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恼:父母不懂如何爱我,发现工作不适合,同事相处不和谐,爱情中总碰不到对的人,问题总像海水一样一浪接一浪。而我们心中也总怀揣“执念”,明知道“求不得”,但就是”放不下”。佛说“众生皆苦”,因此,“度一切苦厄”( 人生为什么这么苦?怎么样才能不苦?),就成了“心经”的作用和使命。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经庞大体系中,般若经的精要所在。全文不足三百字,却被翻译成多国译本,陪伴《西游记》中的玄奘法师一路不畏艰难险阻西行取经,并被书法家欧阳询,皇帝乾隆,弘一法师等多次抄写。现在也有很多人通过抄经,听“心经”来放下“执念”,获得大智慧。那么心经到底说了什么?让这么多人奉在手心?
《别把蟑螂放在心上》实际就是赵方任通过生活所悟,对“心经”的解读,而我实在不能认同此书用日本的历史,文化,饮食来解读中国人心中的“心经”,故写此文,以我所悟,和大家共同交流。
11岁时,我给自己起名为“妙善”,寓意为“追求世界的奇妙和美善。此后无数人对我的第一印象便是“与佛有缘”。出于这个原因,我对佛学和宗教都很感兴趣。第一次接触“心经”,是通过公众号“意外艺术”。里面对“心经”的解读,我非常喜欢,它把“心经”的主旨归于四个字——“色即是,空”。
“色”是指我们肉眼可以看到的事物,例如人,湖泊,桌椅。“空”指的是事物最接近真相的本质。例如湖泊在我们眼里是水,而水的本质是什么?分子原子粒子夸克甚至更小的单位,微如尘埃,但并不会消失没有。所以,“色即是空”意思就是“我们眼前的一切都处于一个不稳定,变化着的状态”,湖泊会被阳光蒸发为水蒸气,水蒸气会上升为云,云会积压成雨,雨会落地被植物所吸收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你能确切的说,湖泊到底是什么吗?任何事物的本质不会消失,但却一直在变化中,是不稳定的。而人的欲望和执念,却是希望一切稳定。我们希望工作稳定,情感稳定,收入稳定,心情稳定。而这些“执念”与世界运行的规律相违背,这就产生了痛苦。
放眼望去,有哪些东西是一成不变的吗?生物链完整的森林会经历火灾侵袭,遍地冰川的北极也会融化成水,“铁饭碗”不再受追捧,而自由职业却“异军突起”。房价和股市都可“翻手为云“抑或”覆手为雨”。再美的花也要经历冬天,再苦的日子,也会过去。你所厌恶的人可能曾经是个好女孩,你以为的“生死之恋”,最终也会成为“过眼云烟”。正如广告所说“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而这一点又有多少人能看透?
既然我们生活在这个变化着的世界,我们应该如何生活才能放下执念,远离痛苦?心经说“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就是说,我们要接受这种变化,放下执念和欲望,也就不会害怕,不会有那么多要求,自然就不苦了。
试想一下,如果孩子相信世界是变化着的,哪怕活的像樊胜美一样,家人不爱,各种利用,但终有一天,这些会变,你会碰到自己喜欢的人,做自己喜欢的事,可能就不会有那么多孩子在困难面前选择自杀了。
如果父母相信世界是变化着的,今天孩子哪怕挂科倒数,报考一个你不认可的专业,明天她也可能会找到学习的乐趣,或者从一个你不了解的领域找到发展,就不会有那么多家长,“以爱为名”让孩子活在成绩和攀比的牢笼里。
如果你在奋不顾身的投入一份感情时,就知道“色即是空”“一切无常”,那么当爱人变心,小三横行霸道,你就不会疯癫痴狂,失掉内心曾经自己最引以为傲的“优雅”。
如果你在走入人生大门时就知道“一切终将改变”,你就不会要求稳赢不输的投资,就不会要求爱情事业无往不利,就不会要求同事朋友个个捧你夸你把你当公主,没有那么多要求,看透变化,那么当变化来临时就不会那么痛苦。当你从孩子变父母,就不会惊慌。从高薪到失业,就不会无助。从轻松到辛苦,就不会惶恐。从热恋到失恋,就不会迷茫。从生到死,就不会害怕。
变化,是常态,而我们要做的是,跟着变化而变化。当动物发现赖以生存的家园水资源枯竭时,会全体迁徙,寻找新的家。房子被地震吞噬了,我们就安新家。恋人离开了,我们就反思进取,寻找新的爱情。从前所学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那我们就学新的。生病了,就去治疗,哪怕有一天生命逝去,也没什么,无论是“灵魂”或者“灵心”,你的本质还在,只是变了样子,不再是大家眼中的“色”了。
藏族有一种高端的死亡处理方式,叫“天葬”,就是当人死之后,将尸体肢解送到高山,由上苍决定它的去处,就像把水蒸气送上天,变成云一样。当我们可以把自已当成湖泊中的水,顺应和接受它的瞬息万变,那么“执念”,又算的了什么呢?
这是我所领悟的“心经”,你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