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幼生,是我在湖北化纤厂工作期间的同事,虽然未在一个部门共事,因为是邻居,我和他在厂里有过一些交往。多才多艺的他,可是这个万人国企的知名人士,在厂里一直从事文艺宣传工作,充分发挥了他的文学艺术天赋。调回武汉之后,他多了一个笔名——邵骞,在湖北省广电厅担任《声屏瞭望》杂志副主编,所以加入心雨后,我的同学们都称呼他为“邵编”。
我调回武汉后,因参加湖北化纤厂在汉同事聚会电视片的编辑工作,他是主编,我配合制作,所以和他有了较深的往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把二十九中老三届《心雨》推荐给他看,因为是同龄的老三届人,又是业内人士的缘故,他兴致勃勃地给我写信,高度赞扬心雨杂志和心雨团队,同时诚恳地提出了可贵的建议。心雨编辑部十分重视,在第十期上全文登载了他给我的信。
在此之前,我将邵骞介绍给了我的心雨同仁,大家一见如故,又加上他和王业勤顾问是朋友关系,心雨很快接纳了这位编外来客。由于同学们认可他的才华,他被聘请为心雨艺术团的顾问,并很快的参入了心雨的各项活动。
融入心雨之后,他很快地成了活动的积极分子,逢会都作为特邀代表发言,而且把心雨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热心为《心雨之歌》作曲,主动请朋友为联谊会助兴,为会议议程出谋划策,编写节目串词并担当大会主持。显然,出的力比我这个举荐人还要多。
邵编还是一个热心快肠之人,当我发现他编辑出版的《京剧二百名段》一书中,名家介绍里缺少武汉的京剧名家张宏奎(学妹张华华的父亲),他当即要张华华提供资料,出版续篇时把张大师介绍给了读者,深受张家兄妹感激。由于邵骞的言行举止十分有分寸,深得大家喜爱,因此他和我的许多校友成了很好的朋友,连班级吃团年饭也热情地请他参加,甚至有校友请他到家里作客。最后许多活动再也无须通过我,经直通知他本人了。虽然我少许有些“吃醋”,但心雨有这样一个优秀的老三届朋友,我从内心里引以为豪。
2016.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