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全名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他是美国历史上最耀眼的传奇作家,也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还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
没有人不知道他的《老人与海》,书中老人圣地亚哥坚韧的硬汉形象深入人心。如果说《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个人世界观与人生观的结晶;那么这本《丧钟为谁而鸣》则来自他的真实体验。
战争,从来不会使正常而富有正义的人们感到舒心愉悦,它只会使人们在惊心动魄之余承受巨大的苦难;
战争,也从不带给百姓清晰和分明,它总是带给百姓迷茫。海明威因为生活在战争年代,所以他将这种迷茫很好地展现在了他的作品中。
因此当我们在欣赏他的作品时,感受最为深刻的便是这种迷茫,而他也因此被称为美国“迷惘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
遗憾的是1961年7月2日,海明威在他爱达荷兰州凯彻姆的家中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享年62岁。
对于他的自杀,世人众说纷纭。
海明威的父亲在他29岁时选择了自杀身亡,这让年轻的海明威对父亲的做法很不理解,
认为父亲是一位懦夫,选择了用这样的方式来结束生命。
然而当他自己在生活中不断地体会到人间的冷暖心酸后,开始对父亲的自杀方式有了转变,他开始崇拜父亲。
他的这一点与小说中的主人公罗伯特·乔丹很相似。
海明威出生于1899年,他的家在美国芝加哥附近的奥克帕克村,他的父亲是一位医生,喜爱打猎、钓鱼等户外活动。
母亲虽是一位主妇,却非常喜爱艺术,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在音乐上有所发展。
但是海明威却承袭了父亲的兴趣爱好,喜欢打猎、钓鱼、在森林和湖泊中露营等户外运动。
从小海明威不仅在体育上成绩优异,学业上也是同样的优秀,而在英语上更是天赋突出,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学霸。
初中时期,他因为给两个文学报社撰写文章,获得了写作的经验,所以在升入高中后,他便成为了学校的校报编辑。
高中毕业后,他本可以进入大学继续学习,但他拒绝了,选择了到美国西南的《堪城星报》当实习记者,《堪城星报》在当时是美国最好的报纸之一。
海明威在那里实习的六个月里,采访了大量的医院和警察局,接受了良好的写作训练,所以,他的写作生涯开始于那时。
或许是因为职业的原因,战争对他的吸引力变得越来越大。
1918年,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为了观察这次大战的情况,海明威不顾父亲的反对,申请加入了美国军事部门。
但最终由于视力体检不及格,他被调到了红十字会救伤队担任救护车司机一职,投身于意大利战场。
在意大利前线,他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在米兰附近的一座弹药库爆炸后,遍地的尸体令他感到震惊。
而他自己也在一次输送补给时被奥地利的炮弹片击中、左膝盖被机枪打碎,使他不得不在米兰医院住了三个月,做了十几次手术。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被意大利政府授予了十字军功奖章、银质奖章和勇敢奖章,并获得了中尉军衔。
只是伴随荣誉的是他身上多达237处的伤痕,以及他脑海中那挥之不去的恶魔般的战争记忆。
海明威曾说过:“对于作家来说,有战争的经验是难能可贵的。”
如果你看过他早期的小说《永别了,武器》,你就会知道这部小说的创作灵感就是来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这部小说里,海明威把自己当成了小说中的主人公。
之后几年,海明威以自由作者和战地记者的身份奔波于各地,1928年,他选择了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和古巴居住。
在那里,他过上了一段宁静的田园生活,只是好景不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很快就爆发。1937年至1938年间,他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奔赴西班牙内战前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39年的9月,对于这次大战中的一些著名事件,许多人都耳熟能详,比如莫斯科保卫战、珍珠港事件等等。
