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千真万确地深信: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在他们那里常常变成了不能活动的“货物”,积累知识好像就是为了“储备”,而不能“进入周转”,知识没有加以运用(首先是用来获取新的知识)。在教学和教育工作实践中在许多教师看来,“知识”这个概念就意味着会回答提出的问题。这种观点就促使教师对学生的脑力劳动和能力做出片面的评价:谁能把知识储藏在记忆里,一旦教师要求,立刻就能把它“倒出来”,那么他就被认为是有能力、有知识的学生。这在实践中会造成什么结果呢?其结果就是:知识好像脱离了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了他的智力兴趣。掌握知识对学生来说变成了一件讨厌的、令人苦恼的事,最好能够尽快的摆脱它。(7.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21页)
我在自己的课堂提问之前,其实心里大概划分了界限或者等级,这个界限或等级不仅仅是知识的范围难易程度,也抛去曾经说过的,把容易的问题留给差生,优等生来解决难题的潜规则。还会刻意地在讲第五单元的课之间,穿插提问第一单元的课文课后习题,是曰“温故知新”,这时候会看到百分之九十的学生都会在没被点名之前,焦急地翻书。
知识,曾经被记住了,也过了关(听写,默写,毫无障碍。)付出了许多时间和心力。
可,没过多久,它们就辜负了你(学生)——弃你而去,如何也回忆不起。
此类学习,只是把知识缓存在脑子里,要想让它落户生根,得拉关系,给它找亲戚,使它融入本大脑中原有的社会组织,知识体系。
而,我们通常认为的努力——一般就是,多看书记忆,多做题,多重复。并不是融入到精神的生活中,或者想办法与新的知识联系融合在一起。
从这个方面,看网课(我们看的是网络资源课,不是直播)。
网课所传授的是单向的陈述性知识,没有学生的实际参与和运用(大部分日常课堂也似乎这样,布置习题不能等同于运用),碎片化且没有经过自我的建构,课是上了,但知识—心灵的距离仍是客观存在的。“人—学科—关系—结果”(词组来自郝老师的讲座)被现实割裂。
重温这段话:请你努力做到,使学生的知识不要成为最终目的,而要成为手段;不要让知识变成不动的、死的“行装”,而要使它们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在集体的精神生活中、在学生的相互关系中、在精神财富交流的生动的、不断的过程中活起来,没有这种交流,就不可能设想有完满的智力的、道德的、情绪的、审美的发展。(7.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