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昨天见了他,跟他握了手,整个人一直处于恍惚的状态。回来后一直刷微博和粉丝微信群,总想一直沉浸在有他的氛围里。
仔细回想,喜欢刘同也6年多了,为什么六年了还这么喜欢他?我在给他的信里提到,是因为他如此温暖又因为他那么坚持,很多事情,别人根本做不来,而他硬生生就是做了,而且做得很好,这种力量让看到的人也想去做些什么,在刘同面前,你总是想到那些未完成的梦,那些想要走的路和想看的风景。似乎他的出现就是让你重新审视自己,再问你一句,你有有没胆量去面对自己?
这两天沉浸在认识刘同的所有记忆里,也沉浸在他的书里,新书《我在未来等你》无论是文理科现状还是关于运动会,那些记忆总是鲜活得如同昨日才发生过,作为文科生的不甘,全班团结挽留老师,抗议学校不公平的对待,不想接受所谓的安排,但又不知道挣脱束缚以后可以做什么,那种很想跟昨天的自己不一样,但最终也只是复制了昨日的活法。也会有那么一瞬间,你很想挣脱一切,不管什么成绩,不管什么考试,但在挣脱之后才发现,你最不敢面对的其实是自己。
我是那种比较内向甚至胆小的女生。小学经常举手回答问题,但却是老师无数次说“勇敢一点”之后举起的,别人或许是真的不想回答,而我是想尝试却又害怕的那种。初中时代跟老师说话也是这样,既期待和老师交谈几句,又觉得老师离自己比较远,所以渐渐只能变成那种靠成绩来获取关注的人,老师总会夸奖,但性子却在别人眼里成了不苟言笑。高中时候性子活泼开放了些,但还是比较胆怯,像参加运动会,其实很想狠心抱一把长跑,但又在犹豫中停驻了,很想认识某个同学,也在自我设想中淹没了。大学时候倒是“勇敢”了许多,跑了长跑,结交了许多想结交的朋友,加了很多社团,做了很多事,好像都是为了证明“我敢”,但其实这些事情背后,可能还是一颗并不够勇敢的心。我在某个“勇敢力”爆棚的时候报名参加了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说课比赛,却不敢因此而好好准备,只是用“重在参与”来安慰自己,所以甚至没有提前写好稿子,更别说背什么稿子,临上场想一下思路,说着些冠冕堂皇的话,结果自然不好,一向如此。这还是报名了的时候,更多的时候,我只是看着各种比赛、活动的通知,不断找不能去的理由,“这个活动太功利了”,“这个比赛我不喜欢”,“最近太忙了”然后手上做着任何跟这些活动无关的事情,等到报名日期截止了,我就安心了,甚至还说“看,不是我不想报名,是现在报不了名了。”但是等到最后结果出来的时候,看到人家拿了名次,就有些不舒服了,怎么他也能拿奖呢?有不甘心有懊恼,最后又找一些理由搪塞过去。一件事如此,很多事如此。奖学金这事也不例外。中学时代一直属于班上前五甚至大多数时候前三的人,似乎奖励和荣誉是与生俱来的。不曾想大学以后的荣誉和奖项更能体现一个人的学习能力,而自己恰好在此停下了。
所以后来在我总结自己大学四年的时候,一向倡导成长(经历)导向的我,也终于承认自己大学里有遗憾——没有拿过一次一等奖学金,没有为一个目标拼尽全力过。
所以在同哥的新书里我再次想到那些年,那些想要更加努力的夏日午后,那些奋笔疾书的深夜,有想成为更好自己的强烈愿望,却也像最初的刘大志一样感到无能为力。所以当时同哥在微博里问“如果你回到17岁,你想对自己说什么?”我在手机里编辑了好久好久,却还是没有发出去,似乎我还不清楚,我想对17岁的自己说什么?“你要更努力”吗?,“你要争取考个重点大学”吗?这些都是当时的自己向往的,也为之努力的东西,高三的时候过得并不容易,除了担心自己的未来,还跟好朋友闹矛盾,还觉得家人不理解自己,甚至有时候觉得未来没什么希望了。如果告诉17岁的自己那些话,她只会觉得更有压力吧,要知道她不是不想,而是真的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也没办法集中精力在一件事情上。所以同哥说他会对刘大志说“我在未来等你,在每一个路口拥抱你。”,听到这话时,特别窝心,这样的感觉,或许是替17岁的自己感受的。
所以,当高考以后,很多人说,如果再来一次,或许是另外的局面。我时常问自己,如果再来一次,会不一样吗?我身边很好的两个朋友,都复读了,成绩一直不错,老师们都说上个重点大学没问题。可是,总有意外。一个被西北工业大学录取,另一个只读了二本,而她的分数,和第一次高考一样。所以,我说,我不会复读,因为我不确定我一定能跟第一次有所不同。既然都是成长,既然都想改变,为什么不在大学开始?如果内心不改变,复读也只不过是一种形式。当然,复读有它的意义,那个再次高考失利的朋友,她说她收获了人生中最努力的一年,而此后的生活里她更懂得努力的意义。
就这样,我以为我再也不会想到回到过去,也不想对过去的自己说什么,似乎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直到10月7号,我在东莞海德覔书店参加刘同的读者见面会,早早到场,书店工作人员让我们写留言,展板上写着几个大字“如果回到五年前,你想对自己说什么?”我算了算,五年前,我正好17岁。心想同哥问过的问题我是逃不掉了。想了想,写到:
你可能考不上陕师大,读不了西南大学,只能读重庆师范大学,甚至也读不了你心心念念的中文系,只能学特殊教育。但是没关系,到最后你还是会当上你一直想成为的老师,教书育人的本质不会变。你也会读很多你想读的书,写很多文字,成不了中文系的学生,但是读书写作会一直陪伴你。所以,你只要弄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就够了。我会在回来等你,在每一个路口拥抱你。
我看着这些话,心里特别安心,即使同哥不翻我的牌子,我也对17岁的自己有了一个交代。
现在的我,会以成年人的姿态生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为自己负责。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也更多地为喜欢的事情付出。
回想认识同哥的这些年,许多我犹豫不决的事情,许多差点就说不出口的话,因为想起他、他的文字或者刚好看见他的微博,就决定试一试,成功了一些,失败过一些,但一直庆幸我做了,即使没什么成就,但却越来越能看清自己,朝想成为的自己靠近。
他说,被我们看到的15万字,是编辑从150万字里选出来的;他说,抱着几百页的稿子坐火车到出版社却遭冷遇;他说,写了12年才有了今天……
我也不知道,我到哪一天才会到达想去的目的地,但是如今正坚定地走在去往目的地的路上。
人说,喜欢一个作者最大的诚意是活成他笔下人物的姿态,我想,我是一个很有诚意的读者。因为,遇见刘同的这些年,我真的成为了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