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国的起源
【原文】 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於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後二十馀世,至於允常。云:“於,语发声也。”允常之时,与吴王阖庐战而相怨伐。允常卒,子勾践立,是为越王。(《越王勾践世家》)
【解读】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有两个诸侯国比较特别,就是吴、越。他们是一对“冤家”,地理位置在现在的江浙一带。他们的特别之处,一是起源模糊,二是暴兴暴亡。在《吴太伯世家》对吴国的渊源讲的相对清楚。是周太王的长子太伯和弟仲雍,为了让位于季历而逃到蛮夷之地,建立了吴。司马迁还把后面的世系列出来,到了第五代周章还受到周武王的分封。越国的起源,就更加模糊了。有名字的只有勾践和他父亲允常,之前的世系都是一片空白。只说是大禹的苗裔,夏朝第五代王少康的庶子,被封到会稽,守护大禹祭祀的。
吴、越的起源尽管模糊,但司马迁把他们写成跟中原民族同根同源,这对于维护我们中华民族的统一和稳定极有意义,这也是司马迁对我们中华文化的重大贡献。
勾践的小计谋:兵贵出其不意
【原文】元年,吴王阖庐闻允常死,乃兴师伐越。越王勾践使死士挑战,三行,至吴陈,呼而自刭。吴师观之,越因袭击吴师,吴师败於槜李,射伤吴王阖庐。阖庐且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忘越。”(《越王勾践世家》)
【解读】这是吴越首战。越王勾践元年(前496),吴王阖庐听说允常逝世,就举兵讨伐越国。越王勾践派遣敢死的勇士向吴军挑战,勇士们排成三行,到吴军阵地,大呼着自刎身亡。吴兵看得目瞪口呆,越军趁机袭击了吴军,在檇李大败吴军,射伤吴王阖庐。阖庐在弥留之际告诫儿子夫差说:“千万不能忘记越国。”吴越从此结下大怨。
勾践的这个在阵前实施的这个小计谋很奇特,不是让勇士冲锋敌阵,而是到阵前自杀,这为什么有效果呢?我觉得他达到了三个目的:第一,让敌人想不到,打乱了敌军的阵脚,影响了敌方的既定计划,因为敌方没有这个预案。第二,分散了敌军注意力,便于偷袭。第三,让敌军看到这样的恐怖场面的胆寒,打击敌方士气。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楚汉战争时期,项羽把刘邦围在荥阳,陈平设计,让两千美人穿上士兵衣服冲向敌军,让项羽的军队乱做一团。这也是兵贵出其不意的例子。
勾践与阖庐在同一块石头上绊倒
【原文】三年,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於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越王乃以馀兵五千人保栖於会稽。吴王追而围之。(《越王勾践世家》)
【解读】这段讲的是吴越第二战,越伐吴,败于夫椒,被围困在会稽山。
这次夫椒之战与上次的吴越首战有很多类似之处。首先是发兵时机类似,吴王阖庐趁越国先君允常去世、勾践继位之时发兵,而勾践也是趁吴国先君阖庐去世、夫差继位之时挑起战争。其次是结果类似,都是发起战争的一方失败。印证了两句名言:好战必败,哀兵必胜。
《越王勾践世家》通篇使用对比,这里是第一次对比。吴越两国之间最大的对比是夫差放过勾践,而勾践没有放过夫差。另外,两国的重要谋臣也有对比,吴国的伍子胥、太宰嚭对越国的范蠡、文种。两国的内部也有对比,吴国内的谋臣之间伍子胥与太宰嚭,一忠一奸,吴国内的君臣之间,吴王与伍子胥先合作后对抗。越国内在为卧薪尝胆的二十年君臣还是比较一心的,但是灭吴之后,出现分歧和矛盾,首先是范蠡与文种的一去一留,其次是勾践杀文种。这些对比,显示了世界内的二元特征,有统一有对抗,也可以用阴阳来表达。司马迁能看透万物之间的本质关系,通过对比手法,把吴越之间的故事写的既精彩,又深刻。
勾践会稽之围恰似鸿门宴(夫差与项羽的三个共同弱点)
【原文】越王谓范蠡曰:“以不听子故至於此,为之柰何?”蠡对曰:“持满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以地。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勾践曰:“诺。”乃令大夫种行成於吴,膝行顿首曰:“君王亡臣勾践使陪臣种敢告下执事:勾践请为臣,妻为妾。”吴王将许之。子胥言於吴王曰:“天以越赐吴,勿许也。”种还,以报勾践。勾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种止勾践曰:“夫吴太宰嚭贪,可诱以利,请间行言之。”於是勾践以美女宝器令种间献吴太宰嚭。嚭受,乃见大夫种於吴王。种顿首言曰:“原大王赦勾践之罪,尽入其宝器。不幸不赦,勾践将尽杀其妻子,燔其宝器,悉五千人触战,必有当也。”嚭因说吴王曰:“越以服为臣,若将赦之,此国之利也。”吴王将许之。子胥进谏曰:“今不灭越,後必悔之。勾践贤君,种、蠡良臣,若反国,将为乱。”吴王弗听,卒赦越,罢兵而归。《越王勾践世家》
