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日星期三 晴
我1974年离开家乡的时候,记得清清楚楚,粮本上每人28斤粮食,其中一斤大米,二斤白面,剩下的就是玉米面,大碴子,好像还有几斤小米。我们上学时,日常省吃俭用省下点粮票,都记不得怎么折腾出来的大米,为的就是寒暑假带回家,让家人多吃上口细粮。
我家在东北边远的小城,从北京到家需在哈尔滨倒一次车。三年的寒暑假,基本都是同学艾一和家人在哈尔滨接应,到艾一的家里休息一下,蹭上顿吃喝,再由她和她们家人送我去车站。
那年代回家带些紧缺的东西好像是理所当然,根本不顾及旅途的劳累和不方便,也不去想给人家添了多少的麻烦。
记不得那是哪一年的寒假,在哈尔滨出站口被查出我带了大米,当场被车站给没收。就是在哈尔滨铁路上工作了多年的艾一,也是无能为力,眼睁睁的看着我费力劳神带回的大米,在光天化日之下,被人家拿走,心里别提多惨痛了。好在艾一妈严姨神通广大,又辗转的找人给要了回来。被没收的理由是怀疑我倒买倒卖粮食,可见那个年代的生活状态是多么的不可思议。我能搬多少大米回家呢,多说也就十几二十几斤,庆幸的是没有被抓起来。
每个学年放假前,特别是寒假,离着放假还有段时间,同学们就开始琢磨往家里带的东西了,需要提前做准备。有带肉的,有带鱼的,到了星期天,好多同学都早早的到西四鱼店排队,那里鱼的品种比较多。学校小商店里的肉,几乎都被学生买走了,我们自己都说是东北虎下山了,抢购一空。
除了米,面,我们还往家带六必居的咸菜,北京的果脯,点心,糖块,特别喜欢上海产的大白兔糖。我们还不忘临离开北京前,在动物园站倒乘103路公交时,到动物园的一个炸糕店买炸糕,感觉那的炸糕特好吃,要给家人带回去尝一尝。好像那个年代的我们同龄人,都是顾家好手,每次回家,都会采购很多东西。大多时候,从学校到北京站还要倒一次车,一个人根本都倒腾不到火车上。所以,一放假,就得由后走的同学送先走的同学,还得一直送到火车上安顿好。
同学,在整个上学期间的感情是由若干个点滴积累而成的,这种同学情,永远忘不了。
那时候的物资真是极度贫乏,但生活也相对简单的多。现在想起来,为了点吃的,费的那个劲呀,哪像现在,不出家门,手指一动,就把日常所需在网上搞定,接着就有人送货上门。
今夕对比,我们这代人真真的体会到社会的进步,生活的便利,由衷的打心眼里满足。回忆过去,珍惜当下的每一天。
《无戒90天写作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