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
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在写作当中,这百分之一的灵感,直接决定了写作人将要叙述内容和写作节奏。
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很多事情,遇见很多人。有时一个看似貌不惊人的路人,或许曾经经历过惊天动地的事。每当我们听到或者遇到这样的故事,会习惯性的将这些事情分享给更多人,通过这样的交流,我们逐渐知道了这个世界里各种事迹,同时在此慢慢的形成自己的认知和见解,也就是常说的三观。王勃游览滕王阁,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李白用“云想衣裳花想容”形容杨贵妃的貌美、林海音将自己的童年经历在《城南旧事》中娓娓道来。
在写作中,作者都在无一例外的向读者们表达客观或主观的价值意义。由此可见,我们的见识和思维广度在写作中占据着多么重要的位置。
小时候写日记是最头疼的事情,每天除了“逛逛公园”“扶老奶奶过马路”“不知道怎么就在马路上捡到钱然后交给警察叔叔”然后就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了。语文课本和老师也在有意和无意之间向我们传输这些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念,然后学生和老师都达成了共识,秉承雷锋精神来叙述的作文,会比今天我吃了一条鱼很开心的作文分数高。
回到内容。
小时候之所以会觉得作文难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经历的事情不多,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基本处于懵逼的状态。无事可记,无观点可论,也就只好像晒腌菜一样,每天翻来覆去还是那么几根。甚至在长大以后,一到要写论文、写报告、写总结的时候就会“脑海一片空白”。不知道怎么写,也不知道写些什么。有人平时聊天口若悬河,但一到需要要坐下来写东西时,就完全找不到方向。不过据非科学研究统计,大部分擅长写作的人,在社交中都不是最能说话的。他们往往是最好的聆听者,或者在众人讨论某个观点时一针见血的说出问题所在。
灵感之于内容,正如水和鱼。哪怕玻璃缸里水藻和彩石再多,也不如游着一条鱼来得有价值。
写过小说的人应该都有过这种体验,写到某个情节时,脑袋突然卡壳,明明已经想好了接下来的剧情发展,但就是卡在某个地方,怎么写都“不是那个味”。最可怕的是,一旦卡在某个地方,再动笔就变得非常困难。所以也不难理解,很多作家都普通存在拖稿的情况。
如何把控写作节奏,是对每一位写作人的考验。
有一个平时爱写小说的朋友,他每天最常的做的事情就是和别人聊天,听别人说他们的故事,然后从中寻找写作的灵感。故事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虚构,有足够的想象力时,更可以完全虚构出一个和世界完全不同的体态,如《三体》。
当形成一个好的故事框架后,写作人需要运用自己的写作技巧和描写方式,将这个故事以生动的文字呈现在读者眼前。很多人习惯在安静的场合下写作,是为了避免在构思的过程中被外界因素干扰,打断节奏。当大脑处于高度集中状态,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在脑海中重组翻新链接起来,如果这时有一个人走过来重重拍你一下,然后说:喝茶吗?
我想,你很难能忍住不说XXX。
写作节奏一旦被打断,灵感就会像空中的彩色气瞬间泡化为乌有。当然如果拥有足够的写作经验和基础时,在灵感被破坏的情况下能迅速重组结构,但任何人在写作中都不会希望受到这样的的干扰吧。
试想一下,如果在写作中失去灵感会怎么样?
对于干货和论文来说,灵感是论点和技巧的发散思维;对于小说而言,灵感是贯穿故事的主线。失去思维和主线的写作,就像一堆杂乱无章的线,扯着写着,变成了一场闹剧。
我写过很多烂尾和没有结局的故事,都存在电脑里时刻警醒和教育自己在写作的时候坚决不碰手机。我是一个很懒的人,做不到每天计划好要写什么稿子发什么文章。但每当有一点儿想法和灵感时,会马上走到电脑边开始码字,当然大部分时间是晚上,所以免不了的会熬到深夜。
很多时候都处于灵感枯竭状态,打开文档,一个词一句话反复的删了又写,写了再删,后来索性关掉文档放空自己。这样的放空往往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读书时老师常说,作文源于生活。
其实灵感的本质即是生活,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循环着发生和遇见,有人选择将这些美好或痛苦向朋友亲人述说,有人选择写下来分享给更多人。写作需要灵感,生活更需要灵感。我们去旅行,在路上寻找风景;我们阅读,在书里获取能量;我们相识,在交谈中发现美好。
写作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有时只需要百分之一的灵感,就可以迸发出成千上万的文字。写到最后发现自己已经完全偏离论点了,索性再远一点吧。
分享几个寻找灵感秘诀。
1.放下
放下手机,至少保证离开它超过1个小时。手机带给我们太多讯息,碎片化的阅读方式会让我们逐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当手机慢慢变成我们的器官,我们应该做的是控制它而不是被它所掌控。
2.阅读
书是获取知识最好的方法,有选择性的去阅读,对于书里的知识和观点保留自己的态度,学习作者的思维方式而不是被所谓鸡汤洗脑。
3.观看
看电影,看电视大概是这4点中最舒服的方式了。我时常会在我的公众号里分享一些有意思的电影附上资源,省去不必要的广告时间。我常常会在不同的时间重复看一部电影,同样的情节在不同的心境里会有不同的感觉。好的电影值得花时间反复琢磨,不同的人,得到的感受会大相径庭。
4.聆听
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写日记时候的笔风,取决于当时手机里放的什么歌。音乐拥有很神奇的魔力,在心情烦闷或者压力大的时候,听听音乐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当然,聆听还包括和朋友聚在一块儿,聊聊近况说说八卦。我写过的故事里很多情节和人物都来源于朋友,除了希望自己笔下的人物更具有真实感,也想通过这样的记录和述说,可以让这些原本美好的小事变成很久以后值得反复阅读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