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刚把《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看完,这本书中讲述的是25岁的中国台湾人吴晓乐以一名家教老师的身份,穿梭于各个学业阶段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中,从最初的路过旁观,后来的热心干预,以及最后的深思记录。
文章以讲故事的形式,演绎了9个不同类型家庭的生活,作者在整篇文章中不带入个人观点,冷静甚至是无情地叙述,配上9张形象生动的插画,向读者们阐述着:腐朽、冰冷的爱。
合上这本书,深呼一口气,脑海中不由得浮现了大二那年热衷的周志建的《拥抱不完美》,以及自己从那时开始与家庭和解3年的画面。
还好~只用了3年而已。
引言
曾经有人问我,这辈子你做过最自豪的事情是是什么?
我很开心地告诉他,是与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解~
而我能以“开心”的姿态告诉他这件事,却是我骄傲中的骄傲~
今天看完这本书,我恍惚间意识到,其实孩子与家庭之间没有真正的和解,每次我们以为的“结束”,都不过是一个阶段。就像被烧毁的草皮,经过岁月的发酵,心里的那块地方总会延伸出新的东西,可能是新生的象征,也可能是腐朽的延续。
真正与原生家庭的相处,甚至是和解,我觉得,是一个一边假设一边求证的过程。
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我不想像之前写过的《所以,一切都是原生家庭的错么?》只是停留在理论和个人案例的分析,我希望能够通过这篇文章,重新给父母,给孩子一个定位,讲讲自己这些年针对于家庭关系的启发。
目录如下:
Part 1 学校和教育的本质
Part 2 父母的执念与死局
Part 3 孩子的成长和宽恕
Part 1 学校和教育的本质(冷漠之爱)
2019年年初,我在胜加广告负责一个乡村教师KOL的人物采访,认识一个跟我差不多大的女老师,是在荒芜的山区里执教,发给我的照片背景都是一望无际的土坡,而校区是在一座山的山顶,半夜就仅剩老师一个人和一条狗,就连上个厕所,都要拿着手电筒在漆黑的夜里摸索个五六百米,跑到院子外的公厕去解决。
我问她在那边待了这么久,感觉怎么样?
孩子们都很可爱,校长也很关照我,就是离自己家远了点,每次回趟家都要从山顶走好几公里到山下小镇,然后坐车翻过四五座山,才能看到心心念的爷爷奶奶。其实......怎么说呢,有的时候我觉得会有些愧疚,因为这边山区只有我一个老师,自从我们这些乡村教师被媒体所关注后,很多人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帮助,但与此同时领导视察也成了固定工作,以前我只有专心备好学案,给学生批改好作业。
但现在我要做之前的两倍工作量,一份是为学生准备的,而另外一份是要教给那些领导们的。跟我聊这些的时候,她还在做着形式类的工作。
脑海中仿佛浮现出一个画面:
在某个山区黑黢黢的山顶上,一座小院子里闪着那么一丝微光,能看到屋子里、灯光下一摞摞高高的纸张,有位年轻的女教师一边忙碌一边感叹着:
什么时候我才可以专心投入到我热爱的教育中去?回应她的,只有流走于门窗间呼啸的寒风.....
记得应试教育的阶段,大家经常聚在一起讨论的话题叫:上学有用论/无用论。
到了我大学就读心理学的那个阶段,我开始认可上学有用的观点,同时我也开始思索: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其实是分为两步的:教和育。
有件事情我印象特别深刻,初一的时候我们班主任在班里做了一个统计:你们学习是为了父母还是自己?
统计下来,80%的人都说是为了父母。为什么不是为了自己呢?
因为除了成绩,我不知道学习能够给我带来什么。
学校的老师教给孩子们知识,告诉他们能做和不能做:不能逃课、不能早恋,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
为什么不能早恋呢?
因为会影响学习。
为什么要学习呢?
因为要考上好的大学。
为什么要考好的大学呢?
因为考上了好大学才会有出息。
可能我们都有这样的疑惑,但很少会有人问为什么,因为其他人都没问。你问了,那就说明你人有问题。
学校的模式是集体教育,一个班主任负责百来学生,又不能一对一地帮扶,那么最高效的教育模式就是统一化管理:你开不开心我不知道;你困不困惑我也不知道;但你学习好,成绩单我一眼就能看到!