【解读】越王勾践讨伐夫差,兵败夫椒,被围在会稽山。勾践就在范蠡的指点下,派文种向太宰嚭行贿,从而向吴王许诺自己的妻妾、美女、宝器献上。吴王不顾伍子胥的反对,答应了越王,放走了勾践。会稽之围跟历史上另一个场面惊人的相似,那就是鸿门宴。当时刘邦是在项羽的掌控之下,刘邦在张良的指点下,向项伯行贿,以刘邦进咸阳后封存府库财物、不动后宫美女为说辞,似乎让项羽很“感动”。项羽不顾范曾的反对,放走了刘邦。
两个故事的主角吴王夫差与项羽,有三个类似的弱点。第一,都贪财、好美女。项羽不在咸阳定都,临走时,烧了宫殿,却掳走宫中的财物和美女。越王说如果不答应请降,就毁掉宝器、美女,然后以自己五千人拼死抵抗。吴王就被说动了。第二,夫差和项羽都傲慢,都没把对方看在眼里,看不清敌人的才能和潜力。范曾是看到刘邦有天子气的,项羽却看不到。伍子胥是看到勾践是贤君,文种、范蠡是贤臣,夫差却看不到。第三、夫差和项羽都有“妇人之仁”,他们似乎“仁慈”,但后来都败在对方手里,身死为天下笑。
【原文】持满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
【解读】这句话出自《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不好理解,各种版本注释常有矛盾。先看语境:勾践被围在会稽山,问范蠡怎么解围,范蠡说了这句话。我做出如下解读:
能让人圆满的只能是天,
要付出努力的必须是人,
事情要做好须物尽其用。
再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范蠡的意思是说,越王被围困,君臣要努力想办法,充分发挥财物的作用,然后能不能逃脱,就看天意了。于是派文种去行贿太宰噽,并许诺吴王宝器、美女。
勾践抗吴三大策略
【原文】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於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於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於吴。二岁而吴归蠡。
勾践自会稽归七年,拊循其士民,欲用以报吴。大夫逢同谏曰:“……莫若结齐,亲楚,附晋,以厚吴。吴之志广,必轻战。是我连其权,三国伐之,越承其弊,可克也。”勾践曰:“善。”
居二年,吴王将伐齐。子胥谏曰:“未可。臣闻勾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此人不死,必为国患。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吴,疥甪也。原王释齐先越。”吴王弗听……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
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於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勾践复问范蠡,蠡曰“可矣”。……吴师败,遂杀吴太子。……
【解读】吴王夫差放了越王勾践之后,就是我们熟悉的“卧薪尝胆”的故事了。勾践向吴国复仇有三大策略:第一是内政方面,第二是外交方面,第三十等待敌人犯错的时机。
内政方面,勾践为了不忘记会稽被围的耻辱,把苦胆挂到座位上,坐卧即能仰头看到苦胆,饮食也尝尝苦胆。他亲身耕作,夫人亲手织布,每餐只有一种荤菜,衣服只有一种色彩,礼贤下士,厚待宾客,救济穷人,悼慰死者,与百姓共同劳苦。越王想让范蠡管理国家政务,范蠡却认为文种更能胜任,于是把国家政务委托给大夫种,让范蠡到吴国作了两年人质。
外交方面,逢同提出:结齐,亲楚,附晋,厚吴,八字方针,建立统一战线,以待日后共同对付吴国。逢同说吴国志广,就是说他志向广大,试图称霸诸侯。说的不好听,就是好高骛远。厚待吴国是为了麻痹对方,让其放松对越国的警惕。文种还通过借粮来测试吴国。如果吴国同意,说明对越国放心;如果不同意则说明对越国有戒心。吴国果然同意借粮。
等待敌方犯错。吴国把越国置之脑后,向北讨伐齐国,就是一个大错。伍子胥苦谏,吴王不听。在太宰嚭的挑唆下,吴王和伍子胥的矛盾愈加尖锐,最终杀了伍子胥。吴国忠臣不在了,尽是阿谀奉承之臣,越国伐吴的机会越来近了。后来,又等到吴王带精兵去黄池参加诸侯会盟,只留老弱军队和太子留守。于是越国认为时机已到,于是发兵讨吴,大败吴军。为四年后灭吴作了铺垫。
