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的时候每次听完讲座都会激情澎湃,想要去学习,每次看到有的电视节目里的嘉宾说自己沉默期的时候读完了几百本书,又站上了巅峰,就会羡慕不已。我一直承认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高富帅。在此之前我曾经几度发誓要多读书,后来又慢慢放弃了。每当我拿起书来读了没两句,就会情不自禁的去找周公聊天。
我真的没办法爱上阅读,我难以理解那些坐在电脑前不去玩lol竟然还看书的人,可是一切因这本书而改变。
不得不说《如何阅读一本书》确实读起来挺枯燥,但是它带我们走进阅读的大门。它让我明白,任何视频教育类节目、微信订阅号文章或者其他获取知识的途径,都不如读书来的直接和高效。通过读书,我们可以跟任意崇拜的大神交流,可以让自己的大脑思考并且不受干扰,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清醒的认识这个世界,如今我才体会到阅读的迷人之处。
相信许多人都看过这本书,也清楚阅读的4个层次,写这篇文章,我不想再赘述书中的主要观点,只是想总结一下自己以前阅读时的误区和以后阅读该注意哪些事项,希望能帮助到有这方面问题的朋友们。
误区一:不读序言和目录
序言能帮助我们全面的了解正在读的这本书,目录则是向我们展示了本书的整体构架,一般情况看完序言和目录,我们就知道,哪些地方应该下功夫,哪些地方应该粗略阅读,有效节省时间。
误区二:毫无选择的通篇阅读
这种是指的大部分实用性干货书,论述型的书也包含在内,只要不是小说,并不是书中的每一页对我们来说都有用,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一定抱着一种期待: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大的效果。你的精力有限,阅读的时候心里要清楚,哪些部分是你需要忽略的,这样才能高效的阅读一本书。
误区三:不做笔记
我家有很多书,我从小也会随手翻着阅读,但读完过段时间再拿起这本书,仿佛没有读过,里面讲的什么完全不记得,它看上去依旧那么陌生,我看着这些书,经常会感叹曾经捧着它们阅读的时光,都白费了。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不思考,不做笔记。一边读一边把对自己有帮助的句子画下来,甚至摘抄到笔记本,有什么感想都可以记下来,读完整本书之后试着写一段话评价这本书,就把它写在扉页上,这样才会让一本书真正的属于自己。
注意一:学会问问题,带着问题去读书
阅读的时候记得提问这3个问题:
1.这本书主要在说什么问题?
2.作者的看法是什么?他说的对么?
3.对我有什么帮助?
带着问题去读一本书,你才会有与作者对话的感觉,当我们试着与世界巨头、行业大神、文人政客交流思想的时候,自己能感到自身的不断成长,这种成长的感觉就是阅读最迷人之处。
注意二:为准备读的书开个“处方”
不同的书有不同的阅读方式,读书之前先确定是什么类型的书,像医生一样对症下药,开一张适合这本书的阅读处方。再阅读了序言和目录的前提下,告诉自己这本书需要多久读完,一天读多长时间, 哪个章节重点阅读,接下来就按照自己的医嘱,开始“服用”这本书吧。
注意三:巧用思维导图。
亲手绘制一本书的思维导图也是让这本书彻底属于自己的不错的方法,通常可以一边阅读一边绘制初稿,读完之后再分解整理,加上自己的理解绘制一份属于自己和作者共同的思维导图,其中的乐趣尝试过才知道,过上几个月甚至几年,再看当初读书时绘制的思维导图,不用翻阅就能轻松了解这本书讲了什么。
如今才体会到阅读的迷人之处,她不仅能带你领略未知的世界,还能随时伴你左右,只要你需要。从现在开始,爱上阅读,学会享受阅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