但却很少会有人提起沉积在历史角落里的西班牙内战。
发生在1936年初秋至1939年春天的西班牙内战,实际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线的序幕。
也是全世界共产信仰者和社会进步力量与德、意、法西斯政权之间的首次较量。
而海明威于1940年发表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正是以这一时期的西班牙内战为历史背景、以美国人参加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整部小说有40余万字,可以说是他小说中篇幅最长的一部小说,但故事讲述的时间跨度却只有三天,写得紧凑非凡。
对于西班牙内战,以文学形式对此进行反映的作品并不多,而至今尚被人们推崇和阅读的,大概就只有这本《丧钟为谁而鸣》了。
1941年,普利策奖委员会推荐《丧钟为谁而鸣》为当年获奖作品,但由于当时的主席、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尼古拉斯·巴特勒的极力反对,致使《丧钟为谁而鸣》最终遗憾落选。
1953年,普利策奖委员会再次推荐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作为候选获奖作品,这一次,没有了尼古拉斯·巴特勒的反对,海明威终于荣获了这个迟到的荣誉。
《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是海明威的主要代表作品。
小说《丧钟为谁而鸣》讲述的是一名美国籍的西班牙语教师罗伯特·乔丹,奉命深入敌后,去炸毁一座桥梁,以协助西班牙共和国军对于法西斯的反攻。
然而在山区游击队的短短三天时间里,罗伯特·乔丹从忠诚老实的老人家安塞尔莫、热情矛盾的妇人比拉尔、狡猾消极的游击队长巴勃罗,以及可爱迷人的玛利亚那里,得到了成长、收获了爱情、完成了任务,却牺牲了性命。
虽然故事的结局是悲伤的,但在海明威的笔下,小说里的每个人物都被塑造的有血有肉:
有爱说脏话的真诚人物、有爱吃喝而又自带庄严的气质人物、有虽没有决策能力却忠心耿耿的人物、也有被酒和物质享受腐化却又聪明并心狠手辣的人物。
他们都被海明威用独特的叙事艺术和丰富多彩的对白描写,真实且形象地展现了出来。
爱情和责任、信仰和恐惧随着故事的发展不断地上演,七十年的故事,海明威用了三天的时间来展现;
有些人终其一生都没有明白的道理,他用了70多个小时带我们领会。
书名“丧钟为谁而鸣”,来源于十七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多恩的著作《没有人是一座孤岛》里的一句:
“没有人是孤岛,能孑然独立,人人都是土地的一片、大陆的一角,每当有人消逝,都令我孱弱衰老,因为我是人类的一个,所以,别问我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
海明威把这段话写在了小说的扉页中,借此告诉广大读者:面对人生,我们不应悲观、而是应该选择直面。
战争,从来不会使正常而富有正义的人们感到舒心愉悦,它只会使人们在惊心动魄之余承受巨大的苦难;
战争,也从不带给百姓清晰和分明,它总是带给百姓迷茫。海明威因为生活在战争年代,所以他将这种迷茫很好地展现在了他的作品中。
因此当我们在欣赏他的作品时,感受最为深刻的便是这种迷茫,而他也因此被称为美国“迷惘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
遗憾的是1961年7月2日,海明威在他爱达荷兰州凯彻姆的家中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享年62岁。
对于他的自杀,世人众说纷纭。
海明威的父亲在他29岁时选择了自杀身亡,这让年轻的海明威对父亲的做法很不理解,认为父亲是一位懦夫,选择了用这样的方式来结束生命。
然而当他自己在生活中不断地体会到人间的冷暖心酸后,开始对父亲的自杀方式有了转变,他开始崇拜父亲。他的这一点与小说中的主人公罗伯特·乔丹很相似。
如果说《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个人世界观与人生观的结晶;那么这本《丧钟为谁而鸣》则来自他的真实体验。
甚至有人将这本小说称之为是“海明威的二战回忆录”。
因为这是我很用心写的内容,如果你能给我一个赞支持一下就太好啦。
时间倒转,回到2002年1月15号。这一天,全球许多重要媒体争先报道一则来自古巴的消息:一位叫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的渔民病逝,享年104岁。
为什么一个渔民的离世,会引起如此热烈的关注呢?
