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阿春讲,她舅舅家的三个儿子也就是她的三个老表,都已经搬出老屋各自了新房,还一个比一个建的高大,建的漂亮。
她说她大表哥最先建了新房从老屋搬出来,建的新房是1楼1底,另在房屋的旁边加盖了一个小平房作为厕所和养猪的地方,这是比较典型的上世纪90年代农村的建房模式。
当时二表哥和小表弟都还在读书,就继续住在老屋里。
后来二表哥结婚了,新婚不久就带着妻子到广州打工去了。在那边边打工,边生了两个孩子。家里亲戚们都以为他们一家人不会再回老家了,谁想到前几年居然能干的表嫂一个人回来了,花了几个月时间在老屋的后面另外找了一块宅基地,盖了自己的新房。楼一盖好请亲戚朋友吃了乔迁新居的饭就又回广州了。
估计是在外打工10来年有了点积蓄,房子盖了3楼1底,顶楼上只盖了两间屋子,其余留着做大阳台,当地把这种房子叫做3楼半,是近十年来农村建房的普遍模式。
记得他们建房时阿春就问过二表哥是不是不想在外打工,回乡来发展了?
二表哥摇摇头说,还要继续在外打工,等把两个孩子拉扯大了,自己老了再回来。
阿春听了还笑二表哥两口子想的远、行动早,说你们都还年轻呢,就早早的把养老的房子都修好啦?
二表哥说,你看坡上的谁谁谁,不是回来把房子修好了,人也没回来,还在外面打工吗?还有河边的谁谁谁家,也是这样啊,他们都修了我不修,那还不以为我在外面打工没得着落呀?
阿春听出来了,是没有办法去说服二表哥的,不过转念一想也能够理解,叶落归根,他老了要回来,现在修好也无妨,不过就是空房子要空置个十年二十年的。
阿春替二表哥心疼那些投资呢,这么一大幢房子空十来年,甚至二十来年等他们回来养老,不是还得再重新,又要再花一笔钱吗?现在这笔投资算是没有投到点子上,以后又要增加房屋修缮的投资,这多不划算呀!
不过毕竟是表兄妹,话可不能说得太。
没想到小表弟结婚不到一年就又忙着在老屋的旁边另选了一块地开始建自己的房屋。
听说小表弟又要建房,阿春真的着急了,特地和小表弟谈了好久,说老屋翻翻新还可以住呀,你们几兄弟都自己另外建房,这老屋不就空了吗?
结果小表弟说的话,让阿春大跌眼镜,“空了就空了呗,他们不住老屋我也不住,他们都有新房,那我也得要有新房,大哥修了2楼,二哥修了3楼半,那我可不能修得比他们差呀,不然会被笑话的。”
阿春知道,再劝说也无效,他们的这种想法根本就是由骨子里冒出来的。
过年的时候阿春回去看了看,结果发现小表弟只建了两层楼以后就搁置在那里了。问为什么不一口气把它建成呢?小表弟不好意思的说,钱不够呀,我还得再出去打工,找到钱了回来接着修呗。
阿春给我讲这个故事的时候一脸苦笑,她说阿霞你说,他们究竟是怎么想的吗?怎么就听不进去劝呢?干嘛不把钱投资在更好的地方,比如孩子的教育、比如在城市里买房干脆就扎下根来……关键是还不量体裁衣, 有多大的能力就做多大的事儿呗,干嘛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修那么大一幢楼房?
我想了一下说,除了有“叶落归根”的打算外,主要就是攀比心理在作怪吧!
曾经在资料上看过,南美洲原始森林里生存着一种鸟类,这种鸟全身翠绿,并带有一圈圈灰色纹理,就像一圈圈波浪,因此得名翠波鸟。
这种鸟的知名不在外表的美丽,而在它简直可以称做“房奴”——它每天忙忙碌碌都在筑巢,因而显得无精打采,很是疲惫。
翠波鸟巢穴特点是“大”,一个个架在树上,场面甚为壮观。
但这些巨大的巢穴也不禁让人疑惑,翠波鸟是一种小鸟,体长不过五六厘米,可它们建造的巢穴为什么比自己身体大几倍,甚至是十几倍呢?
为了解开这个谜,一名动物学者做了一个实验。
他制作了一个巨大的笼子,并捉来一只翠波鸟观察它筑巢过程。
可令他没想到的是,这只翠波鸟只建了一个能容下自己身体大小的巢,然后就停工了。
这引起了学者极大兴趣,他又捉来一只翠波鸟放在笼子里,想看看它建房情况。
可这一次情况却发生了突变,这只鸟被放进笼子里后,没过多久便开始大力建巢,而原本停止建造的那只也开始疯狂地扩建巢穴,两个巢穴越建越大。
几天过后,两只鸟明显疲惫不堪,建造速度放慢。
又过了几天,原先送进来的那一只竟然死了,而且这只鸟死后,另外一只立刻停止了筑巢,这些现象真让人百思不解。
学者随即又捉来一只翠波鸟放在笼子里,还如前面发生的情况一样。
学者陷入深思,突然明白过来,原来令翠波鸟忙碌不停原因竟是——“攀比”!
很难说清楚是人如鸟呢,还是鸟似人?
人建房,鸟筑巢,目的是有一个安全、安稳的“避风港”。主要是满足其“功能性”就行了,干嘛总拿别人作参照?
鸟儿不懂得这个道理,难道聪明的人类也犯糊涂吗?
总盯着别人的生活,会看不到自己的幸福。
还是做一个知足常乐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