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都被行业里的一篇10万+文章刷屏,一长篇叙事性的流水账,我几乎花了一个小时读完,一位60岁老人从小感冒到去世的全过程,虽然琐碎但深入人心,条理清晰的记录了所有的事情发展状况。正如他说的,不希望有人可以用到这种经验教训。但这其中的某些琐碎细节,又有多少人似曾相似的遇到过?
不觉想起同时段的南京城的情况,仿佛全球刮了一阵邪风。突然之间,感冒发烧的人骤然增多,给几个朋友打电话的时候发现均被中招,家里老人小孩也多多少少的咳嗽着。读小学的侄子班级好几个同学请假了,后来他也感冒发烧了,不得不去挂水,往日活蹦乱跳的小男孩顿时没有了活力,瘫倒在床上呻吟,学校安排班级停课一周,终于意识到交叉感染的危性。
同事群里有人在求助南京哪个医院可以开到治疗流感的特效药“奥司他韦”,我立刻问了妹子,原来还有的家长从外地开5个小时车专程过来开这个药的。这段时间她们儿科医生忙的体力快招架不住,有两个同事被病毒感染倒下不能上班,除了正常上班还要临时安排加班,白班拖到凌晨两点问诊完所有挂号,夜班也有几十个号等着排队。
医生的确是个危险的行业,看上去光鲜,离病毒却是最近的,睡眠质量也是最差的,此刻心疼妹子一下。但这也是一个高尚的职业,能够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实现人生价值。
而我也越来越觉得自己从事的保险行业也是一个颇有意义的行业,且不说什么社会的稳定器,它带给家庭的意义是深远的。我有个同事的婆婆两年前买的重疾险10万保额,最近刚刚查出甲状腺癌,虽然治疗费用只有小几万元,但公司赔给她10万的时候,她还是激动的流了眼泪,对于她来说,这不是仅仅的10万元,这也是她并没有拖累儿子家庭的有力尊严。
《重疾不重》的作者丁云生之前就是一名外科医生,他说:我相信一个人这一生,一定会得重大的疾病,如果没有得,那是因为别的原因先离开了还没有机会得。
偶尔我也会想到自己老去的那一刻,虽然不会做过多的治疗,不想花太多的钱,但前期所有的检查治疗等都是需要的,进了医院,钱都不当钱。有的老人其实到最后已经没有了选择权,子女的道德观绑架了所有,只要有希望哪怕变成植物人哪怕用呼吸机维持着也要努力。有太多的家庭因为最后病人的弥留折腾而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
在无法控制疾病面前,努力都是苍白的,努力只是延长生命的长度,减缓生者的负罪感,精英的中产阶级面对重疾如同遇到洪水猛兽,更何况积贫积弱的我们?
挽救亲人的生命,就像拼命伸手遮掩从桌上落下的玻璃杯一般,接住了,是幸运。未接住,破碎的过程也是生命的一种美丽。足够努力了,不悔矣。
感慨的话放在心里,先说说这样的案例买什么保险有用?
主要派上用场的就是医疗险、重疾险以及相应的医疗资源。
1.医疗保险 是费用报销类产品,像社保一样,当然报销范围和额度比社保要高。
a.必须保住院 (一般大病都是要求住院的)
b.报销范围广 (社保不能报销的进口药,进口设备费用都可以报销)
c.报销限额高 (百万医疗险通常100万到600万额度)
d.可正常续保 (发生理赔之后第二年还可以续保不区别对待)
2. 重疾险 是给付类型的产品,在合同中约定病种,达到理赔条件了就给保额。
针对这个病例有点特别,因为是感冒引发的。重疾约定的病种有这几种是可能有关系的。当然身故是肯定可以赔付到的,一般重疾险带有寿险功能。
a.深度昏迷 (有具体时间周期)
b.疾病终末期(肾衰竭)
c.急性心肌梗死
3.就医绿色通道
医疗资源如此稀缺,绿色通道服务久显得尤其珍贵。
1.健康养成服务(健康干预,健康档案,健康咨询)
2.重疾专案管理(就诊安排,费用直付,驻院代表,医学陪诊,二次诊疗,康复管理)
对于一个家庭的健康保障,重疾险在弥补收入损失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核心的治疗环节,医疗险是关键作用。当然首先要有医疗资源能住进医院才是硬道理。
很多人一个误区在于,自己没钱所以不能买保险,殊不知正是因为自己弱,才要去借保险的力来保障自己,否则不堪一击。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趋利避害的,都不认为自己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种种不幸。
时代巨变,沧海桑田,科技领先,信息爆炸。
我们其实也在更加躁动的年代变得更加不安。
一份重疾险买完了,在角落可能就是一放几十年。可是谁能保证,这中间的几年一定不会发生意外。可是你和我都知道的,发生了重疾就一定会赔到。
买一份健康险,不过是想不安的人生有一份平顺的归属感。
在充满不安的世界里,保险就是小确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