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式内容的特点
病毒式内容都有几个特点,他们贴近生活,属于原创,如果能够生在其中一起参与进来,
那么就能够得到有效的转发。
a.与大众互动,一起参与进来(例如之前红极一时的xx大赛)
b.与实事热点结合(例如之前的中国好声音)
c.内容搞怪有趣,贴近生活(一些好笑好玩的段子)
d.统一的口号(例如“不动然泼”“杜甫很忙”)
具有病毒式传播效果的内容大致有以下几类,分类解析特点:
1. 新闻型必须是第一现场,不必在乎拍摄条件,但一定是随手记录。只有第一现场才具备传统传媒不具备的价值。
2. 热点阐释型对热点话题独到的解读,in your own ways. 易于传播但受时效限制。如视频《帝都澡堂里》
3. 争议型传统媒体触碰底线引发集体反思,以及围绕热点事件引起相似事件的涟漪效应。
4. 达人型牛人牛事。软件工程师 Matt Harding 以特殊的舞步舞动全球,后与VISA合作广告。
5. 娱乐元素互联网时代浅阅读不需要对原文文本深入掌握,病毒式内容一定是往简单处想,因为传统媒体往往追求深入,“我就是肤浅,就要娱乐至死怎么着了”。如《倒鸭子》(保险客服接线通话录音文字可视化视频)《Dumb Ways to Die》(墨尔本火车站劝阻旅客穿越铁路)
6. 萌元素小动物、小朋友的萌照什么的。可以包含在娱乐元素下。难成热点但极易保温,内容安全,受众面广。
7. 极化审美极美的和极丑的都会产生强大的传播效果。(不要忽视了对极丑物的异化审美。欧美一些秀下限的真人秀节目也很搏眼球)心理基础可能来自于道德审视。
8. 集体记忆社会心理学的概念。那些有缺憾的集体记忆最为动人。
9. 生活元素①拉家常(《屌丝英雄传》)②人生中的灿烂时刻/平凡人的不平凡(大萌子和爸爸30年合影)
病毒作品的部分特点(不一定完全具备)
1. 特效酷炫
2. 创意实证证明被怀疑的东西
3. 调动大众参与如吃肉桂粉被呛的自拍行动;TNT电视网“红色按钮”游击营销。
4. 虚拟和夸张叙事如支付宝交电费广告,中信银行《她和他的365小时》
5. 故事化叙事联想曾经做过酷酷熊、红本女的故事化营销
6. 用情感打动人不是盯着内容/产品本身而是赋予其情感。北大艺术学院《北大女生日记》,大众银行系列广告如《母亲的勇气》(带中草药闯关见女儿,改编自真人真事)。
7. 规避“表演”人们在网络上要看的是真实反映
一个有效的病毒营销战略归纳为六项基本要素:
1、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
2、提供无须努力的向他人传递信息的方式;
3、信息传递范围很容易从小向很大规模扩散;
4、利用公共的积极性和行为;
5、利用现有的通信网络;
6、利用别人的资源。
策划病毒营销:
明确营销的目的
找寻借力点,也就是传播媒介。
对接营销目的和产品特点
前期运作,引爆病毒
回归到话题,口碑营销和病毒营销中最重要的核心是激发消费者的
狂热、迷恋、依靠、不理性。
要制作一次成功的病毒营销,要寻找到消费者在意的东西,并且聆听他们的声音。个人认为,做病毒营销/口碑营销比较关键的3个点是:寻找消费者感兴趣的东西、制作病毒传播素材、KOL扩大声量传播
寻找消费者感兴趣的东西:在工作开始前期,会制定一个关键的传播关键信息(Key Message,是基于产品本身的特性进行挖掘的,并且这个特性是能够引起消费者共鸣的。它可以是一种精神,也可以是和消费者相关的利益点。比如说,多芬沐浴露就激活了消费者“自信"的关键,可口可乐崇尚的是happy,某些产品强调的是,我"买一送三"……
制作病毒传播素材:基本常见的素材方向常见有几个,
第一个是结合社会事件热点,比如高考话题、某种特定的公众事件;
第二个是可能引发价值观讨论和共鸣的,比如说推崇正能量的价值观(可参考雀巢、凡客系列广告);
第三个是和消费者利益息息相关的,比如产品效果、折扣等,尽可能的强调能带给消费者什么,并且给她们一些激励的暗示(错过就没有了/需要预约才能购买等)
KOL扩大声量传播:不管多么好的东西,如果不被最大程度的曝光就失去了意义了。但靠用户主的传播是很有限的,寻找一些目标消费者关注的KOL来助推,就特别的重要。比如说,护肤品找小P老师这样的护肤达人来助推,不仅仅能够达到很高的覆盖量,并且能引起消费者的信任。因为消费者是对小P老师的推荐是有好感,有信任度的,如果让他来助推,可以把消费者对小P的好感叠加到产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