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陶勇这个名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曾经的暴力伤医事件震惊全国,所有人都在为陶医生的安危牵动着神经。
2020年1月20日,正常出诊的陶勇,被一个医闹暴徒持刀追砍。陶勇左手骨折、神经肌肉血管断裂、颅脑外伤、枕骨骨折,两周后才得以脱离生命危险。此次受伤,给很多医学生沉重的打击,他们丧失了学医的热情。5月13日,陶勇恢复出诊,重回门诊,这又让很多医学生看到了希望。
陶勇说:“在1997年的那个夏天,我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真的是先选择专业,而不是选择就业。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要面对来自现实的压力,向物质世界做一定程度的妥协,而这个刑罚这我这里得到了缓期执行。”
今天我要推荐的这本书叫做《自造》,它是陶勇医生第一部独立完成的非学术类书籍,之前的《目光》是由他自述,好友代笔。
这本书不仅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人生散文,也是作为公立医院眼科医生送给大家的工具书。书中有他和孩子、教授夫妇、同事还有患者的24则人生故事,关乎亲情友情和爱情,印象颇深的有花了10元带女儿治疗白血病的热心崔妈和患有白血病却依然保持浪漫之心的小两口。每一个故事,都是人间温暖。书中也有他行走行走人间37年的人生感悟,比如看病选哪个专家,人生执行什么标准;放弃选“最对”的想法,信任自己所选;因为“怀疑”这只鸡,不可能下出“信任”的蛋;遇到不明白的事儿,一定要搞清楚吗;对于技术、科学相关的事,应当坚持到底等等。书中还有以幽默且口语化的文字进行的眼科知识普及,比如像白内障换晶体手术,就像照相机换镜头,原装换进口;视网膜出问题,就像镜子摔坏了用胶粘起来,照人还是变形;血管纤维化,就像胶水粘在卫生纸上,干了就皱缩,视网膜就会脱离;眼睛有块睫状肌,看远处就放松变软,看近处就收缩变硬,所以老盯着手机、书本,眼睛就老不放松,就要节能,近视眼就来了。这些轻松幽默的比喻把一个个晦涩的医学知识描绘的栩栩如生。
通过新闻我第一次认识了陶勇,北大医学博士、眼科主任、教授,91篇SCI论文作者,多项国内外科研基金主持者,无论哪一个单拎出来,都是光芒万丈。通过综艺节目,我第二次认识了陶勇,他在令人心动的offer和吐槽大会上是妥妥的气氛人、鸡血王、段子手,温柔、睿智、豁达、包容,一开口就直戳人心,分分钟圈粉一大片。而在这本书中,我认识了更丰富的陶勇,他是一个眼科医生,在一次伤医事件中从死神中活过来,但是他的左手却留下不可修复的伤,让人民失去优秀眼科主刀大夫。作为眼科医生,他有深厚的专业造诣,更可贵的是,他看到眼睛,也努力看到人,看到人的病,也看到人的心。看到他讲述的职业故事,看到他对一些事情的描述,我会有一种感觉;他有时好像是心理医生,有时好像是全科医生。和这样的医生对话,是患者的幸事,因为他乐于分享自己事情,对复杂世界有一种积极的态度。
敬一丹在为《自造》的推荐序中写道,“在他的文字中,我看到了更丰富的陶勇——一个不仅仅是眼科医生的陶勇。他看到眼睛,也努力看到人;看到人的病,也看到人的心;他乐于分享,亦善于分享。”许知远在推荐语中写到,陶勇正在创造一种崭新的医生形象,他不仅应对你的身体疾病,更试图帮助你用新的眼光赖理解自身与世界。刘擎在领读中表示,陶勇的人生见证了品格塑造的自觉历程。他将哲学探索的心得落实于积极的生命实践,不断走向本真自我的实现。陶勇的境界令人钦佩,而他的思考与领悟会给人丰富的启迪。李诞也对《自造》有自己的理解:“陶医生这样的人是很难得很难得的,成为陶医生这样的人是很难很难的,但见贤思齐,还是要见贤思齐。读这本书,至少先可以完成‘见’,后面的事还是要我们自己修行。”
而陶勇自己说,这本书是他的“碎碎念”。书中的每篇故事都很短,很适合碎片化时间阅读。他希望通过这本书,可以让世人相信这世上有光,相信光的力量。小医生治人的病,大医生治病的人。不能再上手术台,他的患者却多了很多。他的手医人,他的话医心,他在平凡中创造着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