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时代的晨光
什么是“认知盈余”,克莱·舍基给出的定义很简单,就是受过教育,并拥有自由支配时间的人,他们有丰富的知识背景,同时有强烈的分享欲望,这些人的时间汇聚在一起,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可以说,facebook、twitter以及维基百科的成功,都是“认知盈余”的功劳。如果更多的盈余被发开出来,那么这个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在中国,微博的兴起,同样有赖于它。一个新的互联网时代即将到来。这将是一个鼓励分享、平台崛起的时代。靠单一产品赢得用户的时代已经过去、渠道为王的传统思维不再吃香。决定能否成功、有多大成功的,是自己发现需求、主动创造分享平台的能力。
《认知盈余》的核心主题是,随着在线工具促进了更多的协作,人们该怎样学会更加建设性地利用自由时间也即闲暇,来从事创造性活动而不仅仅是消费。
自由时间积累成认知盈余
消费、创造与分享 关掉电视的人干什么呢?年轻人越来越多地用电脑、手机和其他联网设备取代电视。这并非简单的硬件转移,而是用户习惯的重大迁移:人们现在可以一起做很多更有用、更好玩的事情了。舍基正确地指出,人们使用媒介具有三种目的:消费、创造与分享。20世纪的媒介作为一种单一事件发展着:消费。但眼下我们正在越来越多地创造和分享媒介,这是件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不过,消费的行为并不会全然消失,而是会继续扮演重要作用。终于来到了互联网时代,你不是在电脑前,就是在手机前,那么多不工作的自由时间,你又会做什么呢?要知道电视两端的人地位是不平衡的,拥有电视、电台的人可以决定向终端前的人说什么、展示什么,反之则不然。但是,电脑这些智能设备就不一样了,你既可以消费数字内容,也可以创造内容、分享内容。
如果我们将全世界受教育公民的自由时间看成一个集合体,一种认知盈余,那么,这种盈余会有多大?我们已经忘记了我们的自由时间始终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意愿来消费它们,我们可以通过累积将平庸变成优秀,而真正的鸿沟在于什么都不做和做点儿什么。
奶昔错误
如果你想在开车的时候进食,就必须选一些可以用一只手吃的东西。它不能太烫,不能溅得到处都是,也不能太油腻。同时它必须可口,并且需要花一些时间来吃完。没有一种传统早餐符合这些诉求,因此那些顾客会购买奶昔来取而代之,不再顾及刻板的早餐传统。
第一种错误是主要关注产品本身,认为对于产品来讲每个要点都存在于产品的属性中,没有顾及到顾客想让它扮演怎样的角色,即他们购买奶昔的目的是什么。 第二种错误是对人们早餐常吃食物种类的观念过于狭隘,仿佛所有习惯都是根深蒂固的传统,而不是累积起来的偶然事件一样。当顾客需要食物来起一些非传统的作用时——在他们早晨上班的路途中作为填饱肚子的东西和娱乐,那么不管是奶昔本身还是早餐的历史就都不重要了,顾客并不是为了这些原因而购买奶昔的。
人们想做一些事情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当他们受到邀请时愿意伸出援手;在尝试新事物时,使用简单灵活的工具可以排除很多困难;如果你想充分利用认知盈余,不必拥有一台高级的电脑,一部手机就足够了。然而这个故事教给我们最重要的道理之一是:一旦你弄明白如何通过一种让他人在意的方式来充分利用认知盈余,那么他人也会复制你的技术,一而再再而三地传遍世界。
多既是不同
我们总能抽出时间来做我们感兴趣的事情,因为那些事情吸引着我们,而这些时间是从争取每周40小时工作制的斗争中得来的。在19世纪末为谋求更好的工作环境而进行的抗议活动中,有一句很受欢迎的工人口号是这样说的:“8小时工作,8小时睡觉,8小时做我们想做的事!”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对无组织时间显见而具体的利用已经成为了工业化廉价商品的一部分。然而在过去50年中,我们却把这来之不易的时间的大部分都花在了一项简单的活动上,这种行为普遍到连我们自己都已经忘记了我们的空闲时间始终属于我们自己,我们可以凭自己的意愿来消费它们。
对认知盈余的利用使人们得以用更慷慨、更公开、更加社会化的方式来表现自己,而不再保留自己原有的身份,比如用户和电视迷。这种变化的原材料是我们的空闲时间,这样的时间我们可以用来投入到各个事业中去,从娱乐到文化变革。然而,如果我们需要的只是空闲时间,那么现在的变革半个世纪前就该出现了。现在,我们还拥有任由我们支配的工具,以及这些工具所提供给我们的新机遇。
无酬劳的动机
驾驭我们认知盈余的手段是我们获得的一种新工具,它可以使参与成为可能并给参与者带来回报。自己创造的事物就算很普通,和消费别人创造的质量上乘的事物相比,它仍然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吸引力。
“我们”为“我们”创造机会
20亿人通过互联网相互连接,自由时间总计高达数万亿小时,但认知盈余并不等同于这些散落在全世界的自由时间的简单相加。相反,它是所有人共有的。要想让这些盈余的自由时间变得有用,就必须把所有人的时间都结合起来。同时,只有在适当的机遇来临时,这一切才可能被付诸实践。
寻找鼠标,世界是“闲”的
方式、动机和机会三者的融合,从累积的自由时间这个原材料中,生产出了认知盈余。真正的变化来自于我们认识到这种盈余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会,或者更确切地说,它带来的前所未有的让我们为彼此创造机会的机会。
而我们要讲的资源,所指的不仅仅是我们累积起来的自由时间,它们还不足以构成认知盈余,因为我们缺少使用它的手段。实际上,即使在发展中国家,人们累积的自由时间也在增加,但是,无论是野餐会和邻里协会,还是保龄球社团和商业步行街,许多原先将我们凝聚在一起的传统社会结构已经瓦解了。可供参与的选择的缩减,将规划自由时间变成了一个个人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更多的是怎样耗完这些时间,而不是去有效利用它。
运用认知盈余三阶段
如何提高我们运用认知盈余的可能性,要分为三个阶段:1、创造新机会,2、应对早期的成长,3、及根据用户不断带来的意外做出调整。
1、起步时,最好从小事做起,多问问为什么是這样的,把自己放在使用者顾客的位置上去考虑。把产品本身做好。
2、成长时,一百个用户比一千个用户都棘手,关键是最初吸纳的用户能够体现正确的文化。说明最初做的這件事是不是对的。
3、后期要不断调整,不断学习。记住,只有积累了足够的价值,群体才会容忍治理。要尝试任何事,尝试每件事。多去尝试,不要闭门造车。
以上借助自己读书笔记和樊登老师拆读《认知盈余》所写。献给一直在路上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