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做的课件中,有一块内容,是对书中的知识,根据他们的“功效”进行分类。
我根据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经验阅历,已经做了一个清晰透明的分类。
但还觉得不过瘾,而且很好奇的想要知道,其他人是怎么分类的呢?都有哪些不同的分类方法呢?有没有我可以借鉴的分类形式呢?
于是,我开始在百度上查询,试了各种关键词,查询了1个多小时之后,发现用“知识分类”这个关键词查询出来的内容,都比较符合我的期望。
于是用“知识分类”这个关键词继续搜索,搜了半天之后,才发现百度文库是更好的一个搜寻地,搜出来的都是完整的、体系化的、甚至第一手来源的资料。
因为要对搜索出来的资料进行区分、筛选、提炼,所以每一份资料,我都认认真真的浏览和精益求精的挑选。不知不觉就过了2小时,终于选出了三份有含金量的资料:
1、十大知识分类的方法
2、知识体系的精分类
3、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备注:这些名字是我给搜索出来的资料重新取得名,这样对我自己来说容易分辨)
然后我就开始琢磨,怎么样把这三种分类方式,和我自己原先对知识的分类方式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新的知识体系呢?
我开始用思维导图作为工具,尝试各种各样的“组装方式”和“拼图方式”,可是组合来组合去,怎么都拼不出一个“完美”的结果。
就这样又过了2小时,我的热情逐渐快要被消耗殆尽了。
我抓耳挠腮的想,怎么样才能把这些知识分类方式都融合得天衣无缝的用到课程中去呢?
这个问题一问出来,我突然转念一想,为什么一定要用到这些大师的知识分类方式呢?
是啊,这些知识分类方式加起来,有20多种,要把他们融合到一起,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毕竟它们都出自于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不同国度的高人之手。
那么多的不同,很难让它们求同存异的存在于一个课程的小章节中。
何况,这些大咖的思维模式和心智模式本就不同,把知识分门别类的思路本来就大相径庭,何必把它们强扭到一起呢?
而且,我本来就有自己独特的对于知识的分类思路,只是因为好奇所以参考了其他人的想法,既然别人的分类方式跟我的分类方式很难协调统一,而我也认为自己的分类方法在课程中是有效的实用的,那何必参照他人的思路呢?
突然间,我发现一个很小的问题被我自己搞复杂了。既然自己已经针对书中的知识,进行了条理化清晰化的分类,那么在设计课程的时候,自然而然按照这样的分类,来构思课程内容就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可是为什么,我会在搜索出来一些资料之后,就开始钻牛角尖了呢?
左思右想,我发现影响我思路的是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说的是,在投资一个项目时,即使中途退出也不能收回的成本。
投资包括金钱上的投资、时间上的投资、精神上的投资……等等。
因为我之前已经在这件事情上付出了3个小时的成本,所以从潜意识来说,我舍不得放弃刚刚精心挑选出来的这些“宝贵”资料,我的大脑告诉我说:你得把它们用起来,不能浪费了。
然而,接下来的2个小时里面,我苦思冥想如何使用它们的那种煎熬与沮丧,所付出的情绪成本,远远大于我之前搜索它们所付出的精力成本。
而这2个小时的时间里面,如果我走出这个局,其实可以做一些其他更有价值的事情。
即使早就知道沉没成本这个概念,也依然会陷入其中。这一方面说明情感大脑很多时候容易替代理智大脑发挥作用,一方面也说明我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和吸收不够深入。
所以,很多时候,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上看自己,才会看得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