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告诉我们成功女人的新标准,培养优秀孩子,办好教育,也是重大使命。
印度电影又在中国影院爆棚了,继《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和《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之后,《起跑线》又成为上映2日便得到9.1分高评分的神作,全国票房已近6000万元。
1、穷人想变富,富人想更富
4月5日上午,带着7岁女儿观影的母亲赵岭在看完后的感叹中道出了这部电影精彩的关键,她说:“原来印度家长和中国家长一样都有焦虑症,拼尽全力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结果弄得自己很苦,孩子也苦。”
房子、车子、孩子、养老、医疗……这些琐碎的生活问题,都是现实中家长所焦虑的,以下主人公小皮娅的经历是否似曾相识:
1.很多名校只招收学校附近社区的孩子,两代人倾家荡产学区房;
2.上流社会的孩子没有人和皮娅玩,那父母就先扮成上流社会人士,开派对,帮助孩子获取社交渠道。
3.为了孩子进名校,皮娅的父母忙于写推荐信,试过咨询顾问,甚至为准备面试疲于奔命:学英语,学穿搭,学面试话 术。
4.皮亚没有被名校录取,当拉吉知道每个名校都有20%名额给贫困生时,他又决定开始装穷,为占名额殚精竭虑,为皮 亚伪造简历,一家三口住到贫民窟,接受名校的资格审查。
这些《起跑线》里的家长无论贫或富,都在为孩子的择校而拼命,穷人希望借考上名校的教育让孩子改变贫穷的命运,富人则为了稳定已得到的阶层身份而想强上加强。
都拼命让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起跑线》浅层次看是现代版“孟母三迁”的故事,实际上反映的却是印度阶级分化严重的问题。
2、“别人家孩子”总比你优秀,望子成龙苦了全家
搬进学区房后,当拉吉夫妇坐在“幼儿园升学指导顾问”的办公室里时,才知道子女教育这场战争,自己“入场”太迟了,很多家长是从怀孕就开始上早教班。在这个顾问开的早培班中,拉吉夫妇看到女童竟能专业讲解恐龙知识,男童居然用四国语言打招呼……对家长来说,从来没有哪种暴击比“别人家的孩子”来得更猛烈。
因此,虽然拉吉一开始的态度是女儿很聪明,不需要再学额外的课程,但在参观早培班后,拉吉立刻改变态度说听老师的,所有班都报。
在生活中,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声音,“别人家的孩子总比你优秀”。我们经常会听到学校老师这样说:“你看看那个同学多努力多优秀,你能不能向他一样呢?你可以的!”
很多时候,我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很容易就把自己没实现的理想寄望于孩子来完成,而结果往往是,孩子达不到父母要求,父母失望也累了孩子。
3、为孩子谋求好的学校教育,却忽视了家庭教育
其实,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
在贫民窟,拉吉和米塔受到邻人希亚姆的帮助,也看着一直生活在真空里的女儿皮雅找到了友情,懂得分享即关爱,“在没有小饰物、电视机等小玩意的情况下保持开心”,找到更纯粹的真我。拉吉意识到,让孩子感受到成长的快乐,这不是贵族学校所独有的。
这些让“猫爸”最后明白,“如果你都不是一个好人,那你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好老公或者好爸爸”,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如果父母都无法身正做人,无论让孩子上怎样的名校,都无法教育出来一个真正出色的人。
然而,很多父母努力为孩子谋求好的学校教育,却忽视了家庭教育的环节。在电影的最后,拉吉和米塔帮女儿办了退学,转回了公立学校,这也是一心追求阶级跃迁的米塔与自己的和解。
教育专家这样看:
真正好的“起跑线”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帮助孩子掌握学习的方法
很多家长对于如何让孩子成才,都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的,所以才会有从众心理,加上他们大多是从应试教育过来的,认为名校就是镀金池,在这点上,我们几乎与电影中米塔的观点一样,但是时代在变化。
与其把孩子培养成录音机或刻录机这样的人才,不如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更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记者采访到拥有15年专注中小学培训高徒教育的专家:“现在很多老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都是一刀切,缺乏个性化的教育;
而我们机构把更多的教研精力都放在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总结学习方法,帮助孩子高效学习上,对每一个孩子,都会制定专属的学习计划,让孩子都既能‘吃得饱,又会向上跳’。”
而且为了择名校而选择学区房,也不代表孩子就能产生学习动机,名校的环境是一部分,但学习动机和能力更多是自主的,梦想和兴趣才是学习的动力。
“不能输在起跑线”的“起跑线”定义成幼儿园或者早教,是不对的。对于人生的过程来说,真正伴随孩子一生的是,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和对新鲜知识的学习能力。
近几年的电影可以看出,印度人有把严肃题材喜剧化的天赋。
在很多个维度,《起跑线》都是一部标杆式的作品。这并不因为它有多么优秀(当然它是很好的类型片),更是呈现了现在人们生活的缩影,我们不应该更多的希望孩子成龙成凤,而是应该让孩子有能力过好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