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钦安《邪正论》随笔
平时同行之间交流,发现许多人在讨论病情时,不辨邪正,有时说邪为正,有时说正为邪,邪正混淆,令人欲辨无言,莫可奈何。所以,重新学习一下钦安祖师的《邪正论》,还是很有必要的。这里我简单谈谈。
第一、先说正气。
正气,又叫元气,还叫太和之气。
正气的第一个特点是:只有不足,不会过盛。
正气的第二个特点是:越旺盛越好。
正气的第三个特点是:元阴元阳同盛同衰。
前两个特点不难理解,第三个特点理解起来,就稍微有点难度了。元阴元阳同盛同衰,我们再来试解释一下。
仍以热水为喻,热为阳,水为阴,热少了,蒸腾水的能量就少了,水就会有一部分变成阴邪——水饮痰湿,真正的水自然也就少了,这就是阳少阴也会少。
热多了,蒸腾水的能量就强了,如此,阴阳二气就能够更好的营养全身,使全身的脏腑功能健运,后天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也就更好了,阴阳二气就会产生的越来越多,身体也会越来越健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就是阳旺阴也就旺。
明白了阳衰阴就衰,阳旺阴就旺的道理,也就可以推出阴衰阳也衰、阴旺阳也旺的道理了。阴旺是因为阳旺才形成的,所以,阴旺阳必旺;阴少是因为阳少,有一部分阴变为了阴邪,所以阴衰阳必衰。
以上,就是郑钦安说的,同盛同衰,一元之旨归不谬。
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为我们临床指明了方向——无论补阴还是补阳,都要从补阳开始,阳旺了,阴阳才会旺。
说到这里,细心的同道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既然元阴元阳同盛同衰,那么,真热证里的热邪伤阴证,为什么不从补阳开始呢?为什么只补阴呢?这似乎是个矛盾。
其实,这并不矛盾,这是由真热证的病情和病机决定的。《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意思为,无论寒邪热邪,其之所在能侵犯人体,都是因为人体的正气虚馁而造成的。反过来,寒邪也好,热邪也好,其伤的也都是人体的太和之气。真热证的产生,也是如此,也是因为太和之不足而发生,其伤的也是太和之气。只不过,真热证的扶阳是另一种形式的扶阳罢了,我们以阳明病为例,来说明这个道理。
阳明病,也是因为元气不足造成的。病至阳明,邪热亢盛,耗气伤津,一旦出现正气不支,阳明病同样也可以入于三阴,甚至津枯阳亡,所以,此时必须及时用清用下,才可以祛除邪热,保全津液,阳气也才因之而安。因此,扶阳不是不可以用清用下,而用清用下的目的,还是为了扶阳。
同理,真正的邪热伤阴证也是如此,热邪不去,阴津耗损,一旦正气不支,阳随阴脱,就会发生生命危险。所以,此时宜清热养阴为要,使阴津保全,阳气也就因此而安。
其实,真热证也好,真的邪热伤阴也好,有时候,是疾病的全部,热去津复,病也就好了,虽然病好了,但并不代表患者的身体真阳不虚,只不过暂时没有产生病理变化而已;有时候,却是疾病的一个病理阶段,热去津复之后,疾病却并未痊愈,返回来,该扶阳还是要正面扶阳。
我们虽然讲真热证,但实际临床当中,真热证百不及一,很少很少遇到。
以上是正气的情况,真热证是一种特殊情况,也应该明了。
关于邪气,我们主要明白两种错误的说法,不要被其混淆了视听。一种是阴盛的说法。阴盛不是指的真阴盛,而是指的阴邪盛。一种是阳盛的说法。阳盛也不是指的真阳盛,而是指的邪热盛。
明了了邪正,我们就会知道,正气不会有过盛的时候。
顺便解释一下《邪正论》里的两句话:
“有余不足,都是邪踪。”意思是:疾病无论表现出邪气盛的有余证,还是表现出正气虚的不足证,都是邪气所造成的表现。人体的太和之气却总是处于相对不足的状态。
“阴阳偏盛,具非正体。”意思是:阴盛也好,阳盛也好,说的都不是元阴元阳,而是邪气。
三昧草堂书于安平
2019/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