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巴掌还是一击掌?
——基于《题西林壁》的育人案例
在遥远的古代,有这样一首诗,它不仅是山川的赞歌,更是智慧的灯塔,穿越了千年的时光,静静地悬挂在历史的长廊之中——那便是苏轼的《题西林壁》。诗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仅描绘了庐山变幻莫测的美景,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而今,在这快速变迁的时代,一个关于“一巴掌还是一击掌”的育人故事悄然展开,它竟与这首千古绝唱产生了奇妙的共鸣,让人不禁好奇:是何种情境,让一首古诗成为了现代教育中引人深思的桥梁?在巴掌与击掌之间,又隐藏着怎样的教育智慧与人性光辉?一切,都将在接下来的故事中,缓缓揭晓……
那天中午,和我搭班的班主任黄老师突然过来询问我昨日是否在班上打了小嵘同学一巴掌。对此我坚决否认,并确认未发生此事。过了一会儿,黄老师又来找我确认此事,他说:“班上小语同学昨晚一回家就跟她家长说语文老师打了小嵘一巴掌,我刚跟她家长说你没有打,但是家长坚信自己的女儿小语不会撒谎,所以不相信你没有打小嵘。”我当时很是不解,我明明没有打学生耳光,为什么小语会和父母那样说?我只能很无奈地和黄老师说:“家长要是实在不相信,那就去问小嵘同学自己我昨天有没有扇他一耳光。”
于是我和黄老师匆匆忙忙朝班级教室赶去。到了班上,黄老师把小嵘同学叫过来问他:“昨天语文老师上课有没有和你有过肢体接触?”小嵘同学说:“有啊,昨天在语文课上,老师说作文打了A+的同学举手,我打了A+就举手了,语文老师当时就高兴地和我击了一掌。”听完小嵘的描述我恍然大悟,明白了为什么小语会觉得我打了小嵘一巴掌了。等小嵘进到班级里去之后,我跟黄老师解释道:“小嵘坐在第6列的第一个座位,小语坐在第5列的第三个座位,当我和小嵘击掌的时候,小语从小嵘的左后方看到的就是我在打小嵘的巴掌。”于是黄老师马上跟家长说明了情况,才把这个误会解除。
那天的午休,我却辗转难眠,因为这件事让我感觉很后怕,还好有小嵘同学帮我作证,不然家长完全不相信我说的话,我真的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我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回想这件事的起因和可能造成的后果,越想越害怕。虽然小语的家长现在相信我没有打学生巴掌了,但是小语和其他的同学们会不会还是以为我打了小嵘一巴掌呢?如果其他的同学也回去和家长这么说,那后果将不堪设想,我觉得我应该做点什么,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小游戏。
很快到了中午的午写时间,我一进教室就俯身和小嵘说:“待会你把右手举起来,老师再和你像昨天一样击一下掌可以吗?”小嵘很爽快地答应了。然后我站直提高嗓音对着全班说:“同学们,今天午写我们先不练字,老师想带大家玩一个和我们前两天学的古诗《题西林壁》有关的游戏。”一听说玩游戏,全班同学兴致高涨。“现在请小嵘举起你的右手,接下来老师会做一个动作,其他同学一定要认真看哦。”等我确认大家的注意力都转到我身上来了的时候,我就抬起自己的右手,把右手掌和小嵘同学举起的右手掌碰了一下,“老师的动作已经做完了,现在我想在每个大组请一位同学来说一下你们看到了什么。首先,请第1列第一位的小嘉同学来说一下你刚刚看到了什么?”
“我刚刚看到了老师摸了一下小嵘的脸。”
这时第四大组这边的同学把手举得高高的,嘴里不停地反驳道:“不是的,老师,我来,我来,我来说!”
“第四大组的同学先别急,老师按顺序来,接下来请第3列第四位的小涵同学再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了老师刚刚打了小嵘一个巴掌。”
“这两位同学看到的动作不一样了,接下来请第5列第三位的小语同学来说一下。”
“我也看到了老师刚刚打了小嵘一巴掌。”
“你和小涵看到的动作是一样的,现在请第7列第5位的小铭同学说一下你刚刚看到了什么?”
“我刚刚看到的是老师和小嵘击了一掌。”
“小铭看到的又不一样了,老师刚刚就做了一个动作,可是同学们却看出了三种不同的动作,这就像诗人苏轼所说的~”全班齐声吟诵:“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我追问道:“为什么大家看到的会不一样呢?”有学生应声答道:“因为我们的座位不一样。”“非常正确,因为大家坐在小嵘的不同角度,所以你们看到的动作会有点不一样,那老师刚刚到底对小嵘做了一个什么动作呢?下面请当事人小嵘自己来说。”小嵘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起身了,他站起来笑盈盈地对大家说:“刚刚老师是和我击了一掌。”话音刚落,同学们之间的各种争论嘎然而止。
于是我抓住机会顺着小嵘的话往下说:“通过这个小游戏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蕴,它也教会了我们从一个角度去看待事物是不够全面的,我们要从多个角度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看待一件事。”我在讲这些话的时候,特意关注了一下小语的反应,她当时带着笑意频频点头。
这个小游戏结束之后,再也没有学生和家长对我和小嵘同学击掌的事有任何的疑问。这一掌轻击,也不再仅仅只是我和小嵘同学物理上的肢体接触,它更像是我与全班同学心灵间一次无声却强烈的对话,好似一记深邃的鼓点,激荡起全班共鸣的涟漪,直击我心灵的最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