这就是“教”,我们秉持着有教无类的初衷,来实现有教同类的标准化结果。
而“育”呢?是除开同一性课本答疑的部分,能够理解和尊重他们个性化,让其健康的发展和延伸。
教,是呈现;而育,是引导
教,是严格统一;而育,是尊重个性
教,是告诉你怎么考上大学;而育,是告诉你考上大学后如何读书
老师可以通过成绩充分评估“教”的水准,却不能深入每个孩子的生活去看“育”的水平——这是与孩子朝夕相处父母的职责。
所以从定位上来说,老师参考孩子成绩;而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生活中的言行和心理。
教育的核心不在于师资和学校,关键取决于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参与程度。
拿孩子的成绩当成评估一切的标准,一味地把“教育”的全责推脱给学校,而不参与孩子教育的父母——此为冷漠之爱。
Part 2 父母的执念与死局(占有之爱)
生育意味着什么?
对于人类而言,生育意味着繁衍;但是对父母而言,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看着这个孩子,好像看到了“自己生命的延续”。
自己生命的延续,最初听到这个词的时候,我觉得很奇妙,是个充斥着生命力的词语。
但配上下面的故事,这个词可能就是细思极恐的噩梦......
茉莉是个能力非常优秀的研究生,在完工硕士论文后,导师给她提供了一个去美国留学的机会。她回家跟自己的母亲明玉商量,母亲不同意,说你现在24岁的年纪应该结婚了,等你读完博士都快30,哪里还会有人娶你?!!
茉莉听信母亲的话,早早结婚、生子,成为了一位非常典型的全职太太。
但她不知道,自己的母亲明玉在年轻的时候,也非常擅长念书,结果高考失利,想要重考。
他父亲重男轻女不答应,说女生就没有挑选的资格,要她早点嫁人。明玉一气之下就同意了,才有了现在。
那一刻茉莉才明白,自己不过是母亲明玉第二人生的工具:
因为你是我明玉的孩子,擅长学习,所以能有这些成就是应该的。我当初止步于此,跟我一样的你如果走出了新的道路,那说明我之前没有反抗的选择是错误的、失败的。我要操纵你的人生——证明我没错。
还记得小时候父母在你耳边说过的这些话嘛:
你爸跟我当初都没钱上学,初中就毕业啦,你得好好努力,别走上我们的路,好好学习,争取考个研究生!
我以前就是当兵出身的,后来要不是遇见你妈,都已经成为大军官了!你就上个大学,然后我给你找关系去部队工作,工资也稳定,算是圆了我当初的梦。
你爸跟我都是名校毕业硕士的,照理说孩子会遗传父母的智商,你怎么这么笨呢?真丢人!
人生在世,没有人能尽善尽美,我们抚育后代,将孩子视作自己的所有物,却也慢慢入戏太深,把孩子当成了自己。
父母总想从孩子身上看到自己想要的光。哪怕孩子已然燃烧成为太阳,他们也熟视无睹,只在乎一脉相承。
孩子谁都不用成为,只用做自己就好了。
就像我上篇文章《裸辞旅游半个月,我学会一个词叫“清空”》中提到的,温尼科特说的那般:
活出野性,因为本我才是生命,而超我永远不会是生命。
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蒙特梭利也提过“精神胚胎”的类似概念。
指的是每个孩子一出生,就已经有一个精神胚胎,它就像是一颗种子。成长,就是这个精神胚胎发育的过程。
它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需要过多的纠正,凭借对世界的探索和感觉,会自发的驱动孩子去做各种各样的事。
而父母严格的干预,制定那些他们自己幻想的人生目标,只会让孩子成为被欲望填充的工具。
就像大家耳熟能详的“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一样,父母的判断直接阻断了我们与外界事物的联系。久而久之,我们自己做主的人生就变成了被父母纠正的人生。
孩子在一生中有3次与父母交流成长的机会。
第一次是叛逆期,让父母知道,现在我们有自己的想法了,开始习惯跟父母对抗,觉得他们不懂自己,自己也不懂他们。
第二次是大学成年,心智成熟,我们可以心平气和的让他们知道,我们已经有知识和阅历做出想要的选择,以及为结果负责。
第三次是成为父母,我们开始理解他们当初的想法和行为,在错误中重新汲取、纠正。
回想一下,当初我们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多少人是毫无质疑听取了父母的意见,到最后大学毕业默默悔不当初?
这么关键的决定,我们是为什么当初可以随意的授权给父母呢?
我们怕自己的人生出差错,但我们更怕人生出差错时,没人给我们担责任。
你看~其实这是一个双向的选择,一个愿意放手决定权,而另一个也敢于接手你的人生。
如何解决平复自己的执念,引导孩子做出选择并肩负相应的责任,才是父母“育”的重要部分。
身为父母的人,应该破坏掉身为抚养者的自恋。大人们总容易以为,自己懂得多,而孩子什么都不懂,所以我要以爱之名指导你、管教你、约束你,想尽各种办法,让你听我的!
但实际呢?父母懂得真的比孩子要多嘛?有人天生就会做父母吗?
