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认识沈从文,是从神秘湘西的那一汪江水开始,“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你。”
那认识他的爱徒汪曾祺,则是要从一枚咸鸭蛋说起:“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
只是寥寥数笔,这枚咸鸭蛋的香味,似乎已在味蕾,让人马上洇出口水来,只在吞咽间,那曼妙的滋味就已然氤氲开去。
说起汪曾祺,1920年3月5日出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他的头衔很多,是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他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可很多人爱上汪曾祺,却是从“吃”开始的。在“汪迷”眼里他是:“骨灰级吃货”、“当代苏东坡”、“作家里至会吃的,厨子里至会写的”。
仅是一枚咸鸭蛋,他就已经刺激起了人的味蕾,若是炎炎夏日,再来个“解渴神器”--西瓜“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这可真是人生之一大快活吧。
在文坛上,喜欢汪曾祺文字的人也不少。
贾平凹说:“汪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
莫言说:“汪先生是短篇小说大师,遍视当时文坛,能具汪先生那般散淡心态者,确也寥寥无几。”
他的老师沈从文更是这样说他:“最可爱的还是态度,‘宠辱不惊’!”
汪曾祺的作品也很多,主要有散文《我的家乡》、《文游台》、《观音寺》、《午门忆旧》、《一辈古人》、《吴大和尚和七拳半》、《新校舍》、《泡茶馆》、《跑警报》、《自得其乐》《自报家门》、《随遇而安》、《多年父子成兄弟》《星斗其文,赤子其人》、《金岳霖先生》等等。
但能够真正领略到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的作品,恐怕就要属他的《人间》系列中的《人间自在》一书了。
1、少年欢喜,总有些回忆是美好的
此去经年,人生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总有些人出现在我们过去的回忆里,在我们的生命轨迹上,留下或是浓墨重彩,或是蜻蜓点水的印记。
汪曾祺的少年,应该很是幸福吧,看他写他的家乡,他的父亲,他的母亲,以及他的小学、初中,甚至他还写到了自己的家书。
记忆似流水细长,往昔的一幕幕涌到眼前,“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
其实很是羡慕他这样的少年过往,都说择日不如撞日,就选那么一日,长者倚坐藤椅之上,摇着蒲扇,由于年久,椅子在每一次晃动时总会发出吱呀的声响,可一点儿也不影响,长者的娓娓道来。
他的家乡,有河,有码头,有船,更有鱼。他的家乡情结自然而然地就显现了出来,以这方水土为傲,而这方水土的背后,也必有着自己或久远或神秘或引人的历史过去。
他写他的父亲,满是父亲对于他的拳拳之爱,他写自己过世的亲生母亲,写继母,字里行间,也都是对方给予过自己的关怀与尊重。
若在其他人看来,年少丧母,继母也是换了几任,这样的生活,总会是悲苦的吧,可在他的笔下,这些悲苦似乎也不再那么悲凉了。
他写他的小学,初中,对于学校里的一切,哪个方位有什么建筑,或是哪个地方有什么摆设,还有对自己的往昔的同学,老师,也是如数家珍。可见,这到底是怎样深厚的感情,才能对过去的种种不曾忘怀。
人生也许就是这样,谁都不可能永远的顺风顺水。可在某个特定的时段里,仅是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好,以及别人给予自己的帮助,这未尝不是一种人生哲学。
过去的已然过去,当再次回想过去,少年的回忆里,有故乡的人,有故乡的水土风情,有陪伴着一起成长的父母亲人。更有身在其中,乐于其中的学校,同学,老师。
这样的人生,这样的少年欢喜,这些回忆总是太过香甜的。
2、偶然的美,总会这么不期而至
罗丹曾说:“生活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可见世间美好它就在那里,无须刻意,也无须蓄谋已久,你只要遇到了,也就会惊艳了岁月,陶醉了自己。
汪曾祺在书中写花鸟,写飞禽,写草木。在他眼中,世间万千皆是这般可爱。
偶然遇到的人,虽是过客,但也留在了他的记忆里。让人不禁想到那句: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能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这到底是前世回头了多少次,才换来了今生与这些人的一次相识。
生活中的诸多景色恐怕就是这样,不在意的人,自然也不会去在意那些花木水草,总觉得这不是很普通嘛,满眼的绿色,到了季节自然也就有了。四季更迭,一年又一年,恍惚了岁月,大抵日子一直都这样过的。
在秋风起时惊觉,天凉好个秋。可在汪曾祺的秋色里,是各色的花朵,是叶落缤纷。有秋葵、凤仙、秋海棠,也有着梧桐的“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凝聚着个人的情感,竟也想将这秋色自私的独自拥有。
自然,生活出现的那些人也是这样,遇见该遇到的人,与他们产生诸多交集,或是自此再也不见。
他们是和他一同在剧场后台共事过的大姐,是她,是黑妞。
而他之所以记得她们,不仅仅是那些琐碎小事的存在,还有着对过去感情的触动。
他与黑妞之间,许是最纯粹的“感情”,自然而然的开始,再自然而然的结束。
多年后,彼此相见,佳人如初“她还是那样,眼睛还很大。只是不那样亮了。”
我们其实不必纠结于过去的那些情感牵绊,它来时,享受它的“默契”,享受它的“仅此而已”,而内心却是满心欢喜。
多年再见,些许感慨,可曾经的美好,它曾经是那样的不期而遇过。
3、“无事此静坐”,也道人生,也纯粹
苏东坡诗云:“无事此静坐,一日当两日。”
“无事此静坐”这是挂在汪曾祺祖父家南墙上的五个正楷大字,却更像是“家训”一般。
世事喧嚣,人们总想要逃离,想要自己心中一方净土,大智之人,方能大隐隐于市,对于凡人,想要拥有内心的平静,只能从自己的内心做起。
十多年静坐的习惯,却也是习惯使然的自我“修行”。
《格言联璧》中讲:“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这是至理名言,也应该被更多人奉为圭臬。我们总说现在的人都是太过浮躁,难以沉淀下来,放慢脚步,沉下心思,多想想自己的得与失。
而他所坚持的,还有“开卷有益”的日常,“书画自娱”的生活乐趣,以及“觅我游踪五十年”的不曾停歇的脚步。
当然,对于文化,他也有着自己的个中见解,他喜欢我们中国的古老文化,却也能接纳来自西方的文化进来。
他将这些文化称之为“意识流”。但他也并不同意完全的照搬西方的文化,或者是盲目的崇尚西方,继而简单的拿来主义。他有着自己对于外国文学的好恶,他建议“研究外国的文学,不能为了研究而研究,不要脱离中国文学的实际。”
以上种种,皆是他看似琐碎的人生大智慧,更是处世之道,以及生存之根本。
“唯求俗可耐,宁计故为新。只求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他说自己是个俗不可耐的人,可越是这样,越有太多的人称他为一个“纯粹的人”。而之所以纯粹,是因为他从来都不曾远离过生活,也从来不曾忘却过自己的初心。
那些外人看似过往的坎坷,他也亦能坦然地面对,他热爱生活,热爱美,热爱身边的一切,他坚持自己认为要坚持的东西,自律,却也不自苦。他爱吃,爱画,更爱身边的一草一木。有人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却是万里挑一。他很有趣,但也更是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有趣。
人生,很难说它本来的面目该是怎样,但,唯有活出自己的风格,活出自己的精彩,絮叨一些又如何,琐碎一些又如何,人间自在,自在人心中,漫步人生,纯粹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