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说的话:7.10至今,因为忙碌,还未将书整本读完,但是心中大致有数,这种感觉,在阅读她作品十二年时间里,如初如故。就像她在书写中反复提到,她风格的变化、有的读者会慢慢跟不上且不能接受,但她只能告别。阅读十二载,是一种习惯,让她成为我生命成长中的一部分。但是你要记住,她所说的并非完全正确,只能听信部分,不能反驳思考并非好事。
看书的时候一直听陈粒的《走马》,歌曲的节奏歌词的感受与整本书无限贴近。
推荐指数:四星
因为这本书是类似散文集,而安妮多年的散文风格很碎片,她也说是想到什么就说些什么,可能段落之间并无关联。我曾以为这是好事,结果很多年写作都被老师指责写得太散,有点纠正不过来。
关于作者的写作方式带给我的影响:
书中的“他”,时常在讲很多人,是作者风格之一。
没有名称转化,我也习惯这种记述方式。像自己的秘密,别人眼中的一个人,只有自己明白从哪一句开始,“他”是不同的。
作者早期的作品,故事情节的破坏性,其实都是通过自我摧残为代价,产生的爆裂反应。一开始触目惊心,长期下来是伤痕累累,反社会特征明显。可能为人母后,她开始沉淀反思,明白了有生命力的写作需要探求的是什么,而之前那些,就像青春。不过昙花一现。
可以谈的她的几部分作品:
《春宴》开始有读者脱离她的作品,我却深受治愈。以下是2013年写给她的读者信。
安,我是你的小小读者,从小学开始阅读你的作品至今第九个年头。作者完成一件作品后,便将它抛诸脑后。作为一个读者,也渐渐忘记故事情节,淡化人物姓名。读《二三事》时初中叛逆,看到结局只觉内心压抑,世界幻灭。于是一意孤行离家出走,带了不多的钱和一背包你的书。不如说是一趟短小旅程,路经陌生县城,正是热闹早市。看到绿色菜叶漂浮在白色泡沫上,肉摊下是一颗颗猪的新鲜头颅,还有早点摊里的白白雾气。
这是很多年前试图写信告诉你的景致。后来我转学回到家乡同爷爷奶奶生活,依旧是贫困落魄的小县城,要继续收集你的作品已经很难。那时初恋托人在昆明带来《蔷薇岛屿》,不久很新奇在书店买到《月》,此时我已经无法正常阅读,只能依靠不停跳过图片了解。这个状态持续了一两年,慢慢开始化解。其中化解的时间是你没有音讯的几年。偶尔去你的博客,知道你去了欧洲,明白我们还会相逢。《春宴》阅读无数次,读到清淡的对话,事件勾勒,会失声痛哭。前几次阅读,眼泪流的酣畅淋漓,其中必定有相似的回忆经历。慢慢高三最后学期,把它反复细读,之前的震动缩小,成了抚平内心皱褶的定心丸。
单独回想起来,只会记得书中的风声花香居住过的旅店那些人身上的气味。但是仍谢谢你可以把它带给我,就像母亲永远无法带我去的旅行。
上封信中,提到她的《月》,也收藏在这部作品中。随着她的风格,读者也在成长适应。不会再认为每一句话都正确合理。帮助作者发现缺陷,不再落入套路,是难得的。
与作者相通观点:
知乎最近有一个关于“你读过最不喜欢的书是那一本?”的讨论话题,有不同声音,群众与不能与他们有同样认同的声音辩解。我想,不能武断的说不喜欢,只是可能我们成长到一定阶段不需要了。就像我明白我已经不需要郭敬明,不需要反复看老生常谈的生死哲学话题。那是我们有新的需要的东西。
一些经历倾诉过后,应该适度当下。对待自己如此,当别人说不尽时,要为他留有空间。
认为作者的一些不对之处:
之前阅读她的作品一段时间后,会对她的乱伦、婚外情等描述反感。如今一些观点上不能融合,主要集中在恋情态度、日本文化等几方面。
尽管随着时代发展,爱的体验更加开放随意,承诺、恋情、婚姻关系不牢固,但不必提醒或倡议接受这种混乱,加速这种不忠诚。
她提到日本文化中的禅意,苦心琢磨或寓意生活,十分尊敬。却令我想到另一本书中所提。
因去咖啡店服务员上了一份烤糊面包,一面宽容最后又像恶狠狠不能放过的语气,令人恐怖。
看到这段话,就像多次看到相似的内容情节。不再有新鲜感,我知道她下一句会怎么表达,要怎么表达,这部分,她没有成长。
零碎的个人体验:
我顽皮非要跟她写个排比句。
这段她讲的是为女儿读《海的女儿》的结局,最终为爱人化为泡沫的体验,让我想到《大鱼海棠》中楸为椿化作风雨在人间陪伴的情节,往往爱人有更高级含义。
以及在阅读中因为作者提到一块叙利亚肥皂的小小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