夫差“姑苏之围”vs项羽“垓下之围”
【原文】其後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於齐、晋。而越大破吴,因而留围之三年,吴师败,越遂复栖吴王於姑苏之山。吴王使公孙雄肉袒膝行而前,请成越王曰:“孤臣夫差敢布腹心,异日尝得罪於会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勾践不忍,欲许之。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罢,非为吴邪?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伐柯者其则不远’,君忘会稽之戹乎?”勾践曰:“吾欲听子言,吾不忍其使者。”范蠡乃鼓进兵,曰:“王已属政於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吴使者泣而去。勾践怜之,乃使人谓吴王曰:“吾置王甬东,君百家。”吴王谢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杀。乃蔽其面,曰:“吾无面以见子胥也!”越王乃葬吴王而诛太宰嚭。(《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
【解读】勾践卧薪尝胆二十年,趁吴王带精兵外出参加黄池会盟之机,大败吴军,当时越国还无力灭吴,就答应了吴国的请和。四年之后,越国再次伐吴,用了三年时间,把吴国彻底击败,把夫差围在姑苏山上。夫差派公孙雄去请降,勾践有点不忍心,但在范蠡的强烈建议下,拒绝了吴国。但后来越王也答应放夫差个人一条活命。但夫差还是自杀了。
我们看下这里范蠡的表现。范蠡怎么劝阻越王的呢?他说当年天赐越于吴,吴不取,如今天又赐吴于越,天赐不受,反受其咎。又说越王卧薪尝胆二十二年,终于等到今天,怎么能随意放弃呢?又说“伐柯者其则不远”,就是说放过对方的例子就在面前。范蠡是道家人物,道家思想是不执著于功名利禄,超然物外,正因为此,他们才能顺应万物的本来发展趋势,而不过多的考虑个人情感。所以看上去有点狠心。我们看老子《道德经》很多地方是兵家和法家的思想源头。《史记》把老子与法家的韩非合在一起立传,是有其道理的。
我们把姑苏之围与垓下之围作个比照。垓下之围是刘邦围住项羽,项羽本可以坐船逃到江东,但是他无颜见江东父老,最终自杀。姑苏之围,吴王也本可以活命,但是他不堪受辱,也自杀了。自杀时,以布蒙面,说无面目见到伍子胥。所以能看出,夫差跟项羽,性格上很多相似点,都比较刚烈,缺乏柔韧性,都有“妇人之仁”等待,所以有类似的结局。
勾践称霸之后
【原文】勾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於徐州,致贡於周。周元王使人赐勾践胙,命为伯。勾践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於宋,与鲁泗东方百里。当是时,越兵横行於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
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
勾践卒,子王鼫与立。王鼫与卒,子王不寿立。王不寿卒,子王翁立。王翁卒,子王翳立。王翳卒,子王之侯立。王之侯卒,子王无彊立。(《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解读】越灭吴之后,向北渡过淮河,与齐、晋在徐州会盟。向周天子进贡。周元王向勾践赐天子祚肉,命为伯。就是公侯伯子男的“伯”,爵位不算高。勾践自称越王,是僭越行为。不管如何,勾践是得到了周天子的分封了。勾践还把原来吴国侵占的楚国、宋国、鲁国的土地归还给他们,以向中原诸侯示好。这样越国不仅得到周天子的承认,还得到中原诸侯的接纳,当时号称霸王。有得春秋五霸的“版本”就把吴王阖庐和越王勾践也算进去。
再说范蠡。越灭吴后,范蠡急流勇退,离开越国去了齐国,从齐国向文种发了一封信,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说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就是脖子长,嘴巴尖,这种人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享乐。”文种没有果断离开,而是称病不朝。于是勾践借有人告发文种或谋反的罪名,赐文种剑,令其自杀。并说“你提出伐吴七术,我用了三条就灭吴了。剩下的四条,你为我到地下去向先王试用”。勾践不说把四条留给太子,而是让文种到阴间给先王用。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勾践死后,传到第七代的时候,越国被灭。这其中的史料不太详细。其中几个越王的名字很有意思。第二代叫“鼫与”,鼫是一种鼠。第三代叫“不寿”,不寿在位十年时被杀。第七代叫“无强”,无强是伐楚失败,被楚灭国。类似这样,名字与命运的关系,《史记》里面有很多,大家可以留意。
