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想对一个人好,千万不要无节制地使劲说教。
对于子女,想让他们少点犯错;对于配偶,总有看不惯的一二缺点。为了将对方改造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有些人往往开启了说教。
说话的人自认为是在疏导,不厌其烦地长篇大论,不论聆听者是否能接收。
刻板的话语如同一个个尖锐的石子从坚硬的双齿中间挤出,砸向对方,起初他也爱你敬你所以隐忍,长期以往使他不得不做自我保护,渐渐地从你身边逃离。
泰戈尔说:“全是理智的心,恰如一柄全是锋刃的刀,它叫使用它的人手上流血。”
没有人喜欢被碎碎念,与人相处,倾听和感知更重要。
没有人生来就懂得照顾别人的内心,如果你愿意倾听、试着欣赏,少一些理性,多一些感性,少一些聒噪,多一些平静。才能明白对方需要什么,自己能做什么。
01
人在不经意间开启说教模式,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一、自制力不足,难以控制自己。
二、内在修养不够,习惯将自我价值观强加于别人。
三、缺乏自我认知,盲目地对别人做出指点。
从生物机制的角度来看,人体内存在一些原始冲动,在它们的驱使下,人们喜欢做让自己舒服的事情,来获得即时满足。当客观对象做出了令自己不舒服的事情,自制力不足的人会轻易地宣泄不满。
内在修养不够的人会居高临下地展现自我观点,甚至在对话的结尾加上“懂不懂?” 此类的质疑词汇,他们强制性地纠正对方,使聆听者不由得受到压迫感与抵触感。
每个人看到的只是世界的一部分。你从侧面看圆柱体是方形,别人从正面看到的是圆形;眼前的一座山,横看成岭侧成峰;鱼在鱼缸里看到的世界是球面的,你看到的画面却不是这样的。
人在有限的认知范围内,都认为自己看到的是事实,试着多角度看待和思考,扩大认知和深入了解,再进行双方的沟通。
02
当你意识到此时正在向爱的人说教,应该立即打住。你们是在沟通,不是命令。
老子曾对弟子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
厉声暴躁的态度是令人压抑的,温柔相待才能使关系持续长久。
有一个故事,一个暴躁的女人为了挽回丈夫的心,找到村子里的智者请求帮忙。智者说待女人拔下狮子的三根毛后,再告诉她办法。
那时,村里经常有狮子出没,但狮子很凶猛,几乎没有人敢靠近,这使她很犯难。
女人想着对抗狮子不能硬来,早上太阳刚刚升起,她就捧着一大盆肉送到狮子面前,刚开始狮子对女人很疑惑,女人坚持每天早起对狮子投食。长期以往,狮子对她渐渐产生了好感,一见到她,就会热情地向她摇尾巴。
一天,狮子吃完盆里的肉,走到女人面前,乖巧温顺地趴在让女人身边,让她抚摩,女人知道这时狮子已经信任她了,她终于在狮子身上拔下了三根毛。
她迫不及待地将狮子的三根毛交给智者,智者笑着说:“你已经得到了挽回你丈夫的办法。”
这个故事讲述了以柔克刚的道理,以柔克刚化解了动物与人的对立关系。有些人将强势刚硬表露在外,内心依然是柔软温暖的,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温柔和善的态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的冲突和矛盾
所有人都希望被好声好气地对待,试着收起凌厉,将节奏放缓。
03
人与人的关系是在沟通中建立的,语言是交流中最重要的工具,有方法有分寸地运用才有价值。
《柔软对话》这本书里有一句话:“如果不能用柔软的话去说服对方,也就无法用严肃的话去征服任何人。”
棍棒和石头伤的只是人的皮肉,时间会让一切痊愈,但恶言恶语却能在心里留下不可修复的伤疤。
与人对话,柔软温和胜于生硬枯燥,积极正面胜于消极负面,精简到位胜于聒噪空洞。
有意识地在语言上下功夫,涉猎更广的知识面,学习更丰富的谈话思维,有利于人际交往。
分享一下《柔软对话》书里的四个沟通准则:
一是以尊重为前提,理解对方做出的表现。
二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不单方面地从自身需要出发。
三是大度地让对方自发性地做出选择,不强加干涉。
四是包容地给予修正的机会,任何时候都给对方留有余地。
一个人的涵养从谈话中可以显现,当你提高了谈话质量,自身涵养与魅力值也会有所升级。
04
每个人都有优缺点,我们能主导的永远是自己,先做好自己才最有力量。
古语有云:“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人最明智的是事情是能认清自己,如果我们自身的内心世界是封闭的凌乱的,如何能给别人传递智慧呢。
一个家庭里,孩子成长的路上需要父母指导,给孩子强塞道理却是不恰当的。将更多的时间用于精进自我,改变家庭的小气候,提供一片健康生长的土壤,唤醒孩子的内驱力,胜过一连串的喋喋不休。
一段关系中,能认清自己的人更能把控说话的分寸,他们不是单方面地索取,也不是强势地输出,而是拥有清晰的思考逻辑,尊重对方的自我空间,有序带动对方朝向正面的方向。
当你心里有花,才能由内而外吐露芳香。
我们不该空洞刻板地说教,它让聆听者苦闷厌恶。学会从自己出发找到问题点,善用沟通的工具,不辜负所爱的人,给他们积极的能量。
当你正在跟爱的人倾谈见解,他所感受的不是说教形式,他乐于吸收,彼此心平气和地抒发己见,最愉悦舒适的相处莫过于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