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班主任研究》第二辑“聚焦班主任发展”读后感之十四:
回本溯源,找到最好的写作状态
——读《打造班级师生发展的“深”式路径——光明新区“新基础教育”班队项目组三年工作回顾》有感
第一次阅读这样的回顾文章,对于深圳市的班主任队伍真的感觉特别亲切,因为王怀玉老师、林小燕老师还有徐苗佳老师,去年也尝试过写这样类型的文章以回顾武义精英班班主任发展的来路,当时真的觉得找不到什么好的方式来写,在雷所的指导下,不断地修改后才呈现了最后的文章架构。相对于谢德华主任所写的这篇文章,自己更多的依然是记录与初浅的分析,谢主任给我们呈现了更科学实证过程,更高层的理论解析,更全面的发展体系。
(由于此文即将刊发,不能擅自发布,敬请谅解)
回望自己的写作历程,依然感受到太多难以突破的瓶颈。关于阅读与写作,我一直是惧怕的,因为文字功底不够。总是羡慕着别人的行云流水,自己却总也不能顺畅的表达与阐述,以至于不敢也不愿去读、去写。即便去写,也只是简单的过程记录,或材料的堆积而成的文字。而即将刊发于《中国乡村班主任发展研究》(第二辑)中的《探求乡村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武义县的经验》则成了我的转型之作。
一、从简单记录到观察分析
2017年武义县班主任精英班成立,在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的李家成教授带领的导师团的引领下,形成了培训研修新生态。而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兼宣传部委员的一职,因此,每一次的会议记录我都会认真且详细地记录下来,每每分享这些会议记录,似乎只是为了那份责任,对自己而言,过后极少会去分析和查看。
2018年3月在精英班即将开展“你好,寒假”活动之前,李家成教授提示我:是否可以更理性地观察我们的研修,建议用相机拍下从嘉宾及学员进校以后的活动,比如说前期的主场参观访问,各种对话交流有不同环节,用典型照片来说明,我们一般怎么开展活动,研究的每个步骤,每个过程是怎样的,我们需要开始尝试概括研修模式,并将其写下来。(2018-3-3,微信聊天记录)
在李教授的指导下,在3月5日、3月21、22日三天的研修过程中,我记录并拍摄着,除了分享每天的会议记录,还将每天的交流互动过程及会后的学员反思制成了思维导图,试图去发现其间的“与众不同”。
在三天的研修中,我们摒弃以往的只听没有互动的模式,听与说的双边互动,产生了新的思维冲击,形成了新的研究结构。在这样的多重对话与交流中,班主任研修开始从自上而下的培训模式,转变成一种自下而上的项目研究模式,在这样的研修中,学员们必须尝试调整或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开始从本源思考乡村班主任的定位与班级的本体价值。有了这样的感知,再审视我们的研修活动,仅仅作好会议记录是否真的是不够的呢?
于是在三天会议结束后的两天内,我认真阅读了每一位发言老师的稿件和PPT,整理了现场的录音记录,制作了现场掠影视频。3月24日题为《在多重对话与交流中展开班主任研修》的第一稿研修综述便完成了。提纲如下:
在多重对话与交流中展开班主任研修
——2018年春学期武义县班主任精英班研修综述
会议简介
一、基于假期重建的“班级”本体价值思考
二、基于现场研讨的“班会”定位思考
1.队与会的差异
2.开展的过程
3.班会的功能
4.班主任的定位
三、基于多重交流的“习惯养成”班级新定位
1.关于认知
2.关于调查
3.关于方法与途径
4.关于追问与思考
四、基于互动对话的“研修”新模式思考
在这样的会议综述中,我更多地转变了记录者的身份,而是从观察者的角度去分析,去整理,去总结,去思考,真正深入感知了一次研修的收获与价值。这是第一次尝试写会议综述,但之前的《中国班主任研究》一书的阅读,给了我很多的借鉴与思考,写起来得心应手。李教授的建议是:这三天研修因为不是大规模的会议,所以仅仅只能是一种参考或小型会议研修的专题文稿。同时希望我可以尝试参与6月份全国研讨活动的正式综述撰写,要求我有空时间先丰富阅读一些相关的文章和书籍,要以这次研讨为个案,提炼乡村班主任发展的某些机制或原理。这正是希望我增加相关的阅读与写作经验的积累,以更高效更有质量地提升自己的写作与表达能力。
二、从失败尝试到经验收获
基于研修及会议的论文应该聚焦什么?思考什么?提炼什么?为此,李教授竭尽全力地在推动着我的成长。
