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就开始喜欢上了文字。
只记得在某一天,不经意地翻开了《意林》这本杂志,从此就喜欢上了。
但是文字这种东西,在一个思想陈旧的小地方里,似乎永远只是“书上的”,被贴上"不可能"的标签,从小我们的思想被强制在“只有读书和成绩才有出路”的观念上。只有把试卷上的作文写得高分才能被称为“文采”好,而其他的都不算。
于是,对很多人来说,文字变成了一种意识形态,只能喜欢作为兴趣,却不敢认真地想,更不用谈怎么实现。
在家里人的反对下,我没有再高声大胆地对着他们谈论任何关于文字的事,而是偷偷地写着日记,换了一种方式继续延续着这种兴趣。
刚开始,面对着空白的纸张,我会瞬间失去语言编写的功能,脑海里时而空白,时而闪过各种词句。那时候才明白,轮到自己写作的时候,也会变得如此的慌张和不知所措。我努力地把每一个想法都尽量做到完全的记录下来,每一天,都给出一点时间,把日记当成一种记事抒情的途径,也把日记变成训练写作的一种方式。
初三那年,我的文章破天荒地代表学校拿到镇上征文比赛的一等奖。老师宣布的那天,教室的掌声,是我听过以来最轰烈的一次。
我承认我很平凡,甚至不够聪明,但是我始终在用着自己的方式拼命追赶。我简单地重复着写日记的这个习惯,这个在别人看来没有任何特色的习惯,却给了我继续喜欢的信念,让我一直坚持了到了现在甚至以后。
2、
高中三年,很多次,我都拿着自己写过的文章可怜巴巴地守在语文老师的休息室外,等着老师出来然后将文章交到老师手上,只是为了老师能认真地看一看我写的文章,希望得到老师更多建议。
“你应该把心思放在提高你的语文成绩上。”
文章被原封不动地拿了回来。
我也尝试着向学校的校报投稿,那时候,稿子都是手写的。每次,我都认真地把每个字尽量写的精致,每句话也都会重复思考好几遍才会下笔。
而每次,在校报的发表上都找不到自己的名字。那种失落的感觉,就像你充满期待地将你的心声用写信的方式寄给了你最信任的人,却怎么也得不到回音的落空...
后来的一次,文章终于上报了,我高兴地把消息告诉我认识的每个人。
“太矫揉造作了”“没什么了不起啊”“写的好假”
这样不赞同、不认可的声音不绝于耳。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声音,当我拿到成绩时,也不会有太多的骄傲。
高二那年,学校举办了一场临场发挥的征文比赛。因为不够自信,不敢报名参赛,在别人都进场半小时了,我依旧踌躇、犹豫着。最后被闺蜜强拉硬拽,是她把我推进了考场。
我看着赛场上的每个人都在认真地奋笔疾书。
当我起身交卷的时候,所有人都惊讶地目送着我离场。我是最后一个进场,却是第一个离场。从审题到完成整篇文章,用时不超过二十五分钟。最后拿了三等奖。
有些努力,不是在看到希望了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看到希望。也许,你的某些特征在别人眼里是特别的,那也是因为你做了别人不敢做甚至不曾想的事。每一样成绩的背后,都有着太多辛酸的汗与泪。
3、
上了大学,我把校报当成对我写作提高的一个训练基地。
校报的每一期主题征文的讯息都会被截图放在自己的手机里,从征稿初期到截稿的这段时间里,都会把自己的意识和主题交汇在一起,再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寻找着写作的灵感和创作的素材,用心地编辑着每一篇文章。
有时,还能惊讶地发现,同一张校报上会有两篇我的文章同时被刊登。
慢慢地,我渐渐脱离校报,开始参加各类征文比赛:学校的、省级的,甚至全国的。
当我往更广阔的平台上参赛的时候,作为一个非专业的参赛者,比起那些名牌大学的学生,我没有像他们一样受过系统性的训练,一路走来都只能靠自己摸索,慢慢提高。但当我在比赛中拿到不错成绩的时候,我感谢一直努力不放弃的自己,正是一直以来的坚持,我看到了自己的成长。
为了写一篇更好的文章,经常都会熬夜。写作就是这样,一旦开始,就难以停下。寒假的时候,当别人都躲在被窝取暖的时候,我会因为写作熬夜到四点多,直到实在难以撑住了,才会躺下休息。而脑海里,浮现的却是“修改、编辑”的内容。
在大学里,我多了一个看书的习惯,坚持一周至少一本书的信念,并且把看过的书都会做一个记录。因为所谓的灵感,都得有所积累,才能源源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