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开始对人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喜欢上了观察他人和反思自己。我们面对不同的情况、环境、不同的人,处理不同的事情,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情绪反应和应对策略。或是不同的人,面对相同的情况,也会有完全不同的选择和处理方式。所以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些区别,当我们在说这两个人很不一样时,说的又是什么。我们穷极一生追求自己的提升和进步,除了单纯的物质和知识的积累,还能取得进步和发展的点又有什么?
叔本华说决定凡人命运的根本差别在于三项内容:
1.人的自身,即在最广泛意义上属于人的个性的东西。包括健康、力量、外貌、气质、道德品格、精神智力、及潜在发展。
2.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即财产和所有意义上的占有物。
3.人向他人所显示的样子,就是人在其他人眼中所呈现的样子,即人们对他的看法,可以细分为名誉、地位、名声。
而在这三点中,第一项是对于人们幸福与否产生根本和彻底影响的原因,因为后两项是根据人为标准来划分的,所以对于一个人的舒适、幸福、甚至他的整个生存方式而言,最重要的是这个人自身的内在素质。
每个人所体验到的一切,都会染上他自己的个性色彩。无论经历何种事情,他首要感受到的只是他自己。物质上的享受是这样,精神上的乐趣更是如此。
这就关系到一个我很感兴趣的话题,关于人的自我意识。你怎么认识自己,关系到你如何认识这个世界。你自己是你认识外部的媒介,是你整个知识活动的基础,自我是一切真理的阿基米德点。你怎么看待自己,也决定了你在外部世界中的行为和表现,他人也将通过这些行为来认识你。只有充分的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才能获得理性和精神自由。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身的自觉,是人开始逐渐意识到自身的能动性,成为自己世界的中心,是自我的觉醒。很重要的一点是自我意识并不是固定的,静止不变的,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以及《精神哲学》中提出了一套关于自我意识的理论,把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01.欲望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初级阶段是欲望。简单来说这意味着有一个他物作为欲望(自我意识)的对象,而这个对象对于欲望(自我意识)自身来说是独立存在的,这时欲望(自我意识)意识到了这个对象和自身的区别,进而才有了想要满足欲望的需求。这时的自我意识是抽象的无内容的自我意识,必须通过与外在对象的联系来确认自身的存在。
但是这种联系又必然带来矛盾,欲望要得到满足,自我意识要证实和实现自己,就要克服这个矛盾,产生了同化对象的欲望。也就是说,自我意识依靠完全抹杀对象的外在独立性,以满足自己的欲望。但是,这种满足欲望的方式是有弊端的,这个弊端就是欲望和欲望的满足彼此交替出现,永无止境。其结果必然是自我意识永远得不到满足,永远不能实现自己和证实自己。
所以,自我意识只有在另一个自我意识里获得承认,才达到自己的满足。不是依靠完全抹杀对象的独立性,而在于争取他者的承认。 自我意识在欲望阶段的发展是完全自为的、本能的、冲动的。
02.承认的自我意识即主奴意识
这第二阶段,是两个欲望的自我意识之间的碰撞,两者的意识通过相互的承认而确立自身。在第一点中我们说到,欲望是通过剥夺对象的独立性来满足自身,因此当两个欲望相互碰撞,一个欲望以另一个欲望为对象,也在于取消其对象的独立性。
要摆脱困境,欲望意识必须采取另外的方式,即取消另一个欲望独立性的同时保持其存在。这就意味着一方对另一方构成支配性关系。支配方通过被支配方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而被支配方则以支配方的欲望为欲望。这样,可以说支配方得到了被支配方的承认。支配方是被承认的欲望,而被支配方则是承认的欲望。
以幼儿与母亲的关系为例,幼儿的欲望是支配性的欲望,而母亲则以幼儿的欲望为欲望。也就是说,母亲帮助幼儿满足他的欲望。这样一种支配关系,是单向的承认关系,只有幼儿的欲望,只有母亲来承认幼儿的欲望。在这种单纯的支配性关系中,没有自由意志的内容,而只有欲望的支配与满足。
但是同时,支配方也陷入了对被支配方的依赖。表明自己缺乏独立性。而另一方面,受支配的一方其欲望的满足也只在于其满足了支配方的欲望。现在,支配方表明其不是独立的自我意识,而依赖于对方,也就是说,支配关系表明自身实际上为依赖关系。支配方本是要保持独立性,在这种独立性中获得满足的,现在却表明自己在支配关系中缺乏独立性,因此支配方不能在单向承认关系中得到满足。而被支配方也因为支配方的不满足而不能得到满足。这样一来,双方就都不能在单向承认关系中得到满足。要摆脱这种困境必须双方都表明自己的独立性,获得作为自我意识的普遍性,而成为普遍的自我意识。
03.普遍的自我意识
普遍的自我意识作为主体与它的对方作为客体就是绝对对立的,又是绝对同一的,这种主体性与客体性的对立统一恰好就构成了自我意识所达到了的那个普遍性。
在这种普遍自由的状态中,当我映现到我自己内时,我就直接映现到对方之内,而反过来,在我使自己与对方联系时,我就与我自己联系。
精神哲学——黑格尔
普遍的自我意识就是相互承认对方为独立自由的自我意识,即自我意识的终极阶段——理性。
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逐渐趋向于理性的过程,,是自我不断为了获得承认而斗争,最后上升为普遍的自我即理性的过程,也是将自我的本性逐步在现实中实现出来的过程。
其实黑格尔关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也正好对应了人从原始社会到封建奴隶社会在到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单纯的欲望像原始社会,主奴意识对应封建奴隶社会,最后到近代,普遍的自我意识才逐渐确立,成就了理性精神。
但是我认为现在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亲子关系,仍然存在者大量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父母把孩子的欲望当成自己的欲望,为了尽量满足孩子的欲望而抑制了自己欲望。通过孩子所表达的满足或取得的成绩来当做对自己的一种承认,小时候管上学,长大了管买房娶妻结婚生子加带娃,在这个过程中双方的独立性都无法得到承认,尤其是父母,丧失了部分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因为孩子的出生而失去自身生命的完整性。
另外,个体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的生成走向完全的自觉,是现代文化精神的基础和载体。但是在当前现代的经验文化模式之下,绝大多数个体仍是按照经验、常识、习俗、惯例而自发的生存。社会是主,而我们是奴,我们的自我意识仍然过多的受到社会、家庭的支配,把社会赋予我们的欲望当成了我们自身的欲望。只有当我们超越了自动自发的生活,向理性的自觉精神蜕变时,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的断裂才会实质性的发生,现代意义上的人才真正产生。
人作为个体,从自动自发的生存状态进入自由自觉的生存状态,这是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是现代社会运行的支撑因素,也是现代社会创新能力、内在活力和驱动力的源泉。这种个体的自觉状态不是少数社会精英的特殊状态,而应该是现代社会公民的普遍生存状态。而这些都依赖我们自我意识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