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笔第一个想到的,竟然是阅读。不得不说,读书确实是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重要到,我用它编织着自己的世界,哪怕现实的生活很荒凉。我不能想象没有书的日子是什么模样。没有文字,也没有情感,脑子里塞满烂俗的剧,无聊的八卦,只好庸俗而又愚蠢地度日。
重要到,在我还不认识自己的时候,我是在书中寻找爱与智慧的启蒙。我因那些有血有肉的句子哭,也因它们笑。我日复一日积累起浅薄的灵感,直到那些蠢蠢欲动的意念深深刻进我的灵魂。
重要到,我在书里认识这个世界,爱上这个世界,然后用自己的眼睛看这个世界。我始终相信,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到达。我们的阅历的确有限,然而阅读可以弥补。我始终记得,在我小学时,老师便总是教我们,读书就是和大师对话。客观来看这只是一句作文时常用的烂梗,我却一直深信不疑,一直到今天。书中的智慧太多了,读书始终是性价比最高的人格提升方式,可是很多人不能明白。
重要到,我大概是为此,选择了中文系。我不敢说我是因为爱书,才读中文系。更多的可能是,我潜移默化地变成了一个感性思维的人,在重要的事情面前,更乐意听从内心。大抵读书人都是如此,为了外面的大道理而拧巴自己,实在是太难受了。由此看来,阅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的人生轨迹,至于我是否会为我的选择后悔,则是后话了。
我会选择读文科,以及今天会坐在汉语言文学的课堂里,可能在很久以前就注定了。和那些讨厌书的孩子不同,我在图书馆一待就是一天。那时图书馆都没有桌椅,我也不必到阅览室去,只是站着翻翻,就心满意足。有时站累了,就蹲下,或者席地而坐,膝盖酸痛,也甘之如饴。
我始终忘不了,我曾拉着亲近的同学去图书馆,她刚踏进大门就嚷着要走。那时我们相互不理解,我不能明白她的抵触,她也没能懂得我的热爱。只是那时我就隐隐觉得,我们是不同的,我有了属于自己的世界。
我很感激父母对我读书的启蒙,很小的时候,我就拥有很多自己的书了,想想真是觉得,自己是个很富有的人。我喜欢拥有一屋子书的感觉,就像坐拥了半壁江山。印象最深的是几本童话故事,还有一本《有趣的人体》。那时功课很少,放假在家无聊,我就把它们翻来覆去地看。独生子女的童年足够因此而丰富快乐,我给妈妈讲起我从书中看到的趣事,她也总是感兴趣地听。我临摹过漫画《加菲猫》,成品非常拙劣,却被爸妈鼓励。爸爸出门,带回来的礼物是《三毛从军记》,我控制不住的雀跃。我们都知道,书是能让我快乐的。我的成长已经不能与书分开了。
上学的时候,老师很鼓励阅读,每个假期都列出长长的推荐书单,附在寒假作业要求的后面。那时我总是满脸愁容的扫过要求古怪的作业要求,然后把目光锁定在那些五花八门的书名上。长长的一页纸,只有那一部分让我欣慰。之后我就像领了圣旨一样,欢天喜地地拖着妈妈去买书。一本好书能让我度过一个特别愉快的假期,感觉生活都有了盼头。
于是接下来的假期生活,我每次坐在桌前打算做作业,就会被各种课外书吸引。不知是因为作业太令人生厌还是怎的,那些小小的方块字印在雪白的纸上,就是有着莫名的吸引力。早上醒来要看一段,上厕所也要看一段。现在回想起来不觉哑然失笑,可能老师总要没收学生的课外书,是有道理的。然而假如我是老师,我一定不会惩罚那些带课外书上学的孩子。有那样一段为书痴狂的岁月,实在太难得了。若干年后回想起来,那时偷偷摸摸记在心上的文字,比干巴巴的习题,有情得多。哪怕一时成绩落下一点,总好过苍白的青春,空空如也的心。
每次看着一本本书崭新的封面,我都生出一丝爱怜。它们都是活生生的灵魂啊,也是别人倾注了很多心血才得来的,只是化作了书本的样子,苟活于此,等待那个懂它的人。作家的感情和经历,是不该用钱来衡量的。他们把自己的人生都展示给世人,哪怕是伤口,也不惧疼痛,血淋淋地再温习一遍。读者总是负了那些作书的人,象征性地打赏一点,然后回过头指点、批判。写故事的人,其实只想要一个肯定的眼神。如果你被打动、有共鸣,就足以让真正的作家心满意足了。
尽管这样想,那些图书馆里不打折的图书,在小小的我眼里,也不是很便宜。每次排着队结账时,我脑子里总是闪现出从前的人,买不起书,只能借书、甚至偷书来读。经历了不少辛苦,才成为了著名的文学家。我便觉得自己很奢侈,甚至有一次愧疚之心。我买了它,也不打算借给别人,这无形中降低了智慧型产品的利用率。我会不会在新鲜感过了就将它抛弃,不再翻第二遍?那样我就真的辜负它了。
再次感谢我的母亲,在读书的事情上,她是无条件支持我、满足我的。我喜欢的书,最后一定会收入囊中,无一例外。我努力地想让这笔投资收益最大化,只可惜我现在才疏学浅,看不出太大的成效。但是毋庸置疑,阅读让我变成了一个更幸福的人,让我在苦闷的时候,至少有途径排遣。
