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作者郑世彦,毕业于华东师大心理与认知学院,是一位编辑,还是一位心理咨询师。他翻译了多部心理学作品,比如《存在-人本主义治疗》、《生涯咨询》、《现实疗法》等。今天的这本《看电影学心理学》是作者在豆瓣专栏的连载,累积评分8.8分。
书中作者主要选取了十四部电影,以星爷的《喜剧之王》开篇,以西方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结尾,每部电影分析中都谈到了现实案例,还结合了心理学基本概念的知识链接,读起来亲切自然。
时下,看电影已成为大家娱乐的方式之一。电影可以从精神上、心理上给人以暗示,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认识自己,更好地去面对现实生活。
看过《喜剧之王》的朋友,大概都记得这样一句话:“其实我是一个演员”。喜欢爱这部电影的朋友,也许也爱自我标签。当然,在岁月的成长过程中,每个人身份都会发生一些变化,对某个阶段的某种身份并不认同。比如星爷在影片中扮演的尹天仇,当他还是一个跑龙套的,给别人发盒饭都要被人踩几脚,为了梦想奋力拼搏,险些在枪战中丧命。
我们发现,有时候有些东西似乎命中注定,但最重要的是接纳自己的身份。只有在接纳以后,尹天仇不再迷茫,也不再妄自菲薄,喊出了让所有女人感动得痛哭流涕的“我养你吧”!所以最后他争取到了《雷雨》的男主角,圆了自己的电影梦。
“爱,使一个人真正成为一个人”,这就是作者对这部电影的最好诠释。
当然,大家也可以在书中看到对教育的诠释。比如《放牛班的春天》,作者首先回忆了自己的童年,戏称自己童年就是在“放牛班”度过的。尽管如此,作者有幸碰到了一位好老师,让他心灵受到了不少的震撼。由此他自然过渡到电影中马修老师,这位让“池塘之底”悄然发生变化的老师。他课下和孩子们一起踢球,一起玩纸飞机,与生同乐,乐得开怀。怀着这样的心态,合唱团的学生们从内心里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音乐重塑了孩子们的性格。
谈到音乐,作者又抛出了音乐与心灵有何种关系的话题。他想到了《乐记》,想到了白居易的《好听琴》,想到了苏轼的《听僧昭素琴》,最后落到了心理学的“音药”疗法。真正有价值的“音药”是有“治心”功能的,比如影片中的歌曲“风中飞舞的风筝,请不要停留。飞向海洋,飞向太空。一个男孩正把你仰望,舒适的旅程,醉人的盘旋……”
电影的出发点是现实, 但它又毕竟不是对现实的单纯模仿,它会高于现实,向着更高的境界发展。心理学是看重人的,是敬畏生命的;是艺术的,谦逊的,有悲悯之心的。从这个层面讲,电影与心理学又很好的统一起来。
《看电影学心理学》让你在品味电影的同时,无意识地学到心理学的“礼品袋”(知识链接),真正地落到“开卷有益”,唤醒内心那些温暖、甜美、忧伤,同时也需要你去审视、分析。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一名电影心理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