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悲剧的浪漫爱情故事,有时令人伤感,也令有些人落泪。
男主面对现实的无能为力感,女主那放荡不羁爱自由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却觉得这是最好的一对,男主包容女主的任性与放肆。
贝蒂。
她是一代少年的性启蒙女神。
一袭露肩红裙造型,美得动魄惊心。
碧翠斯·黛尔 饰演
天真明媚中带着漫不经心的挑逗,堪称纯欲风鼻祖。
性感的外表下,是一颗疯狂的心。
疯批美人年年有,但像贝蒂这样疯到极致的,不多见。
她能一把火烧掉一栋房子。
也能拿起梳子、刀叉做凶器伤人。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她所信仰的爱情。
贝蒂和男友生活在一处海边小木屋。
远离尘世的喧嚣。
他们沉浸在最原始最狂野的肉体欢愉中。
每天享受性爱,整个世界似乎只有他们两个。
不需要追求物质生活的他们,进入了爱情营造的精神乌托邦。
贝蒂不单单需要一个炮友,更需要一个能给予她爱与精神支撑的伴侣。
她会陪着男主一起出车送货、搬运蔬菜,粉刷房子。
也会执着地支持男友的梦想。
甚至愈演愈烈,到了疯魔的程度。
在一次争吵中,她无意发现了男友压箱底的小说手稿。
没想到男友的精神世界竟然如此丰富。
这个发现让她非常兴奋。
于是,贝蒂读了一整个通宵。
她觉得男主不应该只是修理工,他应该成为一个作家。
为此,她学习使用打字机。
几乎废寝忘食地,把他的手稿一字一字地打印成册。
连打几份向出版社四处投递。
和率性、狂野的贝蒂相比,男友则是非常现实且理性的人。
他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不切实际的梦想。
所以把那些小说手稿封在了箱子里。
甚至和朋友以写作这件事取乐。
「写作能维持生活吗」,答案当然无需多言。
而这或许也是男主对自己的梦想报以悲观态度的原因。
单纯依靠精神食粮没办法生活。
梦想自然也得为最基础的物质生活让位。
因此,他做出了不少妥协。
海边小屋是老板提供的,工作也是老板给的。
为了不被老板赶出去,他只能无偿成为粉刷匠,负责粉刷海边的500栋房子。
离开这里后,他又去餐馆里做起了服务生。
之后又辗转到一座小镇,帮人照看房子和钢琴店。
他的生活就是不停地为生存而奔波。
因而,他一再劝说着贝蒂,不要为他的文章投入太多的希望。
在他看来自己的梦想非常渺小,或许永远也不会实现。
不过,他并没有停止写作,会在凌晨偷偷创作。
因为贝蒂的出现,让他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和希望。
不难看出,贝蒂和男友一个近乎癫狂,一个绝对理智。
这种性格上的对撞,让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逐渐发生了变化。
尽管,片中有大量不加掩饰的性爱场面和随意裸露的身体。
但其实它并不是一部单纯的情色片。
而是以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情,表现了贝蒂这个理想主义者的极致人生。
贝蒂充满激情到几乎偏执的性格,其实在她陷入到这段稳定的关系中时,就已经初露端倪。
她不满足于男主躺在舒适圈,虚度毫无追求的人生。
最初,她和男主一起去粉刷房子,两人其乐融融。
但当她得知这只是一份为了维持生存的工作。
并且男主甘愿被老板压榨时,她大发雷霆。
她把老板的车上泼满了油漆。
当她发现男主天才的作家潜质时,她更不甘心男主为了生活做一个麻木且卑微的人。
为了替男友抱不平,毫不顾忌地把老板从楼上推下去。
并且烧掉了海边的房子。
带着男主逃离这个被忽视的世界,去城市里追逐作家梦。
虽然贝蒂为男友成为作家这件事,倾注了不少的精力和希冀。
但是却迟迟没有等来出版社的回复。
唯一收到的信件,也是回绝。
一气之下,她找到出版社的地址,闯进房内用梳子划伤了出版商的脸。
从此之后,贝蒂的精神状态反而更加混乱、极端。
新的生活,并没有让她从失败中抽离出来。
男友努力实现她的所有想法,以此来满足她。
只是贝蒂似乎已经钻进了牛角尖。
她甚至叫男友把家里的墙拆掉。
看着对方抡起大锤,她竟然咯咯地笑,觉得男友像是在写书。
男友希望远离城市生活,和贝蒂回到原先与世无争的二人世界。
