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楼位于江苏徐州云龙公园知春島上,双层结构,顶上翘角飞檐,仿佛振翅欲飞的燕子,上下有回廊环绕,古色古香,典雅端丽,是徐州著名景点,楼中还藏着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和唐以来历代文人墨客凭吊楼主并寄意抒怀的诗词佳话
楼主芳名关盼盼,是大唐初年镇守徐州的武宁军节度使张愔的爱妾,能歌善舞,精通管弦,工诗擅词,才艺双绝,是名动四方的一代佳丽,当时盛传关盼盼霓虹羽衣舞水袖飘舒,如天上彩霞舒展飘飏,此景只应天上有。诗人张仲素更把她的歌声称为“歌尘”,可以荡起雕梁上的风尘。有如此娇妻仙侣,张愔自然对关盼盼情有独钟,恩宠有加。专门择地为她建燕子楼,从此,常闻管弦奏合欢,燕子楼中燕双飞……到贞元二十年春,时任大唐校书郎的白居易东游徐州,当时的白居易已是名动朝野大诗人,特别是刚刚完成的《长恨歌》,天下闻名,妇孺皆知,张愔盛情款待了白居易,还请关盼盼表演霓虹羽衣舞,诵《长恨歌》,白居易感受得如醉如痴,当即为盼盼题下“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赞诗。关盼盼和白居易这一筵之缘日后竞引来的燕子楼千年诗话。两年后,张愔因病逝世,葬于洛阳北邙山,他那众多的姬妾都风吹云散,唯有关盼盼感念旧恩,矢志不移,坚持留在燕子楼,为亡夫守节。有人说,她天天青灯黄卷为亡夫祈愿,也有人说她泪血研墨写不尽悲思未了情……,已有诗词三百首。她天天在羲光惨白,残阳似血和凄风苦雨中苦度光阴,一天天捱过一天天,一晃十年过去。白居易与友人、原在张愔手下做事的张仲素在长安相遇,叙旧中谈及张愔已逝去,并告知关盼盼不忘旧情独守燕子楼,十年如一日感人肺腑情事,还呈上自已以关盼盼名斗叙写的三首绝句。其一: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
其二: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自埋剑履歌尘散,红袖香销一十年。
其三:适看鸿雁岳阳回,又睹玄禽逼社来。瑶琴玉箫无意绪,任从蛛网任从灰。
三首诗,描述了燕子楼上孤独寂寞无依,唯有漫漫相思苦,对故去恩爰的耿耿难忘和内心极度的孤寂和绝望。白居易读后无限感慨悕嘘,遂作和诗三首:
其一: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其二:钿晕罗衫色似烟,几回欲著即潸然。自从不舞霓虹舞,叠在空箱十一年。
其三:今春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墓上来。见说白扬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
白居易的和诗进一步抒发了对这位痴情女子的感慨与怜悯,充分表达了对她的人文关怀。但是,关盼盼从她的角度理解,产生强烈刺激。本来她的人生已十分灰暗,读白居易诗后更黯然,认为白居易埋怨她为何不为张愔殉情,关盼盼误解了白居易,遂决意以死殉节。临死前她托人给白居易带去她的回诗:
自守空楼敛恨眉,形同春后牡丹枝。舍人不会人深意,讶道泉台不去随。
舍人指白居易,当时他己升任中书舍人,白居易接读来诗,大惊失色,悔恨不已,但为时已晚,关盼盼已于,十天后绝食身亡。因而,白居易仿佛也成了以诗杀死关盼盼的“凶手”,成为千古不赥的“斯文罪人”,而又有谁明白他的本衷和本意呢?为表谦悔,白居易费尽周折终于把关盼盼遗骸移葬洛阳北邙张愔墓侧,与其并葬,聊以告慰老朋友,并致谦关盼盼。
燕子楼凄美爱情故事,感动着一代又一代,千秋万代的风流情种多情客,纷纷挥毫抒写自已的感遇慨叹。北宋大文豪苏轼,神宗熙宁十年四月至元丰二年三月曾在彭城(即今徐州)任知州,任上他勘查发现煤矿,解决朝廷冶炼燃料问题。还遭遇黄河决堤洪水泛滥成灾,他带领全城官民抗洪救灾,奋战二个多月,保住了古城,保卫了全城的百姓性命财产安全,也保住了燕子楼,为纪念这次抗洪救灾胜利,他在东门建楼纪念,黄土涂墙,寓意土能克水,永镇水患。他在徐州仅一年十一月时间,为朝庭、为徐州、为老百姓办了很多大事、好事。这段时间他也创作了很多诗文,文学艺术达到一个新高度。公元1078年,有一次,他夜宿燕子楼,梦关盼盼,而作《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前泻露,寂寞无人见。𬘘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立,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虽有忠君爱民志,但总是壮志难酬,而且屡遭打击,好事只在梦中,成了无可奈何的“天涯倦客”,燕子楼夜梦,包含了古与今,倦客与佳人,梦幻与佳丽的绵锦情事,将情、景、理熔于一炉,人去楼空,情不空,后来者不断,都因“旧欢新怨”。我在此处任上,勤政爱民,抗洪救灾,建黄楼永镇水患,将来也会有人像登燕子楼一样为我浩叹吗?词人在梦景中得到不断的净化和升华。
南宋著名民族英雄文天祥也写燕子楼。那是文天祥被俘后囚于金陵时期所作,《滿江红-燕子楼中》:“燕子楼中,又捱过、几番秋色。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最无端、蕉影上窗纱,青灯歇。
曲池合,高台灭。人间事,何堪说!向南阳阡上,滿襟清血。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笑乐昌,一段好风流,菱花缺”。
这首词,充分表达了文天祥对祖国覆灭的悲痛之情,展现了他矢志不渝的爱园情怀和铿锵的民族气节,把自已喻为一轮不变的明月,即使世界如翻覆之雨,他也矢志不渝。
元朝萨都拉也有咏燕子楼诗:“雪白杨花扑滿头,行人春尽过徐州。夜深一片墙头月,曾照张家燕子楼”。明末清初文坛领袖钱谦益,也有燕子楼诗:“柳老花残木叶秋,西风斜阳总牵愁。天涯大有多情客,不忍轻过燕子楼”。这些,都表达了人们对燕子楼的关注,不因岁月老去而淡漠,佳人多情情不老,人人心中有盼盼。
我国四大名著之首作者曹雪芹,也在他的千古杰作《红楼梦》中,借用林黛玉作《唐多令》一词:“粉坠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毬。飘泊也如人箔,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通过燕子楼景象。寄托对自已命运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慨叹,依稀就是一个活脱脱的关盼盼。
燕子楼故事传颂千古,关盼盼的美丽芳韵千秋。燕子楼诗话是我们中华民族千年文化遗产,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和民族风情及建筑艺术的瑰宝,充分表现我国唐宋时期及后期社会风貌、文人情怀和审美追求,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和研究价值,特别是现在对推动文化旅游,发展地方。特色旅游,开发旅游新广度、新高度、新深度有十分重要意义。蒸子楼诗话传千古,关盼盼传奇!万世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