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熬鹰的老人,养了一白一灰两只雏鹰。老人想把它们熬成鱼鹰,他把鹰的脖子扎起来,饿得鹰嗷嗷叫了,他就端出一只盛满鲜鱼的盘子。两只鹰扑过去,叼了鱼,老人就攥紧鹰的脖子拎起来,用一只手捏紧鹰的双腿,头朝下,一抖,另一只手腾出来,狠拍鹰的后背,鹰便无奈地把鱼吐出来,就这样反反复复熬下去。
这天,老人住的泥棚被风吹塌,老人被重重地压在废墟里。聪明的白鹰立即俯冲下来,忽闪着双翅,刮动着浮土,老人凭白鹰翅膀刮拉出的小洞,终于呼吸到新鲜空气,后来又是白鹰引来村里人救出了老人。
此后,老人开始给白鹰喂饭,关键处,揭开白鹰脖子上的红布带子,小鱼就滑到白鹰的肚里去了。对灰鹰,依旧用过去的熬法,到了关口,比先前还要狠呢。
半年过去,鹰熬成了。
老人神气地划着一条旧船出征了,灰鹰真行,不断逮上鱼来,白鹰则半晌也逮不上鱼,只是围着老人转来转去,最后终于被老人挥手扫到了一边。
白鹰在老人难看的脸色中飞走了。
几天后,当老人找到它时,它已经被蚂蚁啃的只剩下一副骨架,它被饿死了。
而此时,灰鹰正雄壮的飞在空中。
我喜欢这样的小故事,真实简单,不泛哲理。
常有朋友报怨,上司或同事经常为难自己。你就当上司是老人,你是那只灰鹰,会不会少了报怨。你熬过去了种种不易,如灰鹰的翅膀就会强壮。
而作为家长,也能从这个故事中得到启发。是想让孩子成为灰鹰还是白鹰,是我们生活中每个细节长期影响而成。灰鹰没有得到特殊照顾,成了捕鱼能手的灰鹰。白鹰最后被饿死,何不是老人的错,他不是白鹰抓不到鱼时才放弃了白鹰,而早在“老人开始给白鹰喂饭,关键处,揭开白鹰脖子上的红布带子,小鱼就滑到白鹰的肚里去了”,如果白鹰救了老人,老人更严熬白鹰,想必白鹰会比灰鹰强。也不会最终看老人脸色,最后被饿死收场。
不要考验人的欲念,是做事的正确方式。
曾有朋友报怨:小孩悄悄拿大人的钱去买零食吃,大人发现后又是骂又是打。好像小孩就是江南大盗了,好像也是十足不可教。我说,为什么钱不收好,哪个小孩不爱吃零食?!你既不满足他吃,又不收好钱,还怪孩子。大人都无法抵挡诱惑,这样要求小孩好吗。
老人对白鹰的宠,最后的放弃。如单亲家庭,想着因单亲,老人或父或母,总想用无原则的宠来弥补孩子。单亲本身对孩子伤害是三分的话,宠就成了十分。从无原则的宠开始,真正的放弃和伤害就开始了。不是单亲家庭孩子有问题,是宠有问题,而与你是不是单亲关系不大。正如老人养的灰鹰与白鹰,只看你怎么对他。
父母子女,夫妻,朋友,同事,事业,健康…也能从此故事中找到答案。
仔细想想,人生道理也是简单的,不过就是老人,灰鹰,白鹰的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