这是因为,海明威这部斩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老人与海》,正是由这位名叫富恩特斯的渔民的亲身经历改编的。是的,富恩特斯正是圣地亚哥的原型。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曾移居古巴,并在那里认识了老渔民福恩斯特。1930年,海明威乘坐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是富恩特斯搭救了他,两人也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富恩特斯成为海明威游艇的船长,俩人常常一起出海捕鱼或探险,直到1960年海明威离开古巴时才结束。
海明威自然也从他身上学到了许多捕鱼的技能,并在日后用于《老人与海》这部作品的写作。
而对于这一整个故事的原型,有两种说法,其一是说,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捕鱼,在远离陆地的海域,捕到了一条重达1000磅重的大鱼,但因为鱼太大,离海岸又太远,结果归程途中被鲨鱼袭击,最后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而另一种说法,则是富恩特斯曾向海明威讲述自己21岁时,曾经捕获一条重达1000磅重的大鱼的经历。这么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语,仿佛一颗种子,植入了海明威的内心,成为他日后写下这本书的起点。
且不论这两个说法哪一个更为符合现实,至少富恩特斯是圣地亚哥的原型,这一点是无可指摘的。艺术果然来源于生活,却比生活更精致,有时候也更残酷。
富恩斯特造就了圣地亚哥,圣地亚哥也让富恩特斯成名。因为文学,这两个人一起名垂不朽,广受关注。
而创造这个不朽神话的海明威,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的海明威,他自己的经历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堪称是一个传奇。
叛逆、漂泊、出走、冒险;
打猎、捕鱼、拳击、斗牛、酗酒;
英俊潇洒、孔武有力、频繁追求女人并得手;
探秘了美国与古巴之间海上走私活动;
曾以记者的身份参加一战时,他亲赴意大利前线,并驾驶救护车冲过火线,被一颗开花炮弹炸成了重伤,后来医生在他身上取出了237块弹片,难以想象,他居然带着这么多的弹片,背着一个伤势更加严重的意大利士兵,在自己晕倒之前挣扎着到了救护站;
后来又参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亲历了西班牙内战,在内战期间,他3次以记者身份亲临前线,在炮火中创作剧本,并写作了以美国人参加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他曾与许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斗争;
他甚至曾于1941年,和夫人玛莎一起访问中国,支持我国抗日战争;
还在非洲经历过两次飞机失事;
头上缝过57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海明威客居古巴,潜心写作,1952年问世的这部《老人与海》,第二年就获得普利策奖,更于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这部声名远扬的作品,也有着海明威自己生活的影子。
他是一位有着丰富海上经验的捕鱼好手,1935年他生日前的一周,就曾用时32分钟,钓了360磅的马林鱼……他把自己对生活的体验,融入了小说创作里,他自己也说过,自己是根据多年的海上生活经验以及对渔民生活的了解创作《老人与海》的。
卡斯特罗掌权后,海明威离开古巴定居美国。此时,他身上的多处旧伤,使他百病缠身,精神忧郁。1961年7月2日,或许是因为不堪忍受多重病痛的折磨、或许是因为创作灵感缺失的绝望、或许是因为传说中性无能的焦虑,他用猎枪和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他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经历过世人眼中艺术家所应该经历的一切,就连最后的死亡,都是充满了自我色彩。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写作就是轻易的,海明威在诺贝尔文学奖的答谢词里说道,作家劳动时,是孤独的;写作,是艰苦的劳动。
和所有最后终于成名的作家一样,海明威也有过数段艰难的日子。比如在一战后,海明威曾和第一任妻子一同前往欧洲,在那里的五年间,海明威总是清晨天不亮就带着笔记本出门,在一家咖啡馆里认真写作。他其实并没有钱买东西果腹,因此常常是饿着肚子回家的。但他却总是向妻子撒谎说自己已经吃饱了,吃得还很不错呢。
从表面看,海明威的一生是“硬汉”最为典型的代表,但他的一生,最重要的价值却并不是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经历。
海明威作品所塑造的硬汉子形象,他独特的行文风格,对整个现代欧美文学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深藏在表象背后的海明威,不是模板化的英雄、硬汉,更是一个复杂的人,敬业的文字手艺人,他内心细腻、触觉敏锐,看清现实之外,又有着独特的温柔。
这从《老人与海》里,圣地亚哥和小男孩马诺林的关系,就能够看出来。
有不少人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书里会有小男孩这个角色呢?难道马诺林的存在不是一种多余吗?
