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秋天,来全国各地的29名有志青年带着各自的梦想与抱负聚集到美丽的海滨城市——威海,组成了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0201101班。
初入大学的日子,崭新的环境、陌生的人群也曾让我们茫然和不知所措。班主任刘会英老师为我们建立成长档案,并对班级进行了全面规划:“做稳大一,个性大二,发展大三,规划大四”。
大一时我们在爬山、包饺子、卡拉ok比赛、寝室篮球赛等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中拉近了距离,形成了团结、温馨、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每一届班委都狠抓学风建设,以一帮一的形式实现学习互助,期末让成绩好的同学登上讲台,带领大家复习备考。几年下来,班级的平均学习成绩名列年级第一,保送研究生占据本专业保研总数的2/3,读研人数占本专业的58%,87人次获得各类奖学金。
“在中学伏案读书,到了大学就应该站起来环顾四周”。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开拓视野、实践创新是必修的一课。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刘老师组织成立了创新设计室,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实践、创新和展示才华的平台。没有地方,改造废弃多年的厕所为创新设计室;没有材料,跑遍威海市大大小小的旧货市场找废旧材料;多方筹资,先后投入1.8万元购置加工设备。
张连清同学思维活跃,平时就爱搞一些小发明、小制作,2004年他完成的作品《汽车转向同步照明灯》在首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华东区预赛中夺得一等奖,并作为山东省唯一一件参赛作品参加了在南昌举行的全国决赛,获得三等奖。张立伟、胡鑫、张洪勋、常青、牛源泽、孟健、王梦宇、张璐、王万永、韩小利、魏亚等同学也先后进入创新设计室,《手动木工锯条插齿机》《钢筋拉伸装置》《糕点切片机》《医用卷棉签机》《多普勒测速仪》《轮胎自动充气装置》《自适应扳手》等先后获得山东省、学校各种奖项12项,并有4项申请了国家专利。
我们班29同学中有50%来自贫困家庭,解决这些同学思想压力和基本生活困难,是班级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班里组织开展“贫困不丢人”、“自立自强”、“共同进步”等几次讨论会,做出了“一个都不能少”的决定,号召全体同学互敬互爱、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一起走出困境。周亮亮是其中家庭境况最不好的一个,但他自立自强,从实验室清扫员到暑假的校园绿化,从做家教、发传单到推销饮料……从没向家里要过一分钱的生活费。大一时,他内向而自卑,连普通话都说不好,毕业前他已经变得成熟自信,并成为班级最后一任班长,为同学们做了很多实事。
张立伟不但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生活费用问题,还参加了很多学生工作。他说:“人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穷,心穷了才是真的穷。正是艰难的环境给了我勇气和毅力,正是同学们的团结互助友爱给了我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
0201101班自入学起就遵循“以党建为龙头”,把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班级的重要工作内容。王梦宇在高中时就是预备党员,在自己担任院里重要职务的同时还带动大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全班29位同学在大一时就向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大三时,班级成立了02级第一批班级党支部
四年的风雨历程,我们走过了激扬澎湃的大一、意气风发的大二、成熟稳健的大三和满载而归的大四,并在毕业前夕获得全国先进班集体的殊荣。为了感谢学校、学院领导、各位老师对我们的培育之恩,我们用自己的创新奖学金亲手为学校做了“感恩”的纪念匾,用获得的先进班集体奖金制作了“感恩”纪念碑,以此表示我们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至此母校建立30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纪念我们的大学时光。虽然毕业已近10年,但我们依然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0201101班全体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