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Openwrt中IPv6的过渡方案6in4的过程中,遇到了启动中的一些问题,加上 siaisjack 的文章 《OpenWrt启动过程分析+添加自启动脚本》 中的一些内容,重新整理一下。(本人菜鸟,欢迎批评指正)
启动流程预览:
- CFE
- LINUX
- init相关
- /etc/preinit
- /sbin/init
- /etc/inittab
- /etc/rc.d/S*
CFE
引导内核启动的程序,即Common Firmware Environment,简称CFE,它是BroadCom公司专用的bootloader。其开发者为Mitch Lichtenberg。CFE是博通公司基于MIPS芯片的bootloader,就如同u-boot是启动内核的引导程序一样。CFE支持基本的设备访问,其设计理念是满足引导程序所具有的基本功能,如:Flash设备等存储设备的访问、基本的UI接口。(源自 百度百科)
它的任务只是创造一个简单的环境,让系统先运行起来。除了能够跳转到特定地址上启动操作系统(如Linux)外,它还能让你download东西到上面,比如download一个linux,然后启动它。另外,值得一提的是,CFE在启动之后会有1,2秒的时间等待由tftp上传的内核并烧写到flash上,这就给一些操作系统损坏但CFE还能工作的"砖头"板一个起死回生的机会。请注意一旦linux启动之后,将由linux全部接管系统。(siaisjack)
话不多说,看图:
这是我用TTL小板看到最开始的输出,这部分没有弄明白,但是我猜应该是内存相关的操作,但是下边这张图应该就是传说中的CFE了:
在这一部分系统默认是选择的3,如果在启动到这部分的时候提前点一下2,就可以通过TFTP来刷进去例如Uboot之类的,就可以达到救砖的作用,按说也是可以直接刷固件的,但是我还没有成功过。
Linux
当系统通过默认的3开始启动内核以后,就开始了Linux的启动,从上图中可以看到相关信息。而最下边一句话“似乎”应该标志着第二阶段的结束:LINUX started...
。
在这里,CFE会传递给内核一个命令行的参数,这个可以在linux启动起来之后用下面的命令查看(这里是原作者的输出):
root@OpenWrt:/# cat /proc/cmdline
console=ttyS0,115200 mtdparts=spi_flash:1m(u-boot)ro,3m(kernel),-(rootfs)
我在启动信息中找到了如下一句话,介绍了相关的Linux版本的信息:
这张是我的输出:
init相关
在这一部分主要是系统启动完成后,把控制权交给init来完成其他初始化,在这部分我找了两篇比较好的博客,大家共同学习,分别是《关于Linux下/sbin/init程序的执行过程》和 《linux系统/sbin/init执行过程》。下面这部分是部分我的看法。
/etc/preinit
该过程为Linux的初始化,可通过:
root@OpenWrt:/# cat /etc/preinit
查看相关代码(下图)。
(以我四级没过的水平的英语,这个pre应该是啥啥以前的前缀嘛,就是init以前嘛。 = 。= )
exec /sbin/init
OpenWrt上也就是busybox的init程序。
/etc/inittab
这后两行决定了是否开启TTL,如果想用TTL的话把后两行的注释取消掉。
/etc/rc.d/S*
这一部分也是值得好好说一下的,仔细对比,会发现每一个 /etc/init.d/
下的脚本在 /etc/rc.d/
下都有一个类似于 S*
的链接,所以,当我们要通过系统自动启动一些东西的时候,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来实现。
我们打开一个简单的脚本 led
,发现有这样一行:START=96
,而/etc/rc.d/
下对应的脚本恰好也是S96led
,其实,当我们写好脚本以后,执行 /etc/init.d/led enable
,系统就会“自动”生成一个根据 START
后边的数字大小的链接在 /etc/rc.d/
下,系统启动时就会根据数字大小依次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