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唯一一次被卡在电梯里的经历,虽然已经过去一段时间,还是历历在目。
那天,我们迎接外面来参观学习的客人,游览校园四月芳菲,宾主尽欢,兴致勃勃。
现场考察最后一站是学校图书馆。在一楼书库浏览,然后让大家乘电梯到图书馆5楼大阅览室去继续参观。
电梯里宾主共12人,因为是运货电梯,空间挺大。开始在电梯里,大家有说有笑,已经开始准备下一个场景的参观和谈话,谁也没有料到一场特殊经历已经悄然临近。
在电梯接近5楼的时候,电子信息显示屏开始不正常的数字显示跳动,逐渐湮灭,电梯没有征兆地停在了4楼或者5楼的某个部分。电子显示完全消失了,电梯一动不动,电梯门紧紧关闭,用手也不能打开。刚才有说有笑的气氛嘎然而止。
现在回想起来,困在电梯里的12个人在被困在黑暗40分钟里,有这么几种反应:冷静之后的恐慌,因为尴尬造成的站立不安,尝试自救,被动消极等待。
冷静之后的恐慌:电梯突然被卡住的几分钟,大家都没有在意。认为外面还有人,一会儿会采取措施,谁也开头没有料到会被困在黑暗里那么长时间。等到外面的同事从一楼走到五楼,他们才发现我们被困在电梯里。
在徒手尝试开门失败后,在里面的人让他们去找来电工,看是否因为停电原因。等到电工尝试断电送电没有效果后,电梯里的12个人才意识到真的被困住了。
于是,恐慌的情绪突然在电梯狭小的黑暗空间里蔓延。先是一位客人说是胸闷,大家马上给他腾出点空间,让他好受点。我想心理学上有个狭小空间恐惧症,就是当人处在狭小幽闭的空间里就会触发的一种心理疾病。
后来有人为了打破令人难堪的沉寂,开始说笑话,马上被制止,说是多说话多消耗氧气。一下子弄得气氛紧张起来,想说话也不好说了。过了好一会儿,靠近电梯门边的一位客人,用名片试着插插电梯门,能够插出去,说明不是完全封闭,会有空气进来,大家才稍许心安。
因为尴尬造成的站立不安:学校接待部门具体负责的两位同事一方面想安慰客人,另一方面觉得责无旁贷。
他们先是喊外面的同事去再喊人求助,一方面开始琢磨电梯盒里面的按钮机关。在他们要冒险尝试乱按的时候,被电梯里多数人的理智制止了。
无所事事,再加上抱歉的尴尬境地,他们开始没话找话,我突然有想制止他们的念头。
尝试自救:在被困5-10分钟左右,确认被困在电梯里的状况后,尝试自救的努力开始了。
首先,让外面的同事去找电梯管理员,结果找不到。电梯外面聚集了一些无计可施,又非常焦急的同事。
其次,校内的电工来了,尝试电闸开合几次,电梯没有反应。
第三,紧急求救电话呼救,结果电梯维修保养人员最快要半个小时后,才能来到现场。
12个人被困在电梯里10分钟以后,电梯黑暗狭小空间里的气温陡然升高,每个人都是大汗淋漓。等在黑暗空间里,不知道电梯维修保养人员来了之后有没有办法?这个想法在我心里一闪,没有说出来。我后来想:恐怕大家的心思差不多,只是都没有说出来而已。
被动消极等待:后来想起这段经历,有一件事感觉非常有意思。就是12个人中,大部分人都是自始至终处于消极被动等待之中。
当领导的因为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除了制止冒险和同意打电话紧急呼救之外,大部分时间里在被动消极等待,以彰显领导的临危不乱和稳重。
来客当中大部分人是被动消极等待,可能不想多说让主人更加尴尬,显得厚道些。而内心未必如表面那样刻意镇定自若,也许一样害怕恐慌。
接待方的其他陪同人员,因为领导保持沉默,自己不是负责这一路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被动消极等待。也许,大家认为,谁负责谁采取措施,别人越掺合可能越乱。也许,是同样没有更好的主意去解决眼前的困境,只好沉默不语。
12个人被困在电梯狭小黑暗空间,又过了大约30分钟。在这漫长黑暗的30分钟难熬的等待中,没有灯光,只有紧张的气氛,时急时缓的呼吸声,无言的沉默,大汗淋漓而又不方便挪动。其中滋味,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
在这个过程里,电梯内外,给维修保养人员打了无数个电话,催促快点来施救。
千呼万唤之后,救星终于到了。一番鼓捣之后,电梯终于亮起来,门终于打开了,12个人终于从狭小幽闭的黑暗空间里给解放出来。
这是一次难得的经历,事后让每个人久久回味,可以留下一些意料不到的影响。只是有时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
人们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装在套子伪装里,也许换一种意想不到的情景,会让心底深处的一些反应流露出来,暴露出另一个自己。
这次被卡在电梯黑暗狭小幽闭空间里的40分钟经历,面临真实困境,不是已知可控的模拟实验情景,也许会让思想深处受到一些触动。这也许是这次经历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