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ction call、template、parser、chain、agent、RAG … 看到全世界最聪明的脑袋们,在基于“文字接龙”这种LLM的本质之上,如何绞尽脑汁来让大模型变得可控,可实用,而不仅仅是个陪聊机器人,真是让人又佩服又心酸。
LLM真的是群天才们的狂欢,重要的不是传统技术圈八股一样的无意义内卷:性能、oop vs 函数式、背诵api、框架、造轮子… 真正重要的是创意!prompt的创意,ai agent功能设计的创意。这种创意甚至比当年我玩OOD更考验创意,不是一个维度的考验,真有想象力,更接近产品更接近用户。LLM的产品经理更需要技术背景,刚需。
看看LLM社区在python编程上,驼峰命名和下划线命名用得那叫一个混乱,一个不拘一格,我眼泪都笑出来了。这才是对的方向呀,技术产品化才是技术人该发力的方向,才是技术出圈的关键。天天盯个死八股自己人为难自己人,出了圈什么也不是,有个球用,被人当geek,当nerd,那么聪明的脑袋和好学的精神都白瞎了。别卷了,把创造力放在ai agent方向上,多好。
上一次编程思想的大进步是面向对象的出现,封装、继承、多态,公私有,以及由面向对象衍生出的多对象间协同的设计模式。
而现在由大模型推进的大进步是AI agent,memory、planning、action、tools、status、LLM。以及由单agent衍生的多agent分工协同工作。天才们的抽象能力和想象力,真是让人惊喜和兴奋。
面向对象思想是发起于上世纪60年代末,兴盛于80年代,c++、python、java、c# 功不可没。Gof功不可没。而我学编程已经是2003年的事了,先贤们的热闹,感觉就像上古的传说一样。而大模型的AI agent就这么近距离地爆发在这个当下,有幸亲眼见证这个历史阶段,真是荣幸啊。
真的很希望有机会可以深度参与进来,和全世界最聪明的脑袋们一起学习交流和斗法。训练大模型没劲,没有想象力,只有AI agent才是大乐园,充满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