造成了普遍的道德败坏;社会风气更倾向于追名逐利;
第四篇:
感激让所有人都理所当然的感觉到要刻不容缓的报答别人,但怨恨也让我们迫不及待的去报复别人;
同人类所有其他感情一样,真正合乎情理被大家认同的同情,必须来自于那些置身事外正直无私的旁观者;
旁观者对于行善者的行为,也会根据他的动机是否合理而产生不同的情绪;旁观者对于施暴者的行为,也会根据他的动机是否合理而产生不同的反应;
我们对优点的感觉是源于对接受行为者的感激的间接同情;我们对缺点的感觉是源于对受害者的愤怒的间接同情;
第五篇:
只有仁慈好善、光明正大的行为才配得上报答,因为大家都对它心存感激;只有存心为害、图谋不轨的行为才应该受到惩罚,因为大家都对它心怀愤恨;
人类自私的天性使他们将私利摆在第一位,最关心直接涉及自己利益的东西,而对别人的悲喜漠然视之;人们也许会对被人的悲喜产生同情,但那种感情的投入极端有限;
即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冷漠到极点,只要达成一定的共识,社会依旧可以有一种类似商品交换的关系来维持;
第六篇:
给自己带来痛苦的即使没有生命的东西会让人们心存怨恨,给自己带来欢乐就算的没有生命的东西也会让人们心存感激;
人们并不关注某些行为的初始动机,反倒是更在乎这些行为该自己带来的真实感觉;
行为结果的好坏会对行为人和其他人产生影响,人们很难做到客观、置身事外;
第七篇:
个体主要依靠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行为动机,以及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行为和动机,借以评价自身行为原则;
人是非常敏感的动物,感情高于一切,与生俱来就希望获得他人获得社会的认同感;
任何时候,良心的影响和权威都是不可忽视的;它指示我们如何恰当处理与自己相关的利益冲突;
即时真实公正的旁观者就在身边,当事人也依旧会自欺欺人的做出不合情理,与己有私的事情来;
遵守普遍的道德规范是我们甚或中共最重要,也是很多人唯一的行为准则,宗教和制度只不过是在这种准则之上延伸出来的分支;
责任感在规范大多数人行为准则的时候,很容易被他人、被其他组织(宗教、政体)左右;
第八篇:
习惯和风气(一种特殊群体的习惯),不只是使艺术作品受到其支配性影响,同样影响我们对自然对象美丑的判断;
习俗和风气对于美感的影像如此广大,一直与行为没也不例外,但影响却要小得多;
第九篇:
人自己具有原始本真的感受,他人对那些感受只能反映或同情地想象;
民众对同胞对国家对政体的同情和政体内部人士的同情有着本质差别;
自我克制本身是一种重要的美德,用个人利益成全公共利益是人类的天性决定的。
亚当·斯密 1759 年的作品,放在现代社会,以就没有丝毫的违和感;依旧可以成为人类道德规范的《圣经》,是人类道德文明的“总纲”之一。
只是在这个“娱乐至死、金钱至尚”的社会,《道德情操》纵使再好,也终究不及一纸钞票。
就像亚当·斯密在书中所说的:“即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冷漠到极点,只要达成一定的共识,社会依旧可以有一种类似商品交换的关系来维持。”
而现在人类就正在被这种所谓的商品“互联网”所奴役。
互联网上纵有再多的真善美,也能被有心人挑出刺来;
只是猖狂了那些“低俗、恶趣味”的东西,成为了全民追击的“热潮”。
当真善美总能被有心人嗅出阴谋味,又或者这所谓的真善美本来就只是“假大空”披上了羊毛;
当鲜肉没有艺德、当明星开始出轨、当互联网上经济泡沫横飞……
当房价居高不下、当离婚锦衣夜行、当分手成为了恋爱的必修……
这此间种种,还真需要一个“夏娃”对仗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写一部《低俗恶趣谈》。
不过,峰少始终相信,那些浮在表面的,被互联网指数级放大的“假大空”终究只是表象,是整个社会审美视差。
最终的最终,
那些出轨的终究还要回到轨道;
那些卖肉卖腐透支粉丝的小鲜肉终究会退潮;
这个世界终究会变得美好。
258年前,亚当·斯密就写出了《道德情操论》这样具有深远意义的伦理学“圣经”;可不要在258年之后,却成为了人类的道德上限?
只是这个社会生病了,还有一个亚当·斯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