越国一度军事上很强大,但毕竟没有多少文化底蕴,在与中原大国争霸时,很快灭国了。有点像后来的蒙古,在全世界打下了很大疆土,但由于没有文化后盾,很快就土崩瓦解,都是暴兴暴亡。
范蠡辞别勾践的方式及细节
【原文】范蠡事越王勾践,既苦身戮力,与勾践深谋二十馀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於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勾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为书辞勾践曰:“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於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今既以雪耻,臣请从会稽之诛。”勾践曰:“孤将与子分国而有之。不然,将加诛于子。”范蠡曰:“君行令,臣行意。”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於是勾践表会稽山以为范蠡奉邑。(《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解读】《越王勾践世家》前三分之二主写勾践,后三分之一就是专门范蠡的传记,主要写范蠡离开越国之后的故事。范蠡助越王灭吴之后,决定离开,他向勾践辞别的方式,不是当面,而是书面。他为什么不当面辞行?那是因为他怕走不掉。他书信里说:主忧臣劳,主辱臣死。当初会稽被围,我让君王受辱了,有死罪,之所以没死,是要跟君王一起雪耻。如今耻辱已洗刷,请治我当年的罪吧。范蠡这话说的非常客气,不提自己的功劳,只提罪过。他就是要试探勾践的想法。勾践回话说:我要与你分国呢,如果不从,我就杀了你。这话充分显示了勾践的霸气、任性和随意。他不说“如果不从,我就自杀”,而说我就杀了你。这摆明了表示,我可以分国与你,但是可以随意杀了你,更可以随时收回分国。范蠡从勾践的回话中更加看清了勾践的面目,一切如他所料。于是,他就说:“君行令,臣行意。”就讲,下什么命令是你君王的事,但要离开,却是我自己的事。于是私下带着一些随从和轻宝珠玉,浮海而去。
陶朱公的故事
【原文】(《越王勾践世家》)
【解读】范蠡辞相去齐后,经商家致千金,名震齐国。齐人想任他为相。但他觉得这是不详预兆,就散了家产,出行到楚国的陶邑,继续经商。很快又累积巨万财富。
他的二儿子杀了人,被抓起来。他打算派小儿子带着千镒黄金去找庄生帮忙。大儿子觉得自己是老大,应该为家担起这个责,甚至以死争取。于是就让大儿子去了。
大儿子找到庄生,发现他的家偏僻而穷困,就有点怀疑。但还是把金子和书信交给了他。庄生嘱咐他快走,而且等小儿子放出后不要打听释放的原因。
大儿子不放心,就没走,并继续找其它贵人打点帮忙。
其实庄生非同寻常,非常重要廉洁,在楚国威望极高,楚王常听他的。他就设法劝楚王行善修德,大赦囚犯。楚王听从了。
大儿子听到风声,知道小儿子可以被放了,他觉得楚王大赦,跟庄生并没有关系。
于是他就去庄生那里,委婉地要回了金子。
庄生非常气恼,于是又对楚王说,范蠡的大儿子到处打点官员,人们以为楚王大赦不是为了民众,而是为了范蠡的儿子。楚王大怒,下令不得释放范蠡的二儿子。
大儿子带着弟弟的尸首回到家里,大家痛哭流涕,只有范蠡大笑。他说,大儿子跟随自己创业,知道赚钱不易,所以吝啬。小儿子生下时家庭已经富了,不知道钱怎么来的,所以也不会吝惜钱财替人。本来要小儿子去,应该能成,换成大儿子去,现在这个结果,是预料之中。
我们最后分析一下长子的特点以及范蠡的智慧。
长子把事情办砸,有两大原因。一是多疑,二是吝财。他的多疑表现在对父亲的不信任,除了父亲让他交给庄生的千金之外,他另带了百金用于自己的其他的活动经费。庄生让他尽快离去,他却继续找更多的人帮忙。他的吝财,更是不知轻重,最终葬送了弟弟。
再分析一下范蠡。范蠡明明知道长子完不成任务,自己早就看清了事情的结果,却没办法让别人去明白,只能任由事情发展。就如《老子》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因为圣人的境界远远超过众人,所以他没办法让众人去理解,没办法让众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只能任由人间万物按照既有的道理去发展。似乎“不仁”,这就是“大仁”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