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时候,也要一人食

我家在老城区,从小区走出去,会有一条横向的街道,路上错落着各种商店、饭馆、杂货店和菜场。武汉人有出门过早的习惯,所以早上,这里是一整条街点心铺子和早餐摊;晚上则亮起昏黄色的灯光,变身为烧烤、卤味和炒饭炒粉店。人们早上捧着热干面、豆皮、锅盔、苕饼(……),吸着豆花、蛋酒;晚上则拎着啤酒凉菜,一边跟老板说,多加辣椒孜然。早晚之差,一条小脏街就好像翻了样子,很晚很晚的时候,伴随着一路上垃圾的酸臭味,也照样有人在喝酒吃东西。

在武汉,起码在我家门口,早餐不能隔夜买,也买不到,毕竟,出门过早就行啊。而在我眼里,武汉人是早餐界的武林高手。不仅仅是花样多,胃口好,武汉人还有着常年练就的平衡感。

过早的时候,很多人并不会坐着吃。要么一碗牛肉汤粉,加上炸干子、虎皮蛋,不用打包,端着就走。要么一手早点一手饮品,边走边吃。所以就连豆腐脑、蛋酒,都做会用珍珠奶茶的塑料杯装好后封口。你甚至能在等红灯、坐电梯、坐公车的时候,看到西装革履、红唇高跟的男女,手腕上挂着皮包,端着一次性纸盒,拿着一次性筷子,吮喝着汤汁,吸溜着面条。特别魔幻。

因为某种出门恐惧和换衣懒,平日里的早饭,我一般在家解决,除非周六的早上,我们才出门过早,然后逛买菜市,回家做饭。第一次来到这条街的时候,因为选择极多,觉得异常新鲜,蛋皮焦脆、糯米劲道的豆皮,加了馅料、擀得极薄、烤得极脆的锅盔,炸得焦黄、中间空空的面窝,还有在北京十年没吃到的「脆」油条。但家门口的小吃摊,大多数是疲于生计的夫妇两人操持,每天出摊,从早忙到晚,已属不易,哪来那么多精益求精的职人心态?久了之后,发现步行可达的大多数早餐都不好吃,反正我没有武汉人的正宗味蕾和对于「过早」的挑剔,到处开连锁店的蔡林记,我觉得就已经挺好。

家门口唯一好吃的早点,是一对夫妇打理的蒸饺摊,还附带着蒸包子、蒸烧麦、煎饺、煎包。他俩只在早上出摊,不主动招揽生意,待人和气。每次去的时候,唯一的桌椅都是空着,阿姨总是温柔地笑笑,拿来一笼热腾腾的饺子,然后另拿一个纸碗,让我自己打蘸料;而叔叔总是不好意思地一摸头,放下手上的事情,摆上椅子。饺子皮薄劲道,馅多肉鲜,每一笼都仔仔细细妥妥帖帖,而且特别便宜。我们,一直是如此每周见一两次、每次一两句话的关系,走的时候,我只是默默地带走垃圾,也不好意思多加寒暄,互道再见。

那天,有点意外,在我们常坐的那张桌子的一侧,坐着一位老奶奶,像是八十多岁了,稀疏的头发全白,不瘦,穿着所有老奶奶都穿的腈纶花衬衣和七分裤。她面前上放着一笼烧麦,一杯豆花。我不好意思直愣愣地盯着看,却又总忍不住偷偷观察。老奶奶没有拿蘸料,夹烧麦、喝豆花的样子倒是颇为果断霸气,又带着几分悠闲,拿筷子的手上布满了好多老人斑。她从斜跨的背包里颤颤巍巍地掏出纸巾,仔细抽出一张,撕成两半之后,一半塞回了纸巾包,一半拿在手上。一边咀嚼,时不时擦擦嘴,一边环顾四周,看着热闹的街区。小孩子背着书包,打打闹闹;妈妈带着孩子,一边问要吃什么,一边急躁地说,「快快快,要迟到了」;旁边卖豆皮的夫妇,丈夫利落地甩锅翻面,妻子快速地盛起三四块豆皮,加点散在锅里的豆腐干,递筷子,收钱;起锅声的哗啦声、塑料杯封口的吧嗒声,水蒸气冒出的呼呼声,夹杂着聊天、打闹、抱怨的人声,真沸腾。而桌子上的我们,只是各自默默地吃喝,然后默默地擦嘴起身,如果下次有机会的话再偶然相遇。

