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悲乐不是指情绪上的悲伤喜乐,而是悲观与乐观。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不论是什么事物,都要去用辩证性的眼光去看待,就像一个人站在阳光里,但与此同时他也造成了一片阴影黑暗。
这是最符合中国自古以来中庸思想的一种目光。
但是吧,那些稍微极端一些,过于悲观或乐观的人对于这世界来说,同样必不可少
可能我们在平常对于那种喜欢杞人忧天的人敬而远之,总觉得他们好像容易被太阳遗忘,生活里从来点不燃一丝光亮,喜欢对一些在我们看来从不曾担心过的东西想象,然后只去考虑那些最坏的结果,眉间郁结着散不开的担忧。
而面对那些没心没肺的人时,也总是不屑理之,给点阳光就灿烂说的就是他们,不知道担心什么,今朝有酒今朝醉,也不考虑明天去哪。
但哪怕再不喜欢这两种人,你也无法否认,生活中需要几个悲观过头的人来不时提醒你,发出一些震耳发聩的声音给你当头棒喝。也需要几个人像放大镜一样,把所有细小处的美好放大,让你看得更清楚。
这让我想起了先贤的两种学说,一是孟子先生的性善论,二是荀子先生的性恶论,两位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但是对于人的天性善恶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其中的乐观与悲观显而易见,而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极大,一个成了皇帝治国之道,另一个更是自成一家,开创了法家之始,都是人类思想史上难以忽视的璀璨的宝珠。
我不敢遑论,悲观和乐观哪个对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更重要,但就像肉和菜一样,光吃肉容易发胖,会产生三高,光吃菜却又容易营养不良,如果你两样都不吃只吃米饭,那就是在自取灭亡。
如果所有人都能够做到在面对事物时,同时考虑到最坏和最好的结果,并且不偏不倚的作出行动计划,那固然是最理想的一种状态。
可问题是一千个人里面,这样的人又有多少呢?我们无法否认,绝大部分的人都做不到。
那么,这世上就少不了悲乐之人。
就像这世上少不了太阳与月亮,少不了炎热与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