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高一的第一篇演讲,各位可以按喜好自行享用么么么)
我们都知道,《红楼梦》这本书在三百年前是本禁书,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然而到了现在,它被认为是了不起的古典文学作品,于是被摆上了名著的神坛,一旦被称为名著,那么下场是什么呢?就是没人读了,当然,我们中学生是一定要读的。这就出现了很有趣的现象:越是禁书,越有人读,如果哪天政府心血来潮再把《红楼梦》禁一次,那可能未必是件坏事。
回归正题,我们说《红楼梦》是了不起的古典文学作品,有人一听说是古典,就以为是之乎者也啊,律诗啊古词的,觉得没意思,说实话,我在两个月前就是这么觉得的,这是对《红楼梦》的普遍误会。其实,它就是个关于青春的小说,是个青春的偶像剧。你们知道里面的人物都多大吗?薛宝钗大概十三岁半,比贾宝玉大一点点,贾宝玉十三岁,黛玉十二岁,史湘云也十二岁左右,王熙凤算大了,生了一个女儿了也才十七岁,这大观园不就是个青春的王国吗?然而我们总认为,在传统的封建社会里,人是没有青春可言的,古代人没有像西方那样有个叫“青春”的东西,希腊文化一开始就歌颂“青春”,而中国人一开始接触的就是唐诗宋词三百首,那都是些充满了中年以后的沧桑感的艺术文化。大家一定都知道贾宝玉不爱读书,有一次,贾宝玉躲在花树下读《西厢记》,林黛玉来了就吓唬贾宝玉说我要去和舅舅讲,看不把你打死。《西厢记》属于那个时代的禁书,虽说是禁书,家里有就拿来偷偷看,《西厢记》里张生为了恋爱就跳墙去私会情人,正是青春对禁忌的叛逆,但我不是说提倡这种叛逆啊,像王润扬为了谁谁谁逃课去约会这种事,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我只是想说《红楼梦》将青少年的爱恨纠缠写得这么真实,它是非常迷人的。这也是《红楼梦》在四大名著中独有的对青春的了解、包容与鼓励。
我们读过《红楼梦》,有没有觉得它很特别?人的一生,不到最后一刻,永远不知道它的结局。可是在小说的第五回里,它就把所有人物的结局通通告诉你了,你需要眼睁睁看着每一个人一步步走到他的结局里。没有一部小说是这样的,《红楼梦》让我们知道,结局本来就是假的,是我们自己虚拟的,回看一生的荒唐荒谬,错综复杂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的纠缠,其实是讲不清楚的,毕竟人生本来就不是结局,人生是点点滴滴,一分一秒的过程累积起来的一种不可知的状态,就像你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分别是一个阶段,同样你有每天的快乐忧伤难过与喜悦,纷纷杂杂,可等到生命尽去,也许还是搞不清楚自己的一生是怎么回事。我们可以在《红楼梦》中直观地感受到林黛玉的哭泣,薛宝钗的大方周到,王熙凤的精明,作者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将每一个每一条层次分明的生命线表现出来,也不说喜欢谁,不喜欢谁,而是让我们读者自行感受去喜欢谁,不喜欢谁。人生在不同的阶段阅读同一本书会有不同的感受,也许现在的你喜欢着宝钗的顾全大局,也许十年、二十年后,你就爱上了黛玉,甚至是薛蟠。
谁知道呢,一切都是未知,那就让我们尽情探索吧!
演讲小评:
Mr. G :最好的年纪读最好的红楼。我喜欢不加书名号,因为这已超出了一本书的境界,更像是一场梦。我喜欢你说那些人物是生命线,那些鲜活的调情和生命之所以能让人忍俊不禁,是因为她勾起了每个人心里埋藏着的红楼一梦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