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最初关注到这个电影,是说讲心理疾病,双相障碍。就好奇。这个电影的话,实际讲的是抑郁症的青少年,大概是16-17岁左右,但是我看电影介绍说是双相障碍,但实际我觉得躁狂的表现,并不那么明显,如果有反抗和情绪激起,我认为更多的是感受到压力之后的焦虑状态,抗拒的是这种压力,不管是来自父母的期待,还是说自己对自己病症的不满。
双相情感障碍(BD)又名双相障碍,是一种既有躁狂在发作,又有抑郁症发作(典型特征)的常见精神障碍,首次发病可见于任何年龄。
当躁狂发作时,患者有情感高涨、言语活动增多、精力充沛等表现;
而当抑郁发作时,患者又常表现出情绪低落、愉快感丧失、言语活动减少、疲劳迟钝等症状。
那这个电影中,孩子患有抑郁症的主要原因,在于不能接受父母离婚的事实。
因为这个电影的描述,更多是关注在症状的表现本身,虽然试图对于原因展开一点表达,但是不多,也就是说,这个电影,关注心理问题的现象和对周边亲人的影响,对母亲,以及对于父亲的新家庭的影响。
而父母从开始讨论离婚,决定跟孩子讲,以及到真正离婚这期间,如何跟孩子沟通,持续沟通了多久,孩子的表现和反应,以及相应的离婚后对孩子的抚养计划和方案,都没有展示。
所以,这里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在父母决定离婚到真正离婚这段时间里,是不是对孩子的心理建设做的足够,以及离婚后的共同抚养方案,是否真正适合孩子,这两个主要的可能导致孩子后期出现抑郁症和不适应等心理问题的原因,没有交代。
影片是直接以16岁的孩子现状开始展开,然后在父亲的新家庭里,也是表达了孩子一直压抑的对于父亲的愤怒,以及对于父亲新女友的愤怒,有过攻击的场景:
孩子有点质问的语气,问父亲的新女友,“你跟父亲交往的时候,知道他已经结婚且有孩子了吗?”
“如果你知道,难道这都还不能阻止你吗?”
而新女友,觉得受到了冒犯,也是跟孩子说,“这件事,你应该问你的父亲更好一点。”
话外之音,可能是父亲在决定跟她交往之前,就已经决定离婚,或者,就是女方无意破坏男方家庭,男方对原婚姻关系不满,然后离婚后,追求新女友。不管哪个,新女友都没什么道德问题。
所以,其实我想说的是,抑郁症的孩子,确实会对家庭亲人造成很大的压力和相处问题,这个问题也确实值得很好的关注,虽然最后的结局是悲剧,孩子还是自杀了,但是其中也展示了父母在关怀孩子心理健康的努力,比如找心理医生。
而且,其中有一段我认为是很经典,也很有代表性的心理医生的表达,即三方在一起,心理医生请求父母当孩子面表达,支持心理医生的决定,让孩子留在医院接受治疗。
实际上,心理医生也是尽力了,而且不惜搬出了法律。但是,孩子的表演以及父母的不忍心,最后还是妥协了孩子,把孩子带回了家,也就随即发生了悲剧。
那我其实对于心理问题,一直有一个观点,就是跟我们面对生理疾病一样,就是把问题提前处理。
就是与其我们关注如何治疗16岁的抑郁症青少年,为何不首先关注在父母决定离婚时,如何跟孩子沟通,以及如何讨论量身定制的共同抚养方案,对这个孩子而言最为合适,也最为健康的方案。 以及,在这个方案实行的每一年,(因为孩子到18岁之前,身心发展每一年都非常快,变化很大,所以尤其需要更多关注),如果孩子有一定的心理初现问题,行为问题,能够找心理咨询师或者医生进行一个诊断和观察,能够结合专业意见,再调整方案,我想这样的话,可能就能避免在16岁时积压成这么严重的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