读什么书,在什么时间读,在我看来都是靠缘分的。我最钟爱的一本《舒婷的诗》,就是一个特别的惊喜。我在老师的推荐书单上第一次见过它,然后买到了图书馆的最后一本,后来还常常抄几句送给朋友们。那时我第一次读到现代诗,它也真真切切给了我一个美好的开始。那时我想不明白,世界上怎么会有舒婷这样浪漫的女子,她的日子就像诗一样,即使苦涩也有诗意。她的人生才真的是诗意的栖居。
后来我陆陆续续看起了小说散文,最爱的是霍达和张晓风。读书这件事,是不必追赶潮流的。能写进心里的,就是好的。
霍达是我很崇拜的作者,她经典的《穆斯林的葬礼》,我推荐给很多人。印象中我第一次看书流泪,就是这一本了。语言流畅、逻辑清晰、情感真挚、人物分明,获得茅盾文学奖也实至名归。那样一个时代的印记,都真实地呈现在我眼前了。她在后记中写道,《穆斯林的葬礼》就像是她十月怀胎的婴儿,如今交付读者手上。我真的小心翼翼地读完,带着笑,流着泪。生怕亵渎了它。霍达说她也因书中人物悲惨的命运而痛,甚至不得不中途停下来服药。这本书我翻到封皮都烂了,还是不舍得放下。作家赋予读者的震撼和感动,是多少溢美之词都无力偿还的。后来我又拜读了她的其他著作,都没有让我失望。霍达不仅在写作上造诣颇深,对历史也很有研究。学问渊博,无一让我失望。我从未如此崇拜过一个“写文章的”,她让一个时代重演了。
读罢后掩卷沉思,为什么她的遣词造句就如此动人,难道她是中文专业科班出身?那时我以为,如果能学习专业的、深层次的中文知识,就能成为名家,随心所欲摆弄文字了。如今我成为中文系的学生已经半年,也算是圆了当时的梦。可现在才知道,写作往往靠的不是技巧,而是情感。憋出来的文章,甚少有好的。等到情感呼之欲出、不吐不快时,文字便自然堆砌起来了。
严格来说,阅读不能教会人什么写作技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有人只是安静地宣泄,有人则偏爱辞藻的华丽。我们在阅读中得到的,更多的是内心的感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都是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泪。
我喜欢的作者,都是生活如诗的女子。她们永远那么优雅,那么从容,仿佛生活从不曾伤害她们。我看各种人的文章,不论他是否有名,我只是在好奇别人的日子。我惊讶世界上竟有如此明媚的人,连写字,都像花瓣翩翩、流水潺潺。
中学的时候爱散文,浅浅看了几篇,就觉得自己有了天大的才华,写作文也要卖弄,标新立异。那时的语文老师很给我面子,没少赞美与夸奖,我便更加喜欢这种感觉。在人人都写流水账日记的时候,我就开始了我的散文创作,有时顺带加上点漏洞百出哲学感悟。那时老师说我是个有灵气的人,我不是很明白。现在回想起来大概是,我早早地开始洞察内心,在其他同学都没心没肺,无忧无虑的时代。
某种意义上,我是个早慧的孩子。我不是在自夸,因为我也不确定这是否是件好事。情感丰富的人,大都是敏感的,他们要不停地打量这个世界,揣摩每一缕阳光,每一朵云彩。他们应该是孤独的,所以太想记住这世界的美好了。
作家都是疲惫的,只有饱经沧桑,才讲得出故事。经年累月后,他们把日子里的血泪化作文字,不动声色地娓娓道来。“冷水浸过三回,沸水熬过三回”,没有苦难就没有那么多的感受。幸福的人不需要倾诉,那些不停写字的,都是夜里不安的灵魂。想太多,总是很累。就像我喜欢的日本作家,在完成一部书后自杀。就像诗人海子,去了另一个世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苦难受尽、心血熬尽,大概也不会留恋了吧。
初中的时候我喜欢看书,喜欢写字。高中的时候课业繁重,生活平淡,写字也搁置了。如今我有幸在读中文系,名正言顺地看书写字了。我却时常感到担心,从前我随心所欲,天花乱坠,如今却感到条条框框束缚着我,不敢下笔,力不从心。我怕我的热情,被考试一点点磨没,被刁钻的专业书磨没。我怕我的挚爱,被分数衡量,让我不敢再回想,我曾经那样虔诚。
读书到最后,大概就会想做一个写书人,但这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路。我常常想,就算我日后敌不过生存的压力,做了自己毫无兴趣,与文字毫无关系的工作,我也永远不会忘记阅读给我的快乐。我曾经被文字,赋予过那么多的力量与智慧,它们早就融入我的血液里了。
我很幸运,有一件真正喜欢并能为之努力的事,并且没什么能破坏它。我读书,不能说毫无功利思想,但是能靠自己喜欢的事生活,已经是最大的快乐。偶尔发发牢骚、偷偷懒,第二天醒来我依然爱它。自己选择的路,说起来总是有种自豪感。就算有一天梦想破碎,也不会埋怨世界。我读书,它就回报我。我热爱它,它也热爱我。
我今年18周岁,坐在这里饱含深情地写下这番话。多希望在我八十岁的时候,回想我的一生,依然能为此感动落泪。“择一事,终一生”,这样会多么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