一是接受任务。5月31日全国“新基础教育”研究共生体“学生工作与学科教学的综合融通”研讨会即将开始,李教授建议我能否持续来写一写关于“我们需要怎样的研讨会》为主题的文稿:可以以这次常州会议为例,系列性地写一些对于会议的感受、体会等?如,我们这个会议是怎么准备的,我们的会议议程给参会的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和其他会议的安排、准备方式有什么不同和相通之处?(2018-5-30,微信聊天记录)在短短的两周时间里,在教授指导下,我设计了并发布统计了会议的参会问卷,写下了十一篇会议通稿:有关于会议准备的一二事,有讲述会前阅读的,有理性分析论文被拒的,有介绍问卷设计与分析的,有现场会议互动模式分析的,有自我的反思,有会议细节的呈现等等。从会议前到会议结束后,我一直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二是主动请缨。参与了会议准备及开展的全过程,写会议综述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当李教授发出邀请时,我毫不犹豫地就报名了。我想我可以也必须要去做一做、写一写。同在群里的安徽刘茜老师也主动邀我一起合作,我们先各自将会议的论文集阅读完成,同时整理好会议录音。
三是踌躇不前。会议结束已过一个月,可因为自己手头的工作多,加上对于论文的阅读又没有及时跟上,综述的写作几乎是停泄状态,刘老师也是非常担心。思考再三,请教了蓝老师,结果她们的团队已快完成综述的撰写,告知刘老师这个消息后,我们决定放弃此次的综述撰写任务。一是因为时间上的拖延,确实已过了最好的撰写时间;二是其他团队的快速让我们始料未及。虽然自己对此次会议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还是没能很好地善始善终。这样的经历,让我开始不断地怀疑自己,觉得自己真的不行,真的只能到这里了。我总是跨越不了自己的舒适区。
四是收获经验。一次失败的尝试,并不是没有收获的。在参与会议的历程中,我在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一次相当规范的问卷设计与整理过程。2018年6月1日,教授让我尝试设计一份问卷,以更清晰地了解参会老师的想法与建议,并评比优秀论文。对于经常制作电子问卷的我来说,这真的可以算是小菜一碟,当晚就制作了一版样稿给教授,第一板只罗列了论文的题目与作者,并在最后设置了一题是“你觉得最值得推荐的一篇论文是?请简单地说一说推荐理由。”李教授的回复是:谢谢了!还差了一个构成,是一样投票的每一篇都有推荐语,是否可以每篇投票后都有空格可以填写评语?这自然是可以的。我当即马上修改了第二版,在每一篇论文后面都增加了“推荐理由”这一项。6月2日下午,教授将常州会议议程和论文集目录以及具体的论文集编辑内容发给了我,接到任务后我马上在半小时内形成了第三版,因为牵涉到一些发言老师论文的去除问题,我反复核后将第四版问卷发给教授,并得到一些修改建议。
1.该论文是否有实践中的创新?
2.该论文是否关注到本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将自己的研究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3.该论文是否遵循学术规范、语言表达符合学术要求?
4.该论文是否引起了您的思维共鸣?
5.您认为论文中最有价值的观点是什么?
仅填写建议,就修改了四稿。一份问卷是怎样形成的?一直以来,给孩子们、家长们的问卷设计,我都比较随意,只要问题设计清楚就可以了,从来没有想过给出一些“填写建议”,总觉得设计清楚,填写者就会懂,其实自己也填写过许多问卷,但总有许多时候会有些迷茫,不知该填些什么,不知该怎么填?一次问卷的设计,教授“强迫症”式的修改,一开始真的让我有些不知所措,不知该怎么修改,这样的提示究竟可以从哪几个角度来思考?当李教授告诉我:一是实践,二是理论,三是规范,四是共鸣。这是这四个标准的结构关系。我才明白这不仅仅是设计问卷的提示,更多的是引导填写的老师可以从这四个维度去思考一篇文章的构成,而自己在写文章时也应该注意这几个问题。这真的不只是设计问题,而是重建了我对一篇文章的理解。一篇好文章一定不只是句美语顺,更应该经得起推敲。正如一主编在发表我的文章之前告诉我的那样:文章刊发即意味着要接受时间的检验,接受学术共同体的检阅,接受各方面各层次的阅读,得慎之又慎。
生活中总需要有许多追求
就如这花
喜欢慢慢沁入的
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