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把三年前买的用来投资的一套房子卖掉,房价上涨不少,心里在庆幸自己眼光正确的同时,好好盘算了一把自己当时这个选择。为了说清楚问题,我下面会用一些具体的数值,这些数值非真实数据,仅方便用来说明问题。
当时主要有两个选择,两套房子分别用A和B来表示,我最终选择了A。A和B在不同的区域,之前A的价格是5000,B的价格是20000,现在A的价格是10000,B的价格是30000。我的第一反应是A涨了5000,B涨了10000,当时要是买了B能赚更多,但是简单算了算发现不对。假设都是总价100万的房子,买A能赚100万=(100万/5000)*(10000-5000),买B只能赚50万=(100万/20000)*(30000-20000)。问题出在哪呢?之前对于房价,关注的都是又涨了多少,而不是关注涨了百分之多少。很明显,这是不对的,李笑来多次强调:“要关注相对值,而不是绝对值”,这是实实在在的例子。
继续回顾自己当初的选择是怎么来的,当时主要考虑了位置因素,感觉B的价格会涨得比A快,至于这个快是上涨的绝对值还是涨幅,会涨到多少,根本没有细想。而当时没选择B的原因是其实是钱不够。假设A的总价是100万,B的总价是200万,是不是买了总价高的房子赚得就多呢?算一下就知道了。买A能赚100万=(100万/5000)*(10000-5000),买B也能赚100万=(200万/20000)*(30000-20000)。但是买B赚的钱得减去多掏出这100万的计息,赚得还是比买A少。退一步说,就算自己当时有这么多资金,买A赚了100%=100万/100万,买B只赚了50%=100万/200万。所以还是“要关注相对值,而不是绝对值”。
那如果涨幅相同呢,是买价格高的赚得多还是价格低的赚得多?假设之前A的价格是5000,总价是100万,B的价格是10000,总价是200万,现在A的价格是10000,B的价格是20000,涨幅都是100%。买A能赚100万=(100万/5000)*(10000-5000),买B能赚200万=(200万/10000)*(20000-10000),都是赚100%。其实前面说这么多,就是一个数学公式,用E表示投资的总金额,X表示买入价,Y表示卖出价,收益率=((E/X)*(Y-X))/E =(Y-X)/X=Y/X - 1=价格涨幅。从这个公式看,买房子就是要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价格,要买价格涨幅高的,同样涨幅的要买价格低的,因为大部分人买房都要贷款,考虑贷款利息,同样涨幅价格低的房子赚得更多。对于其它投资比如股票也是一个道理,要选未来涨幅高的股票,同样涨幅的建议选价格低的,因为股票价格反映的是公司价值,对于股票价格很高的公司,价值的继续高增长更难,这点与李笑来建议的尽量选价格高的股票不同,这点还没想通,可能我还有什么因素没考虑到吧。当然做选择的前提是尽量准确预测未来的价格,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估计很多人看到这会说,你啰啰嗦嗦说这么多,不就一个数学公式就搞定了嘛?而且是简单的数学公式,初中的水平。问题是不知道有多少人是跟之前的我一样,做一个选择仅仅是在脑子里过一下,凭感觉就做了决定,没有经过严谨的分析、推算,其实就是没有认真思考。回过头看我这次买房哪能算得上投资?缺了资本最重要的一个要素——智慧。其实数学、逻辑学都是非常重要、非常基础的思考工具,而我们平时根本就不知道使用,很多都是非常简单的公式。而当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有意识地去思考,在思考中有意识地去用时,会发现原来很多事情都是可以算出来的啊!就像李笑来在讲做选择的方法论时,举了个剩女的例子。剩女只所以被剩下,原因就是选择的必要条件太多,比如长相不能太差吧、身高不能太矮吧、学历不能太低吧、工作不能太差吧、家庭条件不能太差吧,单看每个条件要求都不是太高,假设每个条件有30%的人满足,5个条件都满足就是30%*30%*30%*30%*30%=0.243%,真的是千里挑一了,找不到的概率是99%以上了,被剩下就不足为奇了。看到没这也能算出来。