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在午饭时间习惯翻看朋友圈(http://mp.weixin.qq.com/s/LLg_X7zC7R2EcY58LslSSw),被昔日好友的一则分享(jitang)吸引,最近正好困扰于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故想深入探究一下自己忽视已久的内心情感。
大学两年多以来,我总是陷入一个情感怪圈,我觉得是自闭保守,努力去突破却没有自信和勇气。我会有“被拒绝感”,当我向父母提出自己的情感需要,总会得到来自父母的回避和否认。比如,每当我试图和他们谈论我的感情,父母就显得不自在,或是转移话题,我感到在我们之间有一堵墙,我的情感需要总是撞在墙上,没有被父母接纳。我开始“自我怀疑”,我会怀疑自己的价值。甚至,我为自己有情感需要感到愧疚,我会认为是自己过于贪心。最后,我发现自己不了解、也不提起自己的需求。
慢慢地,给我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情感忽视是一种“不明显的伤害”,很难通过外在的表现来判定一个人有没有遭受情感忽视:被情感忽视的人身上没有伤痕、他们的父母也并没有对他们大吼大叫。因此,许多人直到成年以后,才发现自己在情感需求方面,有哪里不对劲。“我是自己情感的陌生人”,“我不知道怎么让自己好过一点”,“我没事,我很好,我不想要”,“我搞不懂你为什么难过”。我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许久走不出怪圈并反复否定自己的原因,是因为我一直只是看到表象而没有细究根源,这或许是打开我这么多年心结的一个重要因素。
了解自己内心情感的缺失以后,我该如何调整和改变让生活重新进入正轨。一学会管理情绪:识别-接受-归因-行动。既然情绪的产生有背后的缘由,那么找出情绪产生的原因,能够提升人们的情绪管理能力。对此,可以采用“识别-几首-归因-行动”的步骤来应对它:
第一步:识别(Identity)情感。说出自己的情感是什么,是快乐、悲伤、还是愧疚等等。可以试着从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学习更多用来表达情绪的词汇。
第二步:接受(Accept)情感。用不评判的态度去观察自己的情感。不要对自己说:“我现在的情感不好”,而是问自己:“我现在感受怎么样?我身体是什么感觉?如果情绪有颜色,它是什么颜色?”等等。
第三步:对情感进行归因(Attribute)。问自己: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是刚才哪个因素让我产生了这样的感受?如果你一下子找不到理由,你可以想想上一次有类似情绪时,是什么情境。
第四步:考虑是否将情绪变为行动(Action)。首先,感受一下这种情绪让你有哪些行为冲动,比如是不是想打眼前的人,或是想要唱歌。随后,仔细地观察周围,在内心描绘看到的情境,比如“我看到对方身边有许多帮手”,评估自己的行为冲动是不是合适。如果不合适,考虑用其他行为代替,比如将打人,变为踢路边的石子等。
二用"充满爱意而坚定”的方式进行自我对话。在情感忽视中长大的人们不擅长自我抚慰。当他们遇到挫折时,他们不会宽慰自己,反而会加倍自责。于是,日常生活里不断地自我攻击,持续地折磨他们,更加影响之后在学习、工作中的表现。学会用“充满爱意而坚定”的方式来自我对话,其中,“充满爱意”意味着当你失败后,用温和的言语自我鼓励,至少不要用恶劣的语句攻击自己。而“坚定”指的是:当我们尝试积极的自我对话时,脑海里时常还是会冒出负面的声音,比如“你只是在骗自己”。在这时,你需要坚定地继续自我鼓励,并对那些声音说:“你们只是我的念头,不是事实。”来减少这些负面声音的影响。除了以上的方法外,如果你是一个情感忽视者,你还可以多靠近能够关怀我们情绪的人,向他们学习如何照顾情绪需求。试着筛选你的社交关系,从中选出那些会关心你的情绪的人:他们会在你遇到挫折后,不仅仅给予建议,也会提供情感的支持。和他们在一起时,不会逐渐感到他们能够理解你的感受,并且会回应你的情绪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