但贝蒂则坚定不移地相信,男友能因为那本著作名声大振。
甚至在云雨之时,也要提起出版文章的事。
可现实让她的生活屡屡受挫。
那些无从发表的文章,从梦想逐渐沦为贝蒂的人生梦魇。
不过,虽然梦想石沉大海,但她的生活迎来了新的转机——
她怀孕了。
这个即将到来的孩子,让他们的生活有了新盼头。
他们开始出去约会,互送礼物,和好如初。
万万没想到,生活再次和她开了一场玩笑。
怀孕只是一场误会。
希望降临,又一次被无情剥夺,哀莫大于心死。
正如艾米莉·狄金森的诗句: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
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然而阳光已使我的荒凉
成为更新的荒凉」
贝蒂无法接受事实,把为孩子准备的衣服剪碎,也剪碎了自己的头发。
哭花了妆容的她,就像是一个小丑。
她所有的热情都被狠狠蹂躏、破碎,成了一则笑话。
为了爱人的梦想而执着入迷。
为了一个不存在的孩子而堕入疯狂。
这样一个非理性的女人,难免被观众诟病「太作」「矫情」「无理取闹」。
毕竟,求而不得是人生常态。
现实中的我们,大都会选择妥协,接受不完美、不公正的遭遇。
生活还是要继续。
但电影是高于生活的。
贝蒂身上所承载的,是一种理念,是对理想与现实这对永恒矛盾的不屈服。
其实她比谁都更清楚痛苦的来源:
「我命运坎坷,一旦我想得到某些东西,却总是不能够获取。」
不难想象,如此热烈的生命,也必将走向决绝的结局。
当她无法通过男友,也无法通过自己的能力到达理想中的乌托邦时。
毁灭的想法让她开始极端地侵蚀自我。
精神崩溃的她挖掉了自己的眼睛。
被送进精神病院,如行尸走肉般苟活。
狂放不羁的巴黎野玫瑰,一夜之间变为灵魂枯萎的活死人。
正应了鲁迅先生那句话: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讽刺的是,就在生活已然崩塌的时候。
男主的文章被一个出版社看上了。
最终,他用枕头闷死了贝蒂。
并带着贝蒂的梦想,继续开始了写作。
导演让-雅克·贝奈克斯所构建的世界,和贝蒂的生命一般自由理想。
贝蒂在餐厅刺伤别人没有受到任何惩罚。
就算把出版商打伤,还是可以逃脱被起诉的风险。
男主偷车、抢劫、杀人也没人追查。
甚至电影中唯一具有制约身份的警察们,他们的权力也被解构了。
甚至会因为共情贝蒂怀孕,而放走无证驾驶的男主。
贝蒂不适合存在于这个世界,她太过疯狂和单纯,在她的世界非黑即白。
没有人能承受住这样激烈的灵魂与向往,于是她坠落了。
刺瞎了自己的右眼,她疯了。
他们所生活的城市和小镇,是看起来不带有任何规则之约的世界。
但这也让他们陷入到摸不到边界的理想化世界中,最终人间失格。
贝蒂和男主的人生,就像理智与疯狂的冲突,物质与梦想在对撞。
在这场悲剧的爱情里。
贝蒂,象征着生活中的一股狂野,不羁的原始冲动。
它唤醒了被埋藏的梦想,极端地推动着梦想,也最终成就了梦想。
正如电影最后,男主身着贝蒂的红裙,结束了贝蒂的生命。
可在结尾处,男主写作时,不知有多少次听到了贝蒂的声音。
贝蒂用自己的生命唤醒了桑格心中的追求。
他要带着贝蒂的梦想一起活下去,野玫瑰会活在桑格的书里。
爱情中极端奉献背后的极端索取,正是爱情最残忍的地方。
这个主题,以及演员的精彩演绎,造就了这部电影恒久的魅力。
或许不是世界没有满足贝蒂。
只是贝蒂的欲望于现实无法达成,那样的抗争让贝蒂走向了毁灭。
法国姑娘的神经质彻底开放在巴黎的夜空。
这个神经质的女孩,她的爱情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她的疯癫让这个世界几近嘲讽,她输的一败涂地。
美丽而短暂的人生,始于激情,也毁于激情。
让-雅克·贝奈克斯的镜头,带我们历尽了人生的大喜大悲。
这是一场疯狂热切的性启蒙。
也是一场理智与疯狂的精神启蒙。
这个神经质的女孩,她的爱情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她的疯癫让这个世界几近嘲讽,她输的一败涂地。
生活需要爱情,爱情需要勇气。
贝蒂死了,但被逼入死角的贝蒂从未被真正击溃。
能杀死的贝蒂的,除了桑格,只有爱情。
昆悠
202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