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一航文学与艺术每一天都与众不同
【续上集】
召稼楼一日游(2月1日)
雨齐0072017.02.08
我们往往只盯着远方,而忽视了身边的美。召稼楼,一个有着浓厚本土文化的古镇,一直没有进入我的视线。无论是名气还是规模都不及周庄、西塘和乌镇等等古镇。长期以来,知道上海有这么个地方,就是不愿来看看,以为小地方没啥看头。来了以后发现这是个很不错的古镇,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建于元朝,兴于明清,而且是标准的上海本土文化,有很多看点。
先来说说这名字的由来。召,即召集;稼,庄稼或耕种;楼,钟楼。明朝万历年间有一名工部右侍郎叫谈伦,为了激励父老乡亲开荒种地、勤于耕作特地命其子谈田在村头置了一口钟,从此“十里晓烟破,数声召稼钟”。每天清晨,钟声响起,人们闻钟下地耕作,这里也就丰衣足食、农业昌盛。于是这里便叫召稼楼。
召稼楼必须要提及的两位名人,一位是城隍秦裕伯,他是朱元璋任命的城隍,是上海的保护神。走进城隍庙那尊雕像就是秦裕伯,他是召稼楼人。另一位叫叶宗行,是明代的水利学家,相传是先秦水利学家李冰弟子的传人,他治理了江浦汇流(吴淞江和黄浦江),他也是召稼楼人。不来召稼楼,根本就不知道上海滩还有这么多古代名人,跟上海文化密切相关。
召稼楼地处闵行区浦江镇,驱车四十分钟。早晨八点多钟,停车场还是空荡荡的。我们跟大哥一家共六人(一小孩),开始游玩古镇。此时镇上游客稀少,很多店铺和摊位都没开工。从停车场进入古镇正是个拐弯楼阁,此处号称召稼楼第一湾。湾里面是座普通的石桥,桥那头有个游船码头,没什么景致可看。转过弯却是另一番天地。
水面波光粼粼,古镇依水而建,水上石洞桥接二连三横跨两岸,两岸建筑白墙黛瓦,比其他古镇更亮堂和更简洁。第一湾水域宽广,两岸仿古建筑古色古香,即使是酒店饭庄也是一样的门楼高耸,气象万千。此时已有游人乘船荡漾在古河道里,一览古镇风情。
我们沿南街游荡,拍照留影,临街商家已有开门的,有些开始招呼游客。大约只有几百米,便走到了街头的公路上,这个古镇是免门票的,从公路桥上翻到北街。此时人流开始多了起来,不一会各家商铺都开张了,小镇热闹了起来。
南北街以美食为主,召稼楼有三绝:召稼大曲(已失传)、召稼羊肉和召稼拆蹄。蹄膀几乎是各古镇都有的绝活,这里更是烧法多样,看上去就很诱人。
南北街逛好后乘船游古镇。河道只有几百米长,穿过几座石拱桥(报恩桥等),仿佛穿越几个世纪,游历了小镇的变迁。这里大多数的建筑都是修旧依旧,既有古貌又有新颜。上岸后逛丁字南街,这条街都是小商品,玲琅满目,应有尽有。中午时分人流如潮,几乎是推着向前走,非常缓慢。所以国定假日尽量不要出游,到处是人山人海,有时真是在看人海。丁字街到头是南门的进出口,停车场早没了空位。我们原路返回,再逛到北门进出口,这样东南西北街道都逛完了。遗憾的是没有去礼耕堂、梅园看看,据说那里有不少明清建筑。下午1:15出古镇,返回家中。一路畅通,交通道路比之节前不知好多少,但景点人还是不少,比之节前不知多多少。
东门进口的亭台楼阁,俯瞰着召稼楼第一湾。由于赶早市,摊位小贩还没摆摊。
召稼楼第一湾,水域宽广,两岸建筑古色古香。
另一角度看第一湾。
由东向西观赏到的古河道上的风景。南岸是个迴廊,北岸依水而建的古建筑群,河上石拱桥飞渡两岸,好一派江南水乡古镇风光。
由西向东观赏到的古镇风景。白墙黛瓦,小桥流水,色彩分明,典型的江南古镇特色。只是一看也就知道,虽说是古镇,翻修的(新建)痕迹却是很明显。不像西递古村落,一样的白墙黛瓦,那白墙上留着满满的岁月的痕迹。
乘船游古镇,穿过石拱桥,穿过悠悠岁月,仿佛在游历几个世纪的古镇变迁。
古镇的美食,琳琅满目,有些上过《舌尖上的中国》。
古镇美食,品种齐全,目不暇接。价格较市里便宜不少。
不得不说的鸡鸭鹅,居然100元买四只!我们在一打着大别山散养的鸡鹅摊位买了四只。摊主信誓旦旦的说是老家带来的散养的一年鹅,看她那表情不信也不行。有时也要相信别人的诚心。
最后上一张美女照结束这次召稼楼一日游。这是召稼楼正门,也是北门。牌楼气势不凡。
【完待续,敬请期待下集】
关注一航文学与艺术 期待与你相见
本文为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周三 |雨齐游记 疯行天下(七)
文章 |雨齐
图片 | 雨齐
编辑 | 意融
书友们喜欢这篇文章的话,欢迎在文章末尾阅读原文旁边点赞。同时别忘了转发到朋友圈与好朋友分享哟爱你们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