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我递交了调动申请;报名参加2019年1月份猫叔剽悍行动营,开启自己新的旅程。都说四十不惑,为啥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做,非要折腾,一切都要从头开始,看上去我犯了不懂坚持的大忌?非也。
001 酝酿人生做减法
2015年10月我从美国访学回来,带着对孩子的愧疚,我参加了孩子幼儿园举办的林青贤“爱、自然和生命力”的宣讲活动,让我第一次有想走出去的想法。加之在美国的经历,我知道自己的人生观将要被颠覆,因为自己有的只是“高分低能儿”的症状,只会纸上谈兵。
博士毕业后,我顶着老板的光环并啃着自己的老本日复一日的工作,高校的工作确实让人能感受很多惬意和自由。然而我不是在勾心斗角的行政工作中摸爬滚打,就是在自己的懊悔和无聊的会议中度过,找不到自己,慢慢地磨平了锋芒,也削弱了斗志。
于是,说好的走出去却在现实、怯懦和恐惧下一再放弃。
直至2017年底父亲病逝,一向健壮的父亲在疾病面前,显得苍白无力。那一刻,我经历了撕心裂肺的疼,这种疼在心中久久不能散去。
我终于明白了时间就是命。
我决定不再犹豫、徘徊、拖延和焦虑。辞去工作,聚焦家庭和个人能力的提升。
002 温柔地坚持
入营前,我一度怀疑自己能否坚持到底。因为我一边上班,一人独自带俩娃,还要处理一个项目的组建工作,我犹豫了。但是想到个人现状,我要坚持住。然而,现实又跟我开了个小玩笑,娃在打卡第二天就病了,那晚小孩哭闹,我迷迷糊糊睡了3个小时左右,第二天,我就想放弃打卡。因为我的脑袋实在是转不动,没有精力再去思考如何写和分析最佳提名文章。可是,看到群里排长催打卡,无论如何不能因为自己拖累连队。于是,选择继续坚持。
22天里,早上大部分时间坚持6点左右起床。因为行动营,我拥有了更多的微习惯和清晨时间。早起构思300字左右,送完娃,我回办公室完成剩余部分并做修改;心烦意乱时跳绳。自己只能保证先完成,以后再完美。
22天里,我看清楚了自己的问题所在。每日一问、导师分享和打卡文的内容触及了我的痛处。完成每日一问、10本书籍和12个素材,基本是按照会写就以别人为题材,不会写就以自己为题材进行。从开始的啰嗦到简洁,从开始一本正经的说理到引入例子和少许的抒情,从前看到过的金句也会偶尔呈现在文字里。虽然文章没有被提名过,可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并主动走出去分享自己的故事和开始人生第一次演讲。
因为行动营,让我更坚信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选择了就必须坚持;行动营干掉“拖懒怂”的口号,让我明白很多事情是自己想象的结果,而不是实际的结果,不要被恐惧吓倒。去做,再坚持去做。
003 以人为镜,以正衣冠
行动营前,我也写反省日志。针对工作中的问题会有一些阐述,但是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就一个问题深入思考很少,走出去交流是更少。看到行动营猫叔和大咖们的分享,他们的思路是一定带着问题去读,有什么疑问,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去找相关书籍,去找解决办法,去找思路,去获启发,去写,去交流。看看自己的套路该有多么的单一。要像他们一样,教才是最好的学;不光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
行动营2连2排让我认识了一帮牛人,他们年轻而有活力,那些别人家的孩子都在你的眼前。极致利他的蓝绿;才华出众的古筝女神欧小娒,手指流血还坚持练琴;可爱的白衣天使黑猫,会说,会写,会画,会表演;实力雄厚的洋洋、擅长演讲的小娇、敦厚的鸿、可爱的关关和坚韧的有三。
大家来自全国各地,个人状况、身份背景各不相同。因为同一个目标而短暂相聚,每个人都绽放着各自的光彩。从别人的经验中,看到人生百态,找寻自己的机遇。
22天的行动营,带我走出低水平的勤奋和舒适的生活圈,意识到自己必须改变。22天发生的细微变化,让心中随时都可能熄灭的微光逐渐燎原。
22天已结束,微光将努力变成光束,照亮自己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