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左右的时候,我常常被一个人锁在家里。据我姑讲,我小时候可以说非常乖了。
父母种地的种地打工的打工,妹妹在姑妈家放着,爷爷奶奶喜欢出门赶集或者出门看戏。我一个人,坐在小板凳上看那台黑白电视。
一动不动。
我好像很小就习惯了得不到回应,没人管,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那年冬天,我午睡醒来,家里一个人都没有,门却都大开着。我也不晓得穿鞋,光着脚就跑出门了。
我站在门口,不知道哭,脚冻得没有知觉,就一会儿左脚搭在右脚脚背上,一会儿右脚搭在左脚的脚背上,自己为自己取暖。
隔壁的婶婶看见我了,把我抱到她家里去。
我人生最早的自卑,应该是我妈给我梳的头发永远没有隔壁家姑娘的头发好看。我很小就自己梳头发了,但是隔壁家的婶婶天天给她女儿梳头发。
我妈有三个小孩,没精力管我,所以我童年几乎都是短发,十一二岁的时候,直接剪成板寸,被我们村里的一个小孩子叫叔叔。
而我隔壁家的姑娘从小到大都是一头乌黑顺滑的长发。嫉妒使我变形。小时候我常常幻想自己一觉醒来就变成长头发。
小时候得不到安全感的人,都比较容易自卑吧。
这几天后台有读者朋友留言,让我分析一下郑爽。我哪里会分析人啊。
不过有一点我觉得可以提一提。她童年的时候拍摄的视频,给人感觉是很活泼好动的,扮东北老太太,扮丑,现在却非常自卑,给人的感觉是放不开,难以沟通。
我特别能理解这种现象,我也是这样的,不过没有那么严重。
因为没有安全感,就很想讨父母欢喜,所以扮丑,扮出活泼机灵的样子,努力学习,才会被夸聪明,才会觉得自己是被关注的。
我之前在文章里写过,我不扮丑是因为有一次我爸说了一句:“你不用逗谁高兴。”这句话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我。
后来上初中的时候,自己就觉得自己的性格可能是真的有点奇怪,超出常人的敏感。
这可能也和我记忆力好有关。记性不好,什么事过去了也就过去了。记性好,就怎么也过不去。
我有时候想,是不是也不能怪家庭氛围,不能怪我妈从小到大对我的谩骂侮辱,几乎每天都骂你怎么不去死。
我妈其实也做过很多对我好的事情的,只是我记忆不那么深刻,不细想就想不起来。
可能是我天生就是这样,更容易记住不好的,负面的,不被爱的事,更容易记仇,不容易记好。
可能同样的家庭氛围,天生心大的孩子根本不受影响,反而觉得没人管很开心。
包括看书也是一样。我以前觉得是《红楼梦》害了我,但是后来想一想,事实上,书是我选的,如果我不是这样的性格,可能翻两页就把它丢到一边了。
其实也是自己选的。
写作也不是我主动选的,可能也是因为性格导致的敏感,敏感导致的憋着,憋着导致话多,话多导致写不完。
敏感这个词,仿佛注定和完美主义、自卑,捆绑在一起。
前几天和某主编聊天,他也是和我一样自卑的人。
我总结了一下,我们共同表现出的自卑的症状:
眼睛总盯着别人比自己做得好的事,从不看看自己打败了多少人。
总觉得自己哪里都不好,就算得到什么也觉得自己不配拥有。
非要失去了失败了心里才会踏实,觉得“看吧,我果然不行。”
总觉得自己一路走来都是靠运气。
总觉得自己能力和职位不符,很不安。
觉得自己得到的早晚都会失去。
想得多,时常觉得人生毫无意义。
事情进展得太顺利就会非常不安。
一谈感情就卑微如尘土,低声下气,连带着就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配不上对方。哪怕自己各方面条件其实都不错。
谈恋爱的时候满身负能量,到最后别人都不想和你在一起了。
觉得自己不配拥有好朋友。得到朋友的照顾会很惭愧,觉得自己何德何能。
有事情宁愿和陌生人讲也不会找朋友讲,怕打扰朋友。
我们这些被自卑所害的人,只能自己救自己。没有谁会是谁肚子里的蛔虫,都是成年人了也没有人会管你是不是自卑,大家平常都挺累的。
自卑也不是没有好处。它可以保护自己,避免太过自信带来的失望,避免自作多情地投入感情。避免人生的种种风险。
但是,我们都长大了。需要有力量来调整自己的自卑。即便无法根除,也该知道控制它对你的影响。
情绪低落时,止步不前时,不敢冒险迎接机遇时,不敢爱时,不敢向朋友袒露心扉时,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认知:“这是自卑在作祟。”
其实哪有什么事是我们做不了的呢?都只是自己不相信罢了。我们又哪里有那么差呢?都只不过是凡人而已。
去爱吧,就像从来没有受过伤一样;
唱歌吧,就像没有人聆听一样;
跳舞吧,就像没有人注视一样;
工作吧,就像不需要金钱一样;
生活吧,就像今天就是世界末日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