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世的价值观里,敏锐一直是一种被盛赞的能力,就像我们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会夸奖说:你看这孩子看起来多聪明啊,两大眼睛滴溜溜的,真机灵。但是好像没有人会夸一个孩子迟钝,其实在传统的世界里,迟钝一直是被低估和误解的一种存在。
诚如日本文学大师、国民作家渡边淳一所言:钝感就是一种才能,一种能让人们的才华开花结果,发扬光大的力量。
在渡边淳一这本《钝感力》里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渡边淳一和朋友一起出游,晚上回到旅馆的时候,大家一起吃了一顿日式料理,但是可能其中有些食物不太新鲜,吃完晚饭后两三个小时大家开始腹痛和腹泻。奇怪的是其中一位同行者小A却一点事情都没有,明明晚饭的时候小A也吃了同样的事物啊。后来渡边淳一才知道原来小A小的时候是在较为贫穷的环境里长大的,小的时候吃得各种杂菌要比同龄人多一些,所以他的体内有了很强的抵抗力,正是这种抵抗力,消化了晚饭里的变质食物,使得小A没有出现腹泻。书中提到典型的,有关身体上的钝感力,可能就是这种身体上对杂菌的迟钝,所以才会使小A能够在大家都被腹泻搞得苦不堪言的时候,能幸免于难。
同时书里还提到了很多关于工作、恋爱、情绪上的钝感力的例子,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容易受到伤害,可能是我们太机灵了,太敏感了。可能由于我们的敏感,被拒绝一次就觉得不敢再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人,从而错失了一段美好的爱情;可能因为我们承受不了一点工作上的批判,我们摆脱不了工作上的那一点污点,所以我们陷入无止境的自怨自艾。
我们活在这个纷繁复杂、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想要自己的身体不像小故事中那样,遇到一点“杂菌”就闹肚子,学会培养情绪上的钝感力,是亟需我们用心思考的一件事情。
郑板桥曾说一句一直到现在很多人奉为圭臬的箴言:难得糊涂。
人生难得糊涂,这里的糊涂其实和书里的“钝感力”有异曲同工之妙,所谓糊涂,不是不明事理、不是黑白不分,而是想得开、放得下,在小节上不斤斤计较,从琐事里超脱出来。面对过于复杂的世事,简单做人、简单做事,逢人不急,遇事不恼,就像渡边淳一对钝感力的定义:从容的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伤痛。
在上面的那个小故事中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一个小细节,就是在大家都腹泻的时候,小A偷偷的去找了作者,向作者询问:为什么我没有拉肚子?因为渡边淳一曾经当过医生,所以小A向作者提出了这个问题。作者回答说:大家都拉肚子了,只有你一个人幸免了 ,这结果不是很好吗?从某种意义来说,是你的肠胃功能很强,这也是一种才能啊。
但是小A却说,我其实还是想和大家一起拉肚子。
当然我不去揣测,小A到底是想和大家一起同甘共苦,一起拉肚子,还是小A自己内心的那种想要和大家一样的心态在作祟。但是这个小细节,让我看到人的心理动机的那种复杂和微妙,小A一定是一个身体上顿感的人,但是在精神上,不知道能不能算做一个钝感的人。
对于现代人来说,身体上的顿感我们都能看明白,但是精神上的顿感力可能是我们这代人更需要的关注的。仓央嘉措说: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的度过这一生,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又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
希望这本书能给你一些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