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释义:
不出家门就能知道天下事,不看窗外就能懂得自然的规律。向外寻求得越远,领悟到的东西就越少。所以圣人不必亲身经历就能知晓事理,不用亲眼看见就能明白事情,不用刻意去做便能成就功业。
个人感悟
小时候听妈妈常念叨: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曾好奇的的问:不出门怎么会知道天下的事呢?妈妈告诉我:多认字,多看书,自然知道得也就多了。那时觉得妈妈这是在诓我好好读书的。
现如今不出门而知天下事,在互联网的发达今日世界中是很正常的,电视、网络,让人们随时随地可知天下事。我却仍然发现有很多人的见识是非常浅薄的。
但是,两千多年前,老子却已说出这样一句话,那时的人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的信息技术,又是怎样不出门而知天下事的呢?不禁让人心生疑问。
细细解读,原来在老子看来这世间万事万物都是遵循着相应的规律发展的。只要懂得了道的规律,便可以洞察世间一切。
比如日出日落潮汐漲退,初一月亏十五月盈,春日看花冬日望雪,夏日骄阳秋风伴雨,这些世间常见的规律,安坐家中也是知道的。
而与这些大自然的规律一样,附着在世间各种人事身上的“道”的规律也是可以被人所掌握的。虽然这些规律相对的复杂一些,但是那些具有大智慧的人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可以不出门而事事了然于心。
刘伯温、袁天罡、东方塑,还有那被千古传颂的诸葛孔明和姜子牙。个个都能未卜先知,料事如神,能防患于未然,而决胜于千里之外。不出门知天下被他们演绎到了极致,流传至今仍觉得无比神奇。
翻看他们每一个人的履历,全部都是从小好学,博览群书,礼乐诗书无一不窥,天文地理、兵法数学,样样皆学,易经八卦奇门遁甲,皆潜心钻研,十分精通。如此看来妈妈并不是诓我,好好读书真的能知天下之事。
是否,只要将各种学问都深植与脑海之中,人的内心就能仿如一面明镜,将世间所有的事都映照在其中,不言自明?
想深一成,事事变迁,沧桑变幻,经过了那么多的风云变幻之后,那些彼时的经验放在现在的人事上还能产生一样的效果吗?或许很多人都会觉得恐怕不能。
然而我们纵观古今的历史轮回,虽然人事皆无法一模一样的重现,但是盛极而衰,物极必反的规律却不曾饶过任何人。
更多的是后人用前人的经验解决了现在的问题。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李代桃僵、抛砖引玉、釜底抽薪、调虎离山计......这些计策想来又是那么的神奇,被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领域用到出神入化。
经验之谈真的如此神奇吗?为什么不同的人事却能在一个规律里如此惊人的将历史重现?
如此想来,老子这一章或者我们并不能单纯的将它理解为对事物的认知,而应该想到的对规律的把握和运用。
天下的知识,有用吗?很多人会说,有用。
其实知识是没有用的,如果你有知识但不用,或者用不出来,知识就是没用的。
今年上半年我曾刻意的把朋友圈里的一些人发的信息屏蔽掉了。因为我知道,他们花了钱去参加了各种学习培训,也知道各种各样的道理,更加了解过很多营销的原理,可是他们照样一天到晚在朋友圈里刷着让人毫无感觉的硬广告,完全忘记了,成交是应该建立在需求,了解、信任和利他的基础上的。
他们虽然懂得知识,但是那些知识仅仅只是他们生命中的一阵风,吹过就什么都没有了。他们依然在不停的学习,依然爬涉在寻找方法的路途上,但是他们却始终悟不到,他们不是脑子里没有知识,而是心中没有镜子,不能照见自己的行为,带来思考和启发。知识对他们有什么用呢?一日不能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只会在寻找的路上迷失得越来越远,是为: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早段时间,我看见朋友圈里刷出一大堆之前我写过的一些广告文案,是我之前服务过的一些商家在做活动的时候,把我彼时写的东西又翻出来发。我看了看,笑了笑,又摇了摇头。每一次的活动主题不一样,推送的文案都应该是有区别才对的。
他们不能理解到这一层,觉得只要做活动就可以发,殊不知已经嚼过一次的槟榔再嚼就已是无味的了。但是这能怪他们吗?不能,因为他们没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所以活动的吸引力我也可以预想了。
有些人总觉得拿到了一个方案,学到了一个方法,得到了一个模板、一套制度,就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
殊不知,同样的方案放在不同的地方,出来的效果可能是天壤之别;同样的制度,应用在不同的人身上,产生的反应也可能是大相径庭;就如这世上很难找出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这世间也很难找到一模一样的公司。
不出门知天下事的“知”,表面上看去能理解为“知道”,而真正贴切的解释应该是“通晓”。
一个通达事理的人,对世间事物的规律了然掌握之后,他能通晓规律的发展惯性,既能分析出事物发展的方向趋势,看清不同事物之间的区别,明辨利与弊存在的源头,也能合理的将规律运用在不同事物的发展当中,从而达到理想的状态。他们不需要事事亲为,但凭着对“道”的掌握就能做到想要做的事情,因为他们有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
所以: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自如而不仅仅只是为了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