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习的《历史》 并非狭义上的历史故事,而是关于制度、史事和史观的集合,而这史观则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而且还是学习的重点,实质上前两者的学习就是我们学习史观的工具
实话说,生活中那些能把历史人物、时间侃侃而谈、倒背如流的人或许连历史都没入门,历史有很多作用,讲故事只是很短浅的一个,如果遇到真正的历史学家就会见绌,而且因为故事则因为真实反而失去了故事的滋味,能做到史事结合而兼得其用的,大概不过《史记·刺客列传》 《晋书》《罗马史》 等不多的著作吧
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也可入列,书多考证与《明实录》这部洋洋大著,形式上则是以人物体例分开来写的,引人入胜而不失其真,更何况黄先生标志的大历史观这一对制度史事有过人处的透析呢?史实是死的,像这样的史观才是珍物。
史实为史观所用,然而史实却不能不去记,历史不若艺术那样能够自我创造,后人不过是将现成的历史记录研究罢了,所以史观便完全只能寄居在史实上,不然只有理论的空中楼阁。
(再说了我们背不也是为了应付考试吗?)
我国史学在诸国中算的是特殊的,无论是史学是发展时间还是历史的记载数量都是排头,而且大概是受到儒家影响,国人对历史也是格外敬重。在我看来,西靠天主,东借天皇,独我华夏特殊的是借助这份历史链接在一起的。可歌可泣,可歌可泣。
大概是受阿兰那本《新闻的骚动》 影响颇多,至今我认为历史无用,可便是想转理科却晚了时间,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走下去,人生如果是自己选择的便不要后悔。今编《史轴》一本,盼在下在内的各位历史能够考好,如果成绩真能,也算是遂了我的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