他们太自恋了,拿着成功人家孩子的秘诀,头头是道地指挥孩子去努力实践。
父母是爱着孩子的,只是不知道怎么爱——占有之爱。
Part 3 孩子的成长和宽恕(缺陷之爱)
从孩子慢慢成长为现在的自己,从懵懂,到仇恨,再到理解,你会发现对于孩子而言,其实没有尽善尽美的教育。与家庭的矛盾处理,以及与父母重新建立成熟的相处模式,是每个孩子长大后的必经之路。
相比于上文提及极端的冷漠和占有,缺陷才是中国家庭的常态。心理学上常讲,孩子的抚育需要夫妻双方的共同参与,孩子会从母亲方学到温柔、关怀;从父亲方学到勇气、责任,但依托于华人的家庭文化,家庭的主要教育者,往往都是由母亲来担任这样一位角色。大部分的中生代男性,都还把家庭教育视为母亲的专职。
在我的成长经历中也是如此,父亲是缺席的。就像这本书的作者一样,我也期望有一天,可以见证男性能在家庭教育上担此重任。关于我与父亲的故事,《所以,一切都是原生家庭的错么?》中曾提及过,这里就不再赘述。
虽然还没能见到一位伟大的父亲,不过很欣慰,在这些年,我听闻了身边越来越多朋友,慢慢探索和家庭的矛盾关系,以及努力尝试去与之和解的经历。
和解是种什么感觉呢?
在自己的生活和父母的生活间建立起清晰的边界,偶尔联系,但绝不干预~
隔着一段距离,关怀自己的父母,并许愿一切都好。终究我们不是在演戏,这是人生。
但就像文章开头说的,其实和解只是一个阶段状态,它并不是结束。
终有一日我们身为父母,回顾那块被烧毁的草皮,经过岁月的发酵,心里的那块地方总会延伸出新的东西,可能是新生的象征,也可能是腐朽的延续。
在问题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或许成熟、或许脆弱,但他们一定会有意识地抗拒成为一种人——父亲或母亲。
就像曾经我与父亲的绝对对抗,成为截然相反的两种人一样。那些经历已经遍布过往的人生,终有一天我是不是会被逼迫着展现出父母曾面向我的那副嘴脸?这是很多在原生家庭中挣扎的孩子时常被惊醒的噩梦——我们不怕和解失败,但却怕成为父母。
读完这本书后我突然意识到,和解这件事,不是源于父母和你,而是源于过去和现在的自己。
和解不是义务,也不需要完美;和解不应是一种执念,而是一种放下。
学会宽恕自己,和解或许可行,但不一定是现在。
如果要我重新找到“与家庭和解”这个问题的答案,那我会告诉你:承认自己的无力,与此同时,保有对未来的期待。
这些现象的问题不仅在于父母,写下这篇文章,不是为了抨击教育,也不是点评父母的是非。
今日,多一道声音鼓励父母教养出成功完美的小孩,就有一对父母可能走上压迫自己小孩的道路;多一则新闻把小孩的成败完全归于父母教养的好坏,同时也可能诞生一个以极端方式管控子女的家长。
我们常言,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但反过来想,父母也是独立的个体吗?他们是不是也已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降低自己过往经历中父母对他们的影响?在怪物家长的背后,是不是也站着一个心惊胆颤、害怕犯错的人呢?
这篇文章的最后,我期望大家可以去好好想想,把孩子诞生于世的初衷。
就如《一脉不相承》中茉莉所言,事情的最初,我们要的只是孩子健康、快乐,最后我们的期待却无限制地扩张开来,于是伤害就无可避免,我们也失去了最初凝视孩子的初衷。
曾经在某个时刻,我们光是触摸小孩柔软的掌心就满足不已。
不由得想起《你好,李焕英》里,李焕英对贾玲的那句期待:我的女儿,我让她健康快乐就行了。
我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这本书里,找到了对孩子同样的期待:以前我想过,我一路走来拿这么高的学历,要是我的小孩不像我,不是很丢脸吗?现在,我只希望她快乐就好。
尾声
父母可能有一天会意识到对你的伤害,懊悔的向你道歉。
别勉强自己,你可以不接受道歉,但这也不影响你继续爱他们~
就像标题说的,成长,不只有“变成父母”和“变成截然相反的父母”两个选择,父母和孩子,都没有为彼此人生负全责的权利和义务。
很多事没有那么多对错,在沸水里滚滚,血水里泡泡,发酵个几十年后,我们再回头看。
还没看过瘾?
想了解我:初入简书,寻志同道不合简友
有趣的心理学:情心理学——剖解男性眼中的爱与性应该如何分离
我的成长故事:所以,一切都是原生家庭的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