不知道为什么,老奶奶一个人过早的样子一直在我眼前徘徊不去。在北京的时候,有天中午去北新桥姚记吃卤煮也是,因为人多,我们跟角落圆桌上的一个老奶奶拼桌,她要了两个肉包子(啊,想吃!)和一碗炒肝,也是一个人悠悠闲闲地吃完,不理会同桌的我们,独立于来来去去的人声鼎沸,又好像自然融入了这种吵吵闹闹的氛围。

念书的时候,有一个很好的朋友,每天同出同进,一起吃饭,一起上课,一起自习,一起跑步,一起无聊说闲话。在她转学出国后,我每次一个人去食堂吃饭的时候,总觉得异样,又有点难过,好像每个人都看穿了我没有朋友,只能一个人吃饭。大概也算是经历了某种成长的阵痛,多年后,我居然变成了一个不太能跟人一起吃饭的人,希望躲避人群,怕尴尬,怕找话题,怕冷场的尴尬,还是一个人吃饭最自在啊。跟家人吃饭当然好,但能够一个人吃的时候也很开心,不用顾忌家人的喜好和口味,不用考虑营养搭配和变换花样,可以最快速、随意、简便、呼噜噜或者慢悠悠地搞定。失手了,也毫无罪恶感。而且,只需要洗一个碗。

之前看日本NHK的一部纪实72小时纪录片,拍摄的是秋田县深冬的一台自动售卖机,提供现泡的拉面和乌冬。大雪天、深夜,总会有人结伴或者独自一人前去吃面。卡车司机用五分钟不到的时间吃上一碗,然后说着「頑張ります」离开,上路;得知自己罹患癌症的中年大叔来到这里,说要一边吃得乌冬,一边回忆以前的人生;独居老人每天来吃一碗,机器会给他立即送上热腾腾的拉面;单亲妈妈带着孩子来这里,说自己十几岁的时候是一个问题少女,学校和家里都不顺,她对孩子说,「要坚持对生活的梦想,一定要坚持,来这儿的话,谁都能找到自己的信念」。这样一台老旧的机器,四十多年了,计数器上显示,卖出了将近41万碗面,是不是也快速地治愈或者温暖了40多万个瞬间呢?所以即使是大雪天的深冬,即使只有脏脏旧旧的机器,即使只有挂在门廊上自己取用的调料罐和屋檐下的一套桌椅,他们也会来到这里,然后把吃剩的汤面和一次性餐具分开放到垃圾桶里。这是最朴素的仪式。

《孤独的美食家》里,五郎常去的是各种街边小店,家庭式的和食料理、路边的烤串店、街角的居酒屋,点上小锅、小菜,偷瞄一眼旁桌,再加些,随性而至,随吃随点。没有赴宴的紧张和节制,随心所欲,按照自己的节奏,与同一个屋檐下的食客,偶尔搭上几句的店主,彼此都有着一种「Alone Together」的默契。好孤单,也好有人情味。

以前,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那些孤独的奇奇怪怪的人要去深夜食堂,点想吃的东西,讲自己的故事,听别人的故事。他们吃的明明都是家里马上可以做好的味增汤、茶泡饭、猫饭、三明治啊。但他们只在深夜食堂相遇,度过一年一年,保持着萍水相逢、若即若离的距离。大概,就像我遇见的一个人吃烧麦、一个人吃炒肝的老奶奶一样,他们享受孤独,又有点害怕寂寞;他们渴望温暖,又害怕热情过度的负担。

毕竟,谁也没法笃定地说自己不会孤独终老。而孤独终老的时候,我也希望自己能走出家门,一个人独酌,一个人过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456评论 5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70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33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83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96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72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36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9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50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01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85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71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5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3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7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636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1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初相识 故事还是从我十八岁讲起吧! 那年高三,因为不得已的苦衷,放弃了高考,所以高中一毕业,直接去县城打工了,...
    可欣姐姐阅读 390评论 0 0
  • 嘀嘀嘀,,,在城郊的墓园外,突然响起了手机铃声,阿丽面色一紧,不安的四处张望,因为现在只有她一个人在这里了。 哪里...
    橘色的春天阅读 21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