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智能手机,就像一个黑匣子一样,轻而易举地装载着我们所有的秘密。包括财产、行程、兴趣爱好等等,APP盛行的当下,很多应用已经直接暴露了一个人者某一方面的具体信息。比如滴滴和优步,苹果手机的常去地点,打开就可以看到一个人的行程。有的APP记录着女人的经期,这些APP关乎着一个不能说的秘密。确切的说这是一个人的隐私,正因为有了隐私另外一部分人也随之产生——偷窥者。有的偷窥别人洗澡、裙底、偷听别人通话等等,偷窥者无孔不入。尤其是在熟悉的人之间,偷窥的行为最容易发生。在一段关系里,无论是伴侣还是朋友,亲密与隐私要有明确的界限。
我和合租的室友已经有了两年的“交情”,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大家彬彬有礼。随着相处越来越熟悉,渐渐失去了“礼貌”。进我房间不敲门,在经过几次之后。我就告诉他:以后进门记得敲门,他也爽快的答应了。可是日后他也会敲门,但是在我没有应允的情况下直接开门,也就敲门瞬间开门。这也就失去了敲门本身的意思,敲门的意思就是说:你方便吗?我可以进去吗?这种行为我也给于了自己的意见,下一次敲门我说进来吧。但他的一句话让我彻底对这个“室友”拒于千里之外——进来后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有事情要说,而是漫不经心问了一句,干什么呢?才开门。我回复:没干什么啊?我问他有事吗?他的回复一度让我愤怒与无奈到了极点,没事,就是看看你在干什么?
一味的通过自己好奇心来打听别人的隐私,一方面来满足自己的窥探欲。窥探别人的隐私也成了日常漫不经心的举动,广义地说,窥探隐私属于关系中的侵入行为。常识告诉我们,熟悉的朋友和恋人之间应该打开心扉、坦诚相待。但是一段关系源自两个独立个体的自由结合——不管多亲密的两个人,终究还是独立的人,因此仍需所谓的隐私。而一些关系中的侵入行为,恰恰与会拉开两人之间的熟悉度。有些时候朋友和恋人之间越走越远,大部分问题都出在不会远离对方的隐私,甚至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去窥探隐私。
还是这个室友,昨天我出门去洗手间。看到他回来就打了招呼,然后就去了洗手间。回来我推开门发现他在我的房间,我们随口说了几句话。我看着电视剧,并没有过多的谈话。我听到电脑有微信的提示音,因为不想关闭电视剧的全屏,本能的去找手机。就在这时他把手机递给我,聊天界面在我和一个朋友聊天的界面上。并且聊天的位置显示在很早之前。也就说在我去洗手间与他聊天的这段时间内,他在看我的手机,确切地说他拿着我的手机翻看我与那个朋友的聊天。我努力的控制的自己的情绪看着他,他问我怎么了?我说没事,你可以走了。事后我发了微信给他,可能这个截图也会暴露我和他之间的“隐私 ”。
当代生活里,手机成为个人的信息中枢:它容纳着宝贵的社交资源,又联通着内心最私密的欲望。这两年手机成为便利的理财工具,引导现金流动,手机里的“秘密”似乎又多了不少现实意义。就连手机的设定也加了一种保护功能,有的手机是手势解锁、语音解锁、指纹解锁、虹膜解锁。这些解锁功能日益强大,在某种程度上不是防止手机被盗,而是防止“隐私泄露”。但在熟悉的人面前,这些所谓的密保俨然成了一种个摆设,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会拿到你的手机,就在手机开着与锁屏的间隙就有可能被拿走。
人们通常会适量地向亲近的人透露隐私,并通过隐私透露的多寡来建立隐私边界,表达自己对私密性的控制力。侵入行为则直接无视或侵扰对方所努力构建的私人空间、心理距离和自主权。人们普遍抵触、反感他人的侵入行为。
接电话要适当的回避
聊天界面不去余光窥探
借手机要在对方的视线中使用
对方输密码视线要离开手机
对方给你看照片别左右翻
......
这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修养。我承认我不是一个道德绝对完美的人,我有道德瑕疵。但对待隐私方面愿你我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避免瓜田李下的误会,建立你与朋友恋人之间的隐私地带,不好奇不窥探。更不要打着关系好的旗号,去逼问别人的隐私。我和你说多少我的事情,取决于我对你信任的程度。你要了解我请先收起你的好奇心,窥探并不能使我们的关系变得更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就像上了锁的日记本,
其他人不能轻易触碰。什么样的关系,就该谈什么样的话题。你没有权利知道他的一切,他愿意讲自然会讲,他不愿意讲,也别傻傻问个不休。
隐私是一个人的雷区,对方告诉你是为了在接触中,你别去触碰。而不是意味着你们关系好,更不是你是无忌惮去追问其他的隐私。既然是雷区那就不要以身试法,再好的“工兵”也排除不了关系中的那片雷区。隐私和底线是关系中一对孪生兄弟,在别人和你规定的范围内交流,切不可因关系好而去询问甚至窥探隐私。愿你我做到,不窥隐私,不探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