其实在我看来,小男孩的角色是很重要的。
首先,作为故事里绝对的主人公,老人圣地亚哥在海上捕鱼、与鲨鱼搏斗的过程就占据了这本书的大部分篇章,但一个人不可能只有英勇的一面、战斗时的一面。身而为人,谁都会软弱,会需要陪伴,需要朋友。
加缪有一句话:“不要走在我后面,因为我可能不会引路;不要走在我前面,因为我可能不会跟随;请走在我的身边,做我的朋友。”
他们一起谈论捕鱼的运气、聊棒球、互相假装家徒四壁的小棚屋里有饭吃、有渔网用、有最新的报纸可以读;小男孩为运气不佳、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的老人加油鼓气,赊账为他提供咖啡,为他准备捕鱼的诱饵;在他筋疲力尽归来时,给予他最真切的关心,流下最动人的泪水。
小男孩不仅是老人的徒弟,更是同伴。
其次呢,小男孩也可以说是圣地亚哥人格中“童性”的体现,他的出现,让老人的人格更为丰满。是啊,一个人不可能只有僵硬的顽强,还有柔软的情感。
正如老人和小男孩都知道棚屋里没有食物了,但看破不戳破,这一段温馨、有趣的对话;
正如书中多次提到了这句话“要是小男孩在就好了”,甚至有一段话直接地点出,老人很希望能让小男孩看到他作为“最好的渔夫”,身上所拥有的勇气和毅力。
这些都让人联想到一句话:“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老人和小男孩这一对组合,让人觉得整个故事有硬有软、有强烈的英雄气概,但又不乏温情的感情,哪怕只是淡淡的、轻轻的。
小男孩的存在,似乎也旨在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人究竟是为了谁在奋斗?
对圣地亚哥来说,马诺林可以说是一种动力;而对马诺林来说,圣地亚哥也是一个坚强的、不一般的老人。
海明威作品里,简洁、明快、有力的对话,干净的修辞,自然的韵调,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
他的笔调潇洒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处,也没有着意的渲染和概括,但却能尖锐地刻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我们刚刚阅读完的这部《老人与海》,并没有微妙深奥,也不精雕细琢,它是简洁质朴的,但正是这样自然的白描,却开拓了小说的描写空间,丰富了小说的文学意蕴。
因此,《老人与海》被称为“是一部异常有力、无比简洁的作品,具有一种无可抗拒的美。”
海明威对待写作,就像对待一件艰苦卓绝的工作一样,他总是天一亮就起床,勤奋耕耘。除此之外,他对文字的要求也很高,总是在思考“怎样把字眼弄得准确一些”。单单是《老人与海》的这数万字,他就前后校阅了两百多次。
说到这里,或许你会不解。总是说海明威行文简洁、用词精准,那为什么《老人与海》这部作品,一个简单几行字就能说完的故事,却被写成了中篇小说呢?
其实,简洁并不意味着内容的单薄,简洁应该是一种态度,一种绝不拖泥带水的坚决。恰似一颗子弹,只关注最需要重视的部分,只留下必须留下的东西,其余的累赘统统丢掉,才能又快又稳又精准。也正是这样像子弹一样的写作节奏,让海明威笔下的大海都紧张了起来。
而这,应该也是海明威人生态度的一种体现吧。
最后,我们再来说一说这本书所传达出来的意旨。
读完这本书,有人感慨:“做一些不可能做的事,完成一些不可能完成的梦想,人生来不是易于屈服的,直到屈服变成了习惯”;
有人认为,它极具英雄主义色彩,“对抗世界也是对抗自己”;
有人收获了在人生路上,我们需要的“勇敢、孤独、坚韧、与自己的对话,无论怎样,坚持到底”;
有人觉得,“人类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是当人们一再把手伸到限度之外,这个限度就一天一天地扩大了”;
有人从这个故事里读出了“美学价值在于西方悲剧的呈现:命运无奈,但我绝不放弃,仍要反抗。对于人来说唯一不灭的,是希望”;
也有人说:“明知自己的软弱和生活的艰险,仍毅然坚持奋斗,这才是真正的勇敢和伟大”。
其实,“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老人与海》给每一个人感触最深的,也没有标准答案。
一个人应该怎样面对困难重重的生活?
一个人的经历应该如何评价?
一个人应该怎样活着?
这些问题,都是没有答案的。
但我们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去感受海明威,去感受《老人与海》,并且表达出我们自己的看法。
并且记住这句话
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
麦家说读书就是回家,我说写作就是出发。如果这篇内容打动你的话,那就随手点个一键三连吧,也可以关注我看更多走心的内容。
---全文完,内容参考于《麦家陪你读书》、图片来源《麦家陪你读书》和网络,侵删致歉!
一个有态度、有温度、有情怀的创作者,一个有故事的男人。
希望我的文字,能在治愈自己的同时,也能够治愈你;希望你能从我写的故事当中,获得感动与力量,温暖与方向。
希望在你迷茫困顿之际,在你感到彷徨无助的至暗时刻,能从我分享的故事里,看到一丝光亮,看到那点滴的一米微光。希望我的存在,能让你不